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4/28 | 吳象元

8000家越南餐廳在美國:疫情加速越南餐飲的爆炸性成長,越式三明治成為飲食新寵兒

在美國飲食媒體《食品研究所》本月發表的文章〈越南美食在美國呈現出爆炸性的美味風味〉中,就提到「美國已成為越南菜的溫床」,而其中有兩個關鍵原因,一為酸、甜、鹹、辣的組合及新鮮香草和蔬菜的使用深深擄獲美國人口味,另一個原因,則是和Covid-19疫情期間的「不接觸」用餐習慣有關。

2023/02/10 | 吳象元

風靡全球的泰式奶茶,鮮豔的橘色外觀原來是用「色素」調製?

泰式奶茶鮮明的「特色橘」到底是怎麼來的?如果用「手標牌」的乾燥阿薩姆茶葉在用過濾器沖泡,再加入煉乳和糖後顏色就會呈現橘色,不過如果查看茶葉包裝,其實就會看到標示清楚寫著內含「食用色素黃色5號」。

2022/07/15 | 吳象元

曾是讓美國人甘願排隊的菲律賓餐廳,華府知名餐廳「壞聖徒」宣布歇業

藉由在Kickstarter上的眾籌,三人於2015年在華盛頓特區的哥倫比亞高地(Columbia Heights)開設「壞聖徒」,由湯姆擔任主廚,其結合菲律賓菜與馬里蘭食材的做法,讓「壞聖徒」在華府地區一砲而紅,代表菜餚包括烤豬肉(Lechon)、橙色蟹脂的軟殼蟹和油炸紅薯蝦油條。

2022/07/06 | 吳象元

「快樂蜂」成家鄉的味道:菲律賓國民速食龍頭,是菲裔美國人尋找認同的所在

快樂蜂的最知名餐點「Chickenjoy」炸雞,只提供帶骨雞腿和雞大腿,以秘密醃料和香脆多汁聞名,還可搭配特製肉汁(gravy),許多人不只表示「Chickenjoy」比肯德基炸雞還好吃,在今年4月一篇〈45間美國最佳炸雞餐廳〉文章中,快樂蜂更直接名列前茅,不過其評論也相當中肯指出:「雖然快樂蜂的帶骨炸雞可能是全美速食店中的最佳,但是其不帶骨的炸雞三明治卻沒達到『Chickenjoy』的標準。」

2022/04/28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美國越裔就愛這紐奧良品牌的咖啡,這關聯竟然要從拿破崙講起

Louise McKinney在《紐奧良:文化史》書中就寫到, Café du Monde僱傭了許多越南員工,當時管理階層注意到越南員工將菊苣咖啡寄送給朋友和家人,便主動向美國的亞洲超市毛遂自薦,從此,菊苣咖啡不只是美國越南家庭的必備品,在全美各地的亞洲超市、越南購物中心和越南餐館也都能見到這黃褐色的罐子。

2022/04/28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美國越裔就愛這紐奧良品牌的咖啡,這關聯竟然要從拿破崙講起

Louise McKinney在《紐奧良:文化史》書中就寫到, Café du Monde僱傭了許多越南員工,當時管理階層注意到越南員工將菊苣咖啡寄送給朋友和家人,便主動向美國的亞洲超市毛遂自薦,從此,菊苣咖啡不只是美國越南家庭的必備品,在全美各地的亞洲超市、越南購物中心和越南餐館也都能見到這黃褐色的罐子。

2022/04/14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東南亞飲食在美國(四):年產量2000萬瓶,由越南難民創立且風靡全美的「是拉差辣醬」

許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是拉差辣醬」是源自越南的辣醬,但其實,這是80年代由越南難民大衛(David Tran)在洛杉磯首次調配出來的,另外「是拉差辣醬」也不是越南辣醬,而來自泰國一個沿海小鎮Si Racha的「泰國辣醬」,而因著大衛創立的匯豐牌Sriracha在美國的大放異彩,讓許多人都誤認這是越南辣醬。

2022/03/31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東南亞飲食在美國(三):融合多元文化飲食的精髓,為何菲律賓料理在美國仍不受歡迎?

對於菲律賓菜在美國屬「冷門飲食」,2018年過世的美食節目主持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1956-2018)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2016年,波登因著節目《祕境探索》(Parts Unknown)來到菲律賓,當時他表示美國人會開始「『擁抱與學習』最被低估卻也最美味的美食之一」。

2022/03/29 | 吳象元

為什麼越南河粉店名都有一個數字?不只是為了方便好記,還有關於戰爭和移民的記憶

除了代表著移居異鄉的年份,在眾多河粉店中,還有代表1955年越南被分為南北越前最後一年的「Pho 54」、代表1945年日本佔領期間北越面臨飢荒的「Pho 45」 、代表1975年西貢淪陷的「Pho 75」,也有如「Pho 67」,是標誌著戰爭期間逃離越南的1967年

2022/03/17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東南亞飲食在美國(二):從「美食外交」到受好萊塢青睞,泰國菜是如何抓住美國人的胃?

自泰國政府「美食外交」展開後,在美國的泰國餐館數量就從2000多間增加到5000多間,也有約460家泰國餐館獲得由泰國商務部頒發的「泰精選」(Thai Select)標誌,不過「美食外交」並非泰菜在美國興盛的唯一原因,若翻開美國泰裔移民史還能窺探到更多線索。

2022/03/03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東南亞飲食在美國(一):越南河粉是如何打入美國大眾的飲食地圖?

越南移民不只在家庭餐桌上重現家鄉美食,也開始對外做起小生意,美國第一間越南河粉店1980年在加州橘郡(Orange County)的小西貢社區開業, 隨後販賣越南河粉的餐廳在美國各地一間間開幕,2000年美國河粉餐廳年收入就已達到5億美元,還出現了Pho 2000這樣的河粉連鎖餐廳

2022/01/20 | 吳象元

一位越南難民建立的「是拉差醬帝國」,成為美國大眾不可或缺的「那一味」

匯豐至今依舊維持和80年代相同的10家分銷商和批發價格,卻有著驚人的銷售成果,2019年是拉差醬年收入更達到1.5億美元,佔了美國整個辣醬市場的10%,2020年是拉差醬的產量為2000萬瓶,而據市場研究公司IBISWorld數據,匯豐是美國289家企業中的三大辣醬公司之一。

2021/12/08 | 吳象元

柬埔寨移民花了超過40年的時間,才逐步將家鄉飲食介紹給美國大眾

Longtiene de Monteiro在1998年出版了美國第一本柬埔寨食譜書《大象漫步食譜》(The Elephant Walk Cookbook),該書曾入圍茱莉亞柴爾德食譜獎(Julia Child Cookbook Awards)決選,當時她在書中寫道:「西方人根本不了解柬埔寨的歷史和文化,所以他們對其飲食一無所知也就不足為奇了。」

2021/11/02 | 吳象元

黃褐色咖啡罐的秘密:這個紐奧良的咖啡品牌,是如何與越南咖啡搭上關係?

從法國、紐奧良到越南,從拿破崙戰爭、南北戰爭到越戰,歷史的軌跡讓Café du Monde和美國越裔有了連結,縱然美國越裔的年輕一代開始重新探索母國的咖啡源頭,但Café du Monde的菊苣咖啡作為美國越裔文化的一部分,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2021/10/06 | 吳象元

相比中餐泰國菜等亞洲料理,為何菲律賓菜在美國就是無法普及?

當時是2016年,波登因著節目《祕境探索》(Parts Unknown)來到菲律賓,在接受《CNN Philippines》訪談時,他表示美國人才剛開始對菲律賓菜感到興趣,「他們(美國人)也將開始『擁抱與學習』最被低估卻也最美味的美食之一」

2021/08/05 | 吳象元

泰菜是如何在美國開枝散葉?除了「美食外交」,冷戰和好萊塢也推了一把

在美國,泰國菜可說是僅次於墨西哥菜、中國菜之外最常見的「異國飲食」,大眾對Pha Thai、紅咖哩、酸辣蝦湯也都耳熟能詳。相較於3600萬墨西哥裔、500萬華裔在美國佔有一定人口比例,只有30萬人口的泰裔卻不到美國總人口1%,然而,泰國餐館數量在美國已有5342家,令人好奇泰國菜究竟是如何在美國開枝散葉?

2021/06/30 | 吳象元

越南河粉在美國:從擄獲美國大眾胃口到獲得「食品界奧斯卡」榮譽

「他們也曾在自由的西貢生活了幾十年,但仍不允許在碗中放入豆芽、泰國羅勒或萊姆,Srirach辣椒醬更是絕對禁止,我母親認為這很不 『越南人』。」Andrea Nguyen在一次訪談中也提到,母親會和其他同鄉討教如何做出美味河粉的秘訣,而經過這麼多年,源於西貢口味的河粉湯底已蛻變成「美式越南河粉」,味道偏甜而非偏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