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2 |
《我們在德國IB學校學會的事》:別認為孩子的世界都充滿粉紅泡泡
從這件事之後,我再也不敢輕忽任何一個「訊號」,也不再天真認為「孩子就是孩子」。面對青春期孩子,別總覺得「都是賀爾蒙作祟」而忽視,更別只是責罵和限制他們的失序行為。
2019/03/02 |
小學槍擊案受害者母親:這些「第一次」,確保這些悲劇成為最後一次
人生中有許多第一次,我兒子和另外25位同學、教師遭到謀殺的「桑迪胡克大屠殺」一週年的日子逐漸接近,我每天早上都驚恐醒來,對該如何度過它感到焦慮。
2018/11/17 |
「校園槍擊也不是什麼世界末日啦」——當邪惡成為「日常」
從早期的全球暖化、華爾街的1%,到近來的歧視、槍擊、勞權,多少當時的義憤填膺和衝勁魄力,但隨著相關事件一再發生,在我們的眼中漸漸成為「日常」,但都忽略了這些日常,其實都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