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2/03/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疫情下越南移工赴台熱度復燃,盼早日來台賺錢改善家鄉生活

台灣自去年5月19日起就暫停引進越南移工,直至今年2月15日才恢復。自3月開始,只要中華民國駐越南代表處有受理移工簽證的工作日,都能吸引數百人前往辦證,越南的勞務輸台市場又回到以往的熱度。

2022/02/01 | 慢工出版

【紀實漫畫】鐘聖雄X曾耀慶對談〈異鄉人〉(上):作為報導者和創作者時,如何「不只是旁觀」?

曾耀慶:不管你有沒有把它稱作是自己的作品,也許從別人的角度,像是從我的角度,每次寫〈異鄉人〉的簡介的時候,我都會說這是從鐘聖雄的報導改編成的漫畫。不過其實我心裡第一個浮上來的字都是作品而不是報導。

2021/07/09 | One-Forty

在台灣勞動也用鏡頭紀錄:與其休息,我們仍選擇與菲律賓的家人聯繫

有的移工們會在閒暇之餘會以攝影紀錄在台灣的時光,透過影像刻畫對家鄉、家庭的思念。因此非營利組織One-Forty舉辦「Voice of Migrants 移工之聲」攝影比賽,向移工們徵集攝影作品,展現他們鏡頭下的台灣。

2021/05/13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專訪獨立媒體《移人》創辦人李岳軒:台灣社會對移工的歧視,還需很多時間化解

李岳軒提到,台灣社會對移工的歧視是建立在職業階級上,官方是在1989年才開放移工來台工作,而此前從事粗重勞動力的群體,多是台灣的原住民,而他們也是被歧視的一群。

2021/05/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源自印度教的印尼粽Ketupat,如今已成了當地穆斯林開齋節的必吃美食

開齋節前夕,雅加達許多傳統市場有賣Ketupat粽囊的小販,他們將椰子樹葉的葉梗去除後,快速編織成方形粽囊,民眾買回一串串粽囊,將白米從側邊放入,在水中煮2至3小時至熟透,搭配咖哩、椰奶、雞肉或蔬菜等,成為經典的節慶料理。

2021/04/01 | TNL Marketing

看見立體發光的他們:樂團主唱 Jaya、淨灘發起人 Maya、服裝設計師 Mark,移工之外的夢與生命

當東南亞移工在台灣被慣稱為「外勞」,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已經被簡化地想像成單純的勞動力。根據 One-Forty 的統計,超過一半的台灣人表示曾與移工接觸,但 95% 以上的人對外勞的想像仍停留在「看護、工人、漁工」。移工們被放在不停運轉的生產線上,一個月的自由時間,平均只有不到一天。他們如何透過這四十分之一的時刻,燃燒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2021/03/30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專訪】One-Forty:讓台灣人與東南亞移工交流,進而同理,看見彼此身上的故事和價值

在台的移工人數多達70萬,卻仍然是輿論的弱勢。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他們一直都存在,只是我們視而不見。而陳凱翔與One-Forty團隊為了消除這些歧視和標籤,決心用教育與交流活動打造友誼的橋梁,連接這兩個世界。

2020/12/25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印尼堅持移工零付費政策如期實施,台印雙邊會議是說明非協商

印尼政府為避免國內勞工因出國工作而陷入債務危機,因此今年7月提出2020第9號規定,明定半年後實施安置費「零付費」政策,要求海外雇主須承擔移工出國工作的11項費用。

2020/09/25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非法仲介讓移工未抵台就債台高築,台灣印尼應協商分攤移工安置費爭議

印尼對日本、韓國以政府直聘輸出移工,對由仲介辦理移工安置的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則設有收費上限,但實際上許多移工被收取的費用和加計利息的貸款遠高於此。

2020/06/23 | 關鍵評論網 ASEAN:Philippines

353名海外勞工客死他鄉,沙烏地阿拉伯限菲律賓72小時內領回

菲律賓駐沙烏地阿拉伯大使阿隆多表示有353名海外勞工遺體正等待被送回菲國,其中107人因武漢肺炎病逝,其他246人多為自然身故(natural cause)或因犯罪事件身亡。

2020/05/22 | One-Forty

【圖輯】這裡已是東南亞移工第二個家:30張圖帶你看台北車站大廳的美麗瞬間

近日台北車站大廳擬禁止民眾席地而坐,社會對於東南亞移工在此席地而坐是否有礙觀感的爭議再起。從台北車站起步的One-Forty決定以影響讓社會了解到,其實發生在這裡的故事是美麗動人的

2020/05/22 | 方格子vocus

平溪的鐵道上可以放天燈,為何北車大廳不能劃設「席地而坐區」?

近來關於北車大廳開放或禁止席地而坐的消息鬧得沸沸揚揚,有人覺得應該尊重移工的文化,有人覺得無論是誰坐在地上就是不對。從民族學出身,我也想到了關於「偏見」、「族群」、「多元文化」等辭彙,不過我認為從「空間使用」的角度切入也很有意思,這也契合到我對於「地方觀光」的觀察角度。

2020/05/19 | 讀者投書

台北車站大廳的開放與存續,正是台灣努力擺脫歧視形象的證明

台鐵相隔八年的這兩次行動,實際上作為一種對台灣多元文化包容力的檢驗,台鐵這次的行動也敲響了警示。台灣社會還是深受西方「現代/落後」觀念的影響,習慣以經濟發展,甚至膚色來斷定一個地區人群與其文化的優劣。

2020/05/02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泰國擱置加入CPTPP計畫|中國抗疫歌曲引菲網友不滿|新加坡安排郵輪當移工臨時宿舍

在國內欠缺共識下,泰國決定擱置加入CPTPP;一首中國推出的中菲抗議歌曲引菲網友不滿,背後原因與南海主權爭議有關;為避免新加坡的移工群體的群聚感染,官方安排他們入住郵輪作為臨時宿舍

2020/03/25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更新】武漢肺炎疫情下的寮國:首都永珍出現首宗確診武漢肺炎病例,中南半島全面淪陷

3月24日,寮國出現首宗武漢肺炎確診病例,意味著東南亞的中南半島國家宣告淪陷。同時近日許多在泰國工作的寮國工人返國,更加劇了寮國當局的防疫壓力。

2020/03/06 | 1095

回來了一個印尼移工,總會有下一個出去:「能理所當然地返家,想必是個幸福的人吧」

儘管許多越南、印尼移工離鄉背井,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賺夠了錢能衣錦還鄉,但考慮到家鄉經濟活動有限、起薪不如海外,往往有的人即使回去了,還是再重新到海外打拼。

2020/03/03 | One-Forty

【圖輯】「阿嬤,我想你」這一次,由東南亞移工拍攝他們眼裡的台灣(上)

我們能從移工的鏡頭,重新認識他們,也認識他們眼裡的台灣。移工也能透過照片,向台灣人說出自己的故事、視角、觀點,真正的為自己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