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東京

東京(日語:東京/とうきょう Tōkyō */?)是位於日本關東地方的都市,一般指東京都、狹義上東京都區部(即東京市區),亦可泛指東京都及周邊衛星都市相連而成的「首都圈」(東京都會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猛暑日」不斷,千葉勝浦市百年未逾35度,冷氣壞了不用修成避暑勝地

森永一家4口今年從東京目黑區搬到勝浦市。森永慧美說:「搬來後發現冷氣壞了,但根本用不上,也就沒必要修理了。」她表示,住在勝浦市,白天也可以穿上長袖、長褲,晚上甚至要蓋冬天用的棉被,是住在酷熱的東京市區時完全無法想像的情況。

2023/08/19 | 精選書摘

《內心封閉時代的街角諮詢室》:我的習慣是搭上計程車後,問司機「有沒有鬼故事?」

基於我的經驗,能否順利聽到怪談跟你在哪些地區有差別。若是東京的計程車,大多數情況下,司機都會露出詫異的表情,「蛤~?」結果讓氣氛變糟。那種時候,我會先鳴金收兵,聊一聊天氣或景氣的話題,蒙混過去。然後,等場子熱一點之後,再度挑戰:「對了,有沒有什麼鬼故事?」

2023/08/19 | nippon.com 繁體字

「築地場外市場」名店口味、人氣商品介紹!500日圓品嚐黑鮪、真鯛生魚片

位於東京都中央區的原築地市場搬遷至江東區的豐洲之後,築地場外市場的去向一度為人們所擔心。疫情下的入境限制措施放寬後,以訪日遊客為主,前來品嚐海鮮的人們連日來將這裡擠得水泄不通,甚至比場內市場搬遷前更加熱鬧。本文為您介紹名店的口味以及新推出的人氣商品。

2023/06/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舉手30分鐘招不到車:日本計程車現人力荒,業者招募外籍司機一次解決兩大問題

這間公司不僅每天有超過50輛空計程車沒有出勤,且一天約2000通叫車電話中,大約有1/5、約400通電話最後無車可派。這種情況與COVID-19疫情影響也有關,這間公司4年前約有400名司機,目前僅剩300名,這種司機不足的情況讓業者備感困擾。

2023/06/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瑪娃及梅雨鋒面雙重影響:日本已釀1死2失聯29傷,5300人留宿新幹線車廂

這場大雨也打亂日本這兩天的陸空交通。往來東京大阪的東海道新幹線,從6月2日下午開始停駛東京站到名古屋站區間列車,直到3日中午才依序復駛。營運這條路線的JR東海公司表示,2日到3日分別在東京站、名古屋站及新大阪站開放新幹線車廂,供行程受阻的旅客在車廂內住宿,總計有約5300名旅客使用。

2023/05/28 | 精選書摘

《從東京到京都 珈琲物語》:「好安靜啊」,銀座椿屋本店果然沒有讓人失望

「妳知道價錢這種東西是反應成本的,而營造氣氛所費不貲不是?」同行朋友輕聲說。角落裡裝飾的古老大提琴像是低眉斂首古美人低語。眼角偷偷瞄過,隔了兩桌年紀看來差異甚大的男女客人,男人的手正輕穩地握著女人,雙方臉龐逐漸接近,優美細長的頸項交疊成心,柔美一如電影場景。如此地方就是進行著什麼,也優雅浪漫。

2023/05/16 | TNL特稿

【互動圖表】東京JR山手線哪個站最多乘客?從20年間的變動中解讀東京的流變

瞬息萬變的東京。位於都市中心、環狀連接的「東京大動脈」JR山手線乘客量的變動,更是如實地反映了東京的變化。由鐵路記者枝久保達也來敘說從2000年以來過去20年發生的變化該如何解讀。

2023/05/13 | 精選書摘

【小說】吳均龐《狐狸與獅子》選摘:天才董事長的另外一個特殊品味是,他只喝百事可樂

吳均龐長年深浸多元的文化背景,以其在跨國金融界的宏觀視野,對於東西方文化內涵、作風差異的細膩體會,織就十三篇機鋒處處的睿智小說,犀利而幽默,堅定又柔軟,透過通透的觀察,帶給我們體悟:一個一流人,不只站得高、看得遠,最重要的是懂得洞察人性!

2023/05/03 | 精選書摘

《格差浪潮》:在疫情爆發後,那些想移居到外縣市的人最重視的就是能否很快趕回東京

新冠疫情導致過往社會已經存在的「格差」加倍擴大,從未婚與少子化問題到資訊與城鄉的差距等,家庭、校園、職場與地域之間的落差變得更具體可見,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該如何突破這樣的困境、創造新的時代?

2023/04/05 | 精選書摘

《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手機解約、每天自炊,我過著週休5日、年薪22萬的生活

我並沒有想揮霍度日,只是想過平凡的生活,但已經每天無止境地工作,還過得苦哈哈……儘管理智說服自己這是社會常態,但內心卻矛盾地覺得這種現況很不對勁,肯定有哪裡出了問題,在此同時,也對於這種生活感到深惡痛絕。至於我如何挺身回應這種困境呢?說真的,我根本沒有面對跟解決,只是落荒而逃。

2023/03/19 | every little d

體驗濃濃的和式懷舊風:古物愛好者必訪的三個東京特色市集

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東京必訪的三個特色市集,有的是手作職人齊聚的大本營,有的是主打古家具、古書的古物愛好者天堂,到此一遊不僅能體驗濃濃的和式懷舊風,還能融入當地市井民眾生活圈,感受充滿溫度的市集氛圍。

2023/03/11 | 黑波克

2023東京馬拉松觀賽心得:該怎麼在3萬8000名參賽者中,替兩位朋友加油?

我在觀賽地點等朋友時,也有順便幫台灣的跑者們加油。疫情緩和後,能來日本路跑是可喜可賀的事。我體驗過跑馬拉松的辛苦與快樂,所以我也儘可能以理解跑者感覺的角度來加油。在8.5k地點觀賽時,我有遇到一名台灣遊客,對方的朋友也有來參加東京馬拉松,但是對方不知道該怎麼從人群中找出參賽的朋友。

2023/01/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OVID-19疫情:日本單日增489死創歷史新高,東京確認15例XBB.1.5;美國再延長公衛緊急狀態

日本第8波COVID-19疫情延燒,昨(12)日新增489例死亡病例創歷史新高紀錄。另外,被外界認為免疫逃脫能力較高的COVID-19最新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東京也確認出現15例。而在高傳染力Omicron亞型變異株XBB.1.5傳播之際,美國政府昨天再將COVID-19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延長至4月。

2023/01/12 | nippon.com 繁體字

日本首都圈企業連續兩年「出超」,高房租與遠距辦公讓公司越搬越遠

近年,出現了企業將位於首都圈的本公司遷往大阪或其他地方城市的動向。之前不斷加劇的東京「單極集中」現象,在疫情發生後,似乎發生了變化。

2023/01/07 | Louis Lo

【國際新聞圖輯】2023第一週:美國眾院議長難產創164年紀錄,教宗主持前教宗葬禮寫下歷史

2023年的第一個星期,國際上發生許多不同的故事,有些創造歷史、有些寫下難堪的紀錄。同時,也有幾位國際級人物告別了世界,但他們的身影,會永遠留在世人心中。現在,讓我們用八張精彩的照片,回顧這個星期的精彩時刻。

2023/01/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政府補助百萬日圓獎勵東京居民外移,18歲以下再加碼,試圖扭轉地方人口減少趨勢

日本政府為鼓勵民眾搬到人口老化與萎縮的地區,加碼補助搬到東京首都圈以外地區的家庭,每名小孩提供100萬日圓(約新台幣24萬元)補助,試圖扭轉地方人口減少的趨勢。日本政府為了向人口縮減的鄉村城鎮帶來新氣象,將於4月推出這筆獎金,比先前提供的30萬日圓搬遷費用高出許多。

2022/12/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人東京街頭聲援「白紙運動」喊「國賊習近平下台」,布林肯批:政府大規模壓迫阻止人民發聲是軟弱表現

一名曾參與1989年天安門廣場運動的中國男性應邀拿著麥克風說:「30年前我們一樣貢獻了,這30年過來了,很多人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些失望,但今天我看到了希望,中國永遠有希望,因為有你們在。」語畢,群眾歡呼,有人喊:「這次是我的義務。」

2022/11/18 | 財訊

日圓走跌,台灣人搶當東京、大阪包租公!日本買房該留意什麼投資風險?

日圓貶值使得台灣人去日本置產重現熱潮。事實上由於日圓趨貶,加上低利率,全球資金都看好不動產市場,東京都地區仍是首選標的,其他地區的投資就要看功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