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林佳龍

林佳龍(1964年2月13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學者,民主進步黨籍正國會系,現任總統府秘書長、外交部無任所大使,曾任交通部部長、臺中市市長、總統府副秘書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民主進步黨秘書長、立法委員、國民大會代表、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等職務。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民進黨競總核心9人出爐:姚立明擔任競總主委,賴清德:他會幫我打敗柯文哲

賴清德今日公布競總組織架構,他說8位核心成員再加上他本人,剛好可以組9人的棒球隊,他們就是一支冠軍隊伍。而賴清德競選總部主任委員姚立明曾在2014年擔任柯文哲台北市長競選總幹事,他說他與柯文哲是「媒妁之言」,因誤會而結合、因了解而分手,但與賴清德是因交往而結合,會長長久久。

2023/1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蔣中正日記》提228事件嚴批陳儀、承認用錯人,稱1949年「最黑暗、最悲慘之一年」

錢復指出,在228事件後,蔣中正日記對當時行政長官陳儀批評非常嚴酷,認為「自己用錯了人」,蔣公覺得日本殖民台灣50年,強迫百姓講日文,他選一個留學日本、娶日本太太的陳儀接收台灣,沒想到陳儀到台灣只用親信,這些親信貪污舞弊、壞事做盡,老百姓民不聊生。

2023/10/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林佳龍談中捷藍線爭議:原規劃沙鹿成海線轉運站,無政治私利考量

林佳龍指出,捷運站規劃位於沙鹿火車站200公尺的後火車站,讓台鐵、捷運能夠在此共站,建立以鐵公路大眾運輸導向的發展策略(TOD),有足夠的腹地來打造Mr.B&B(Metro捷運、Rail鐵路、Bus公車、Bike自行車)複合式交通運輸。這能讓沙鹿成為海線的大甲、清水、梧棲、龍井、大肚、烏日的轉運集散地,也能夠保有未來山海線高架化無法站體互疊的空間,這也是為什麼他主張藍線到沙鹿要走地下化,而對方主張高架化的差別所在。

2023/10/20 | 讀者投書

解析中捷藍線兩大爭議:賴清德一句「有力人士」,真正該著急的應該是綠營

單從數據看,台中捷運藍線盧市府版本總經費比林前市府暴增了633.65億元,但有沒有注意到,林前市府版本是「可行性研究」,盧市府版本則是「綜合規劃」?這兩個差別可大了!而交通部長王國材的回應,更讓火燒回綠營......

2023/10/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誰卡中捷藍線多年?綠營:盧秀燕更改路線及站點才是原因,中市府:改路線後徵收最少

交通部昨日表示,原則支持中捷藍線,但路線規劃及經費增加等爭議,需由台中市政府釐清;中市府表示,路線更改後徵收最少、最合理,經費增加因物價漲幅及納入土地徵收等因素。

2023/01/28 | TNL 編輯

陳建仁新內閣女力爆發,卻遭在野黨批是民進黨派系平衡的「付酬者聯盟」

準閣揆陳建仁公布第一波閣員名單,增添多名女性閣員,大爆黑馬出線的財政部長莊翠雲備受注目,成為行憲後的第3位女性財長。但此內閣名單卻被多名在野黨立委公開批評是酬庸和派系的恐怖平衡,國民黨立委李貴敏就指出,新內閣讓民眾感受到的依舊是家族政治、派系政治。

2023/01/27 | 羅子恆

蔡英文宣布「溫暖堅韌」新內閣:行政院長由陳建仁接任,推動疫後復甦等4大任務

蔡英文總統今(27)日帶領蘇貞昌及陳建仁召開記者會,對外公布內閣重組消息,其中行政院長預計由陳建仁接下,其他內閣成員則需等陳建仁親自詢問後定案再對外公布,因此會中並未提及內閣成員名單,而蔡總統也將新內閣定調為「溫暖堅毅」的內閣,同時擬定4項首要任務,期望為人民打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2023/01/26 | TNL 編輯

蔡英文內閣改組新人事:林佳龍點頭接任總統府秘書長,陳明通請辭國安局長

未來府院黨的互動,黨政人士表示,第一軌是總統、行政院長與黨主席;第二軌是林佳龍、鄭文燦(內定行政院副院長)與民進黨秘書長許立明,3人都出身學運世代且彼此熟識,可讓黨內中生代強化橫向聯繫。

2022/11/26 | TNL 編輯

【2022九合一選舉】侯友宜比YA宣布勝選,林佳龍指投票率低是民進黨警訊

在談話的最後,侯友宜出人意料地比了一個「YA」的手勢,「這個『YA』是最有力量的,一個包容、關懷」,他接著把手勢轉化為一顆「小愛心」,象徵「串起新北愛、串起台灣愛」,他強調包容、關懷、愛能讓中華民國更強,台灣也會永續發展。

2022/11/08 | 李秉芳

民進黨北北基桃市長候選人提「1200首都通交通月票」,賴香伶:好政見歡迎大家仿效

民眾黨籍的桃園市長候選人賴香伶今天也透過新聞稿表示,她早在8月就提出桃園應與雙北整合1280月票無限次搭乘政見,張善政9月底跟進,如今選前十多天鄭運鵬才仿效提出。她歡迎藍綠大黨仿效,但請各陣營務必落實承諾,過去中央態度消極,現在交通部應儘速出面協調整合。

2022/08/09 | 讀者投書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城市外交?在設立「國際事務局」時,也別忘考慮這些事

本次選舉,陳時中和林佳龍都提出為國際事務設立專責一級機關的政見,對此筆者樂見其成,同時也提出下列的建議,希望新的直轄市長在下個四年能為台灣的城市外交打開新的格局。

2022/07/19 | 李秉芳

陳時中「總統級」競選團隊成形,陳建仁出任競總主委:台北市長、議員全壘打!

民進黨新北市長被提名人林佳龍輔選架構也在昨天敲定,黨主席蔡英文邀請新北市立委到官邸會商,拍板民進黨秘書長林錫耀任競總主任委員、立委吳秉叡任總幹事。

2022/07/10 | TNL 編輯

民進黨選對會拍版「龍中配」出戰雙北市長,學者分析:黃珊珊相對弱勢,但要被棄保可能不太容易

王業立指出,提早打出棄保牌的效果,目前看來不是那麼顯著,且黃珊珊不僅能吸收大部分民眾黨支持者的選票,還因為以無黨籍身分參選,有機會接受中間選民認同,加上21年議員經驗,讓她是3名參選人中對市政最熟稔的,種種因素都讓她要被棄保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