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1 |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導讀:不只是把童年還給孩子,而是把童年還給所有人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非常好看,但前提是,要靜下心,放慢速度,放下「這邊發生什麼事」、「作者說這要幹嘛」及「他有完沒完啊我沒那麼多時間」的成見,像是聆聽一個孩子般聆聽這本書,因為它確實是一個孩子的內心獨白。
2017/02/17 |
每個小孩都不一樣,不要勉強自己成為「書上的媽媽」
林蔚昀從原本不甚喜歡兒童,到結婚、生子,有了孩子後,開始關注兒童議題,不時分享在波蘭育兒的點滴,更翻譯了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作品《如何愛孩子》,期望和更多人分享柯札克的理念:沒有孩子,只有人。
2017/02/17 |
專訪林蔚昀:不要勉強自己成為「書上的媽媽」
林蔚昀從原本不甚喜歡兒童,到結婚、生子,有了孩子後,開始關注兒童議題,不時分享在波蘭育兒的點滴,更翻譯了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作品《如何愛孩子》,期望和更多人分享柯札克的理念:沒有孩子,只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