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

龍門核能發電廠是位於臺灣新北市貢寮區核能發電廠,因所在地名「龍門」而得名,由臺灣電力公司興建營運,為臺灣第4座核能發電廠,故原名第四核能發電廠,2009年4月8日改為現名,其原名簡稱「核四」、「核四廠」較為常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蔡英文:2025非核家園政策還在,卸任前盼有核四廠轉型規劃

副總統賴清德5月底出席一項校園座談拋出將停機的核能機組,在緊急時刻重啟,外界質疑民進黨2025非核家園目標出現鬆動。總統表示,賴副總統當日被問及的是,假若台灣面臨「被封鎖」的極端情形,影響外部能源沒有辦法進來時的因應方式。

2023/05/18 | 《思想坦克》

澄清最近的能源謠言:一縣市一小型核電?太陽能板阻礙降雨?需量競價浪費公帑?

寄望小型核電廠、反對再生能源開發、反對能源管理措施,不只發不出一度電,也阻礙台灣的經濟發展、無法滿足國際的綠色供應鏈要求。2024總統大選應以專業的角度、務實討論如何推動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不要繼續流傳各種似是而非的謠言。

2023/05/05 | TJ

【關鍵眼中盯】郭台銘的能源政策很天真,但別刻意將「核融合」與「核分裂」混為一談

郭台銘的能源論述非常有問題,但並不能因此合理化部分媒體刻意把核融合和核分裂發電混為一談的行為——就算連郭台銘自己都搞不清楚,也不可以。

2023/05/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提議在高雄蓋小型核電站惹議,郭台銘深夜道歉:倉促發言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爭取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總統,昨(1)日至高雄出席多場活動尋求支持。他表示,高雄應設小型核能發電站。此話一出引起多名民進黨籍高雄市議員批評。郭台銘晚間則透過臉書表示,自己急於突顯問題所在,卻未掌握好表達方式,進而引發民眾擔憂;「謹此鄭重修正,並為自己的倉促發言致歉」。

2021/12/27 | 德國之聲

與核廢料比鄰40年:25.5億元是補償金,還是買斷蘭嶼人世世代代的命運?

自1982年起,一桶桶核廢料遷至台灣離島蘭嶼,是台灣唯一的專門的核廢料貯存場。德國之聲在台灣公民投票前夕走訪蘭嶼,聆聽當地人對核廢料及核能的真實告白。

2021/12/22 | Stanley

黃士修把核四公投搞得像藍綠對決,完全是紙上談兵的騷操作

我們來看士修這位公投領銜人怎麼操作,不外乎就是不斷強烈的與對槓當局,但能贏嗎?選舉是合戰,綜上所述選舉比誰圈到族群更多,核四議題的族群組成很複雜,大家同意吧?其他議題就算了,核四搞的像藍綠對決本來就不是最大公因數啊。

2021/12/19 | TNL 編輯

【2021公投總整理】四案都不通過,接下來政府會怎麼做?

2021年12月18日登場的4個公投案,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都因為不同意票多於同意票,加上同意票未達門檻,沒能通過。

2021/12/16 | 讀者投書

我是金山高中退休教師,這是當地居民與萬年核廢料共伴的心情

家離核電廠那麼近,印象中學校是在日本311核災之後,才開始做核子事故演習。當時我懷疑學生們是否能把僅有的演練放在心上,便抽問一位國二小義工對核災演習的認識,而有了以下對話......

2021/12/16 | TJ

【關鍵眼中盯】侯友宜千字文就算有私心,若能讓「不想跟著黨投票」的台灣人變多也是好事

就算是為了自保或更上一層樓,侯友宜能在各方山頭壓力下提出「四個開放」論點,在國民黨內已經算是很大的突破,而這種「政黨不該綁架選民公投意願」的說法,竟同時讓過去幾個月冠冕堂皇用四個(都/不)同意洗版的藍綠兩黨,同時顯得陳腐。

2021/12/15 | 王家俊路邊社政治學

侯友宜「四個開放」的政治邏輯勢必遭國民黨放大檢視,綠營也忐忑不安

侯友宜的政治實力與政治資源、民間聲望已經遠遠超出朱立倫,看似無形、實則有形的「政治號召」更有2022連任考量,也保留2024可能性,所以他的政治邏輯會被國民黨的「內霸」放大檢驗,與此同時也讓綠營忐忑不安。

2021/12/14 | 李秉芳

核四重啟無法減少空污也沒有比較省錢,跨科系學者分析利弊呼籲投「不同意」

即使核四花費極高成本最後順利在2036年後重啟,根據戴教授對2050淨零情境下總能源需求的推估(2050當年能源需求降為2020年之83%),核四僅能提供5%的電力。

2021/12/14 | Tracy

【TNL沙龍本週議題】來看看「公投」觀點調查的結果,分享你的想法!

公投將於12月18日登場,關鍵評論網除了用心製作了相關專題之外,網路沙龍也從大約一個月前開始搜集讀者對於公投議題的想法,這篇文章會簡略跟大家分享蒐集到的意見。不論是跟四個案子有關,或是與公投本身的討論,也都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在下面留言!

2021/12/14 | 曾凡芸

【選前懶人包】2021公投怎麼投、要帶什麼東西?同意不同意代表什麼?9張圖一次看懂

這次的公投總共有4案,分別關於:重啟核四、反萊豬進口、公投綁大選,還有珍愛藻礁。一旦公投通過,將依法案性質,交由總統或權責機關進行必要處置,或者修改法律。而若不通過,會繼續維持現有政策方向,且2年內不得再提出相同議案。

2021/12/14 | 讀者投書

國民黨支持者若借侯友宜打朱立倫,笑到最後的還是民進黨與民眾黨

明面上大批侯友宜的套路,實則是一套劍指朱立倫的「政治鬥爭」套路。除暗示朱立倫無法約束侯友宜外,更等同要逼迫朱侯二人提早表態,相當不利未來佈局,因為相關言論一定有人拿出來做文章,進一步攫取自私利益。

2021/12/14 | 讀者投書

停電明明是輸配電環節出問題,但有些人就只想藉機恐嚇民眾、推銷核四

擁核人士看到停電,即使原因不是電力不足,也會邏輯錯亂的直接喊核四重啟,因為擁核人士擔心的從來不是缺電,而是缺核電,更重要的是,這也根本無法解決台灣真正的停電問題。

2021/12/11 | 讀者投書

桃園市議員:推動「非核家園」綠電卻趕不及,下場就是桃園的火力機組燒好燒滿

桃園的火力發電,可不只有大潭一廠,民營的龜山國光電廠、蘆竹長生電廠、華亞汽電共生、大園汽電共生,長年都是桃園固定污染源的前十名。更不用說位在桃園新竹交界的新桃電廠、桃園新北交界的林口電廠,這些機組若是火力全開,加總發電量能佔全國近20%。

2021/12/10 | 讀者投書

從最近民調來看,國民黨最好的公投結果可能會是「三好一壞」

近期三份民調中,兩份偏綠、一份偏藍,但是調查結果呈現的趨勢並未有太大差異,即四大公投中,最可能過關者依次為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重啟核四,特別是重啟核四一案,已呈現翻盤危機。

2021/12/10 | TJ

【關鍵眼中盯】政黨公投意向民調有貓膩?開罵前請先研究一下抽樣方法

大部分網路民調都存在準確性的問題,從Yahoo!民調看起來好像有8成台灣人都是深藍一樣就能知道,何況,許多民調也不是為了呈現最真實的資訊,當我們在看到數據時,應該先研究一下裡面的數字是如何產生的,才不會落入有心者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