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1 | TNL 編輯 核二除役環評案過關:台電將試辦養蜂做輻射監測,環團呼籲儘早興建乾式貯存設施 核二廠2部機組運轉執照分別於去年及明年屆期,環保署環評大會昨日審查通過核二廠除役計畫,為台電為期25年的除役工作拉開序幕。然而,高階核廢料放置點與最終處置場法規等困境仍無解套,環團呼籲台電與政府及早解決,幫助當地居民擺脫核電與核廢料陰影。 核電廠 核電 More... 核二廠 核電除役 台電 原能會 環保署 環評 環團 核廢料 2022/07/12 | 德國之聲 尹錫悅宣布重啟核電,一改文在寅「國內禁核卻對外輸出技術」的虛偽政策 韓國總統尹錫悅著意大力推進韓國核能工業發展,這與前任文在寅時期推行的「去核電」政策背道而馳。不過這一政策轉變在韓國國內並非只遭遇批評之聲。 韓國 尹錫悅 More... 核能 核電 核電廠 綠電 文在寅 2022/02/11 | TNL國際編譯 馬克宏宣布「復興核電產業」將興建14座核反應爐,再度掀起能源自足爭論 法國右派總統候選人多支持興建核能發電廠的想法,認為法國應該擁有決定國內供電形式的主權;相對於右派,左派人士多警告投資建造反應爐的決定要價不菲且工程浩大,整體具有一定的複雜度及危險性。 法國 核電 More... 核能 核電廠 核分裂 核融合 綠能 綠電 能源 石油 2022/01/23 | 盛世邊緣 核能研發:可持續投資還是「漂綠」騙局? 過往數十年,核能本就已然式微,這個夕陽行業今日卻以「綠色能源」重新包裝,以「氣候救星」形象嘗試重返市場。 何偉歡 羅金義 More... hkop 核能 核電 2022/01/13 | 地球公民基金會 2025年再生能源目標跳票,絕不只是王美花說的「分母變大」而已 用電過度成長、綠能發展不足,2025再生能源無法達標,王美花部長日前受訪前,執政團隊從未主動向社會揭露,而其原因除了分母變大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其他因素。 能源配比 非核家園 More... 缺電 綠電 分母變大 再生能源 核電 除役 經濟部 王美花 2021/12/27 | 德國之聲 與核廢料比鄰40年:25.5億元是補償金,還是買斷蘭嶼人世世代代的命運? 自1982年起,一桶桶核廢料遷至台灣離島蘭嶼,是台灣唯一的專門的核廢料貯存場。德國之聲在台灣公民投票前夕走訪蘭嶼,聆聽當地人對核廢料及核能的真實告白。 核四 核廢料 More... 蘭嶼 儲存場 補助金 核能 核電 2021/11/23 | TNL 編輯 日本有活火山也重啟核電?環團:日本4電廠與核四反應爐同型,皆因安全問題無法重啟 「重啟核四」公投備受矚目,擁核方強調核四續建的成本、時間符合效益,不過國內環保團體今(23)日皆發布報告,指出核電又慢、又貴、又不可靠,已被國際電力市場邊緣化。 綠色和平 柏崎刈羽核電廠 More... 核安 核廢料 核四公投 核四 核四重啟 ABWR 綠盟 核電 2021世界核能產業現況報告 2021/11/23 | 《思想坦克》 詹順貴:黃士修吹噓「核四很快可以商轉」的說法,連國民黨地方首長也不支持 在提案理由有諸多明顯與事實不符或造假、提案人黃士修與最主要支持者馬英九謊言一再被揭穿、核能主管機關明確指出不符安全要求、國民黨地方首長也紛紛跳船不再支持的情況下,我們是要放任政黨惡鬥而被動員投同意票? 核四 核電 More... 黃士修 台電 核四重啟 2021/11/18 | Patrick 【公投意見發表會】黃士修:對核四有疑慮更應該投下同意票,台電核能處長許永輝:不反對核能但反對重啟核四 年底四大公投案將於12月18日登場,中選會也於11月18日舉行第二輪的意見發表會,第17案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這輪正方代表為提案領銜人黃士修,反方代表為台電核能發電處長許永輝。 核四 公投 More... 核電 2021公投 黃士修 許永輝 核能發電 台電 2021/10/18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車諾比核災35週年:蘇聯刻意隱瞞的「第二車諾比區」,與免費醫治癌童的古巴 一個政府或政權因應天災、人禍的立場和作為可以明顯反映出統治者的本質和人民的視野、胸懷。車諾比核災就是個最鮮明的例子,但這場災難真的只是蘇聯的過往?在蘇聯解體後,換人、換黨、改由資本家代言人執政就,可以避免類似的低級錯誤嗎? 車諾比 第二污染區 More... 核能 核電 人造雨 古巴 蘇聯 2021/07/28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當極端氣候成為新常態,頻頻停機的核電也必須正視其「能源韌性」 近年來因乾旱和核電廠進水量降低,導致的停機期間遠比過去更長,嚴重衝擊能源供應,而氣候的間接影響則包括因暖化衝擊生態系統而構成的新挑戰。例如,暖化造成水母大量繁衍,堵塞核電廠進水口或冷卻系統...... 核電 核能 More... 颱風 颶風 降溫 停機 停電 極端氣候 全球暖化 2021/06/29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講座】核廢監督專家:核安不能靠運氣,如何抵抗核能工業的環境不正義? 美國看似先進,核工業卻習於侵害印地安人權利,壓迫底層、而政府則是管制失靈,而從美國的結構性問題反觀國內,類以的場景也在臺灣發生。 核能 核電 More... 核工業 美國 核廢料 日本 弱勢族群 核四 福島 2021/06/08 | 環境法律人協會 核二廠一號機提前除役,正是台電長期輕忽核廢料問題的後果 無論核一還是核二,最初燃料池的設計都僅能夠放置運轉20年的燃料束,台電以為能將燃料束送到外國進行再處理,孰料各國紛紛改變國家政策,不願再接收他國的用過燃料束,而台電也設計出「縮小間隔」的解方...... 核二 除役 More... 燃料池 核廢料 原能會 台電 核電 2021/05/21 | 精選轉載 郝明義:缺電有三種,台灣4年3次大停電屬於哪兩種? 把電力出現任何狀況都要歸之於缺電,歸之於少一座核四,確實是模糊焦點甚至扭曲焦點。然而,蔡總統光說台灣並不缺電也不夠完整,政府光是寄望「三接」來渡過能源轉型,也會錯過核心問題。 缺電 停電 More... 台電 需量競價 核電 分時電價 電價 電表 智慧電表 尖峰用電 517停電 513大停電 815大停電 2021/05/15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美國核廢料處置的挑戰與警惕:遙遙無期的終點與「中期儲存」謊言 美國地廣人稀,領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及加拿大,為何最終處置設施卻遲遲未完工?但就算美國如聯邦政府宣稱在2048年啟用第一座最終處置設施,屆時仍有約69,000公噸的高階核廢無處可去。 核電 核廢料 More... 最終處置 中期處置 新墨西哥 猶他州 儲存場 2021/04/15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比爾蓋茲新書中「更好的核能」,真是能源解方還是為了遊說搶資源? 比爾蓋茲長年宣稱先進反應爐指日可待,一再誤導社會大眾,完全無助於因應氣候危機,也正因為如果無法找到願意興建先進核電廠的國家,為了持續幫泰拉能源籌集資金,與美國合作是就是他的戰略。 比爾蓋茲 核電 More... 核能 綠能 先進反應爐 泰拉能源 TerraPower 2021/03/21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讓台灣早日核電歸零:勿忘福島教訓,核災仍是現在進行式 回顧福島核災10年,日本至今仍在為使用核電付出高昂代價,對輻射污水束手無策,核電重啟困難重重,而日本政府所高喊的「復興」背後是持續的輻射污染,和被隱形化的避難受災者。 核電 核能 More... 福島 日本 除污 污水 311 廢核 核四 公投 2021/01/21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疫情與災害中的核電廠(下):核能產業因應極端氣候的技術,是抽水機與堆沙包 美國核管會要求業者比較風險與核電廠原始設計後,發現90%的核電廠面臨至少一種以上災害超出原先設計基準,而美國核電業卻辯稱,與其變更核電廠原有設計因應地震、水災危害,不如在掩體內設置幾座移動式緊急柴油發電機、抽水機,不讓核電廠喪失電力發生爐心熔燬即可。 核電 核能 More... 核災 地震 水災 福島 美國 FLEX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