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廣場

東協廣場(舊稱第一廣場,簡稱一廣)為臺灣臺中市中區的購物廣場,是一間由臺灣大道一段、繼光街、成功路及綠川西街包圍的綜合性休閒娛樂廣場,建築為地上十三層、地下三層,佔地8,824平方公尺,樓板面積96,321.95平方公尺,建築高度49.95公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1/10/21 | 精選影片

在台灣吃過菲律賓菜嗎?一探究竟台中「小東南亞」,品嚐道地菲式美食

你在台灣有吃過菲律賓菜嗎?你知道菲律賓的特色佳餚嗎?你知道在台灣的東南亞朋友,平常可在哪裡找到家鄉味呢?YouYuber「菲樓達人」在這支影片中,探索位於台中有「小東南亞」之稱的東協廣場,疫情期間雖然不能出國,但在台灣依舊可以享受在東南亞旅行的氛圍。

2021/06/17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1095創辦人官安妮:讓移工帶路,在台灣尋找道地東南亞美食

首先從1095辦公室所在的位置,位於台中有「台中小東南亞」之稱的東協廣場講起。東協廣場內部是一個密度非常高的商圈,2樓有CLC和Big King兩間超市,3樓是餐廳,分為泰國、菲律賓、越南餐廳三個區域,泰國餐廳都是以東北口味為主。

2020/05/23 | 1095

從東協廣場看北車中庭:能否讓不同意見和需求,藉對話找到共處的可能?

當我坐在大廳,黑白間隔的地板不只是移工群聚,也有台灣年輕人三三倆倆的自拍嬉鬧。席地而坐不是項服務,在那歡笑的人們也沒需要台鐵提供送餐、送水或桌邊清潔,需要這些服務的朋友,也會走上二樓微風廣場尋找合適的餐廳。

2019/08/13 | 讀者投書

談東協廣場移工事件:對不同族群文化多點理解與尊重,會讓台灣更美好

6年前的8月,3萬名印尼籍移工湧入台北車站大廳慶祝伊斯蘭教的一大節慶開齋節,結果一名路過的檢察官把這景象拍下來後上傳臉書痛批「車站被外勞攻陷,政府再不處理,不僅有礙觀戰,更會出亂子」而挨轟。

2019/07/16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網傳驅離東協廣場移工影片,中市警:勸離有醉意移工

TIWA台中辦公室表示:原來號稱「東協廣場」,是這樣對待這群來自東協國家工作的人?自從禁止坐下的標語插滿與貼滿整個廣場,這正赤裸裸的反應政府口中所謂尊重移工、尊重多元文化的偽善性。

2019/07/01 | 共創《互鄉誌》

不只是漂流的勞動者:你所不知道的移工愛情故事

這是一個泰國大哥戀上四川媽媽的故事。大哥來自泰國東北,25歲就來台灣了,他有一個歌手夢,在泰國一直都是以歌手為職業,四處接案子到各地去表演,這是他的興趣也成為他的職業。

2019/03/13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佐科威錄製唯一海外勞工影片,對在台印尼移工獻上致意

印尼總統佐科威近日錄製影片問候在台印尼移工,也是佐科威唯一一支獻給海外移工的影片。而根據民調,佐科威大幅領先對手,可望輕鬆連任總統寶座。

2019/01/25 | 共創《互鄉誌》

台灣不「泰」行:泰國移工為何不再來台灣?

90年代的台中中區風華一時,尤以第一廣場為中心,百貨公司連著百貨公司,只要一開門,三十多部的電梯不停的運轉,正巧又碰上「台灣人錢淹腳目」的年代,生意極好。

2019/01/22 | 精選書摘

到秘密基地尋找東南亞香料:在這裡,我是一個「外來者」

如果說味道是開啟人類記憶的鑰匙,那麼家鄉料理就是減緩思鄉情緒的良方。東南亞料理中當然不乏我們原本就熟悉的香料,但是上個 世紀末期至今,陸陸續續又有許許多多我們陌生的香草被引進,都可以在移工與新住民聚集的東協廣場裡找到。

2019/01/04 | 精選書摘

走進全台東南亞香料街,品嚐移工與新住民們的故鄉滋味

中壢火車站週邊,不管是前站或後站,元化路、中平路、新興路上都有許多泰國、越南、印尼, 以及菲律賓小吃店與雜貨店,平日可在這些商店裡的冰箱裡挖到寶。而長江路天主堂周邊也有不少假日才會出現的攤販。

2018/12/18 | 共創《互鄉誌》

他們是印尼移工樂團:搖滾不死,只要放假我們就是「搖滾比利」

來台灣後,除了工作以外,他們全部的娛樂就是假日跟大家聚在一起,團員們將彼此視為在台灣的唯一家人,不曾有過激烈爭吵,如果有人真的做錯事,他們會選擇原諒並以溝通化解。

2018/11/27 | 共創《互鄉誌》

走進東協廣場三樓泰式小吃店,這裡有遊子們想念的「媽媽的味道」

他很開心有東協廣場這樣一個地方,踏進這裡會感覺到一周的疲勞除卻、壓力得到釋放,特別是能跟同鄉一起談天說地、一起唱歌,還能吃到媽媽的味道。

2018/11/19 | 精選轉載

誰的東協廣場:東西變貴、限制變多,這真的是服務移工及新移民的空間嗎?

對移工來說,在一個可以輕鬆席地聚會、吃到母國食物、買到各式家鄉產品的第一廣場,並無復興與否的問題,更不需要一條親水廊道,或是更名為東協廣場,來吸引中市府強調的好處。

2018/11/16 | 共創《互鄉誌》

東南亞移工用血汗成為台灣社會底層的建設者,卻處處面臨安全隱憂

移工是臺灣社會最底層的建設者,他們用自己的血汗來換取收入,來推動臺灣基層産業的發展,他們的人身安全無疑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2018/11/14 | 共創《互鄉誌》

東協廣場的樂與愁:曾只是綜合娛樂性大樓,如今是照應和滿足移工的避風港

手邊一罐啤酒一杯飲料,就是一個下午戴著耳機低著頭滑手機,他們木然的或左看或右看,手指在銀幕的鍵盤上跳動,出現的文字是一串又一串的鄉愁。一再被壓縮的空間如同移工的愁緒只能藏在心底,被忽視的一個群體,被忽視的感受。

2018/04/28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印尼移工揪團清理台中綠川:「台灣是我們第二個家」

「我們也愛乾淨,不是東南亞人就會亂丟垃圾」,嬪蒂說。活動選在每月第一個星期日,每次都有30名左右印尼移工,男女皆有,「而且每次都有新的人來」。

2018/03/26 | 1095

沙嗲醬的故事:甜鹹辣的完美融合,印尼美食就靠「這一味」

在印尼、越南和泰國三個國家中,常常有生菜、香菜佐各式醬料的吃法,從食材的觸摸,到醬料的調配,每一個程序都顯現烹飪者、品嘗者與食材的三者之間的「互信」與「親密」。

2017/12/31 | 十二道人情味

創造不同國籍間的互動與認識:東協廣場上各有所據的異國風情

東協廣場,台中人習慣叫它「一廣」(第一廣場),曾經有個名字是「東南亞購物美食廣場」,2016年正式更名為「東協廣場」,有人說他是「台中小東南亞」,台灣網友則笑稱「去一廣就跟出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