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

素肉(英語:vegetarian meat),又叫植物肉(plant meat),學名肉替代品(meat substitute)、仿肉(meat analogue),是指以植物原料製作,模仿動物肉的口感、味道或外觀的食物製品。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24 | TNL國際編譯

紐約新創研發用太空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製成食物,可望為太空食品開啟新篇章

探索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Artemis program)預計在數年內就會送4名美國太空人登陸月球並執行繞月計畫,倘若成功,這將是自1972年阿波羅17號(Apollo 17)以來,首次執行的人類踏上月球任務。然而該計畫的時長恐達數月甚至超過數年,因此太空人的飲食系統供給至關重要。

2022/10/31 | NOW健康

植物肉擁有完整蛋白質但鈉含量較高,有慢性病者攝取要小心

植物肉又被稱為「未來肉」、「人造肉」,是運用植物蛋白質所製成的「肉品」。王姵棋補充,許多廠商推出植物肉產品,為了口味,鈉含量會稍微高一些,像是一片植物肉的肉排,可能有300多毫克的鈉,因此在吃植物肉時需要特別注意。

2022/02/14 | 莊貿捷

比爾蓋茲投資的Beyond Meat股價下挫超過50%,植物肉商機為何雷聲大雨點小?

近年來植物性食品雷聲大雨點小,未能受到品牌餐飲業者持續性支持,植物肉領導廠商——超越肉類(Beyond Meat)今(14)日收盤價為59.87美元,相較2021年的高點178.08美元,已經下挫超過50%,跌破上市價格。

2021/09/03 | 莊貿捷

大成集團成立植物肉品牌「Neo Foods」,10億打造楊梅生產園區,首批產品9月底進軍美國市場

近年來節能減碳的風潮正逐漸吹向食品業者,國內雞肉大廠大成集團昨(2)日宣布,植物肉品牌——「Neo Foods」,將投入更多資源進軍「植物肉」市場,打造專屬植物肉的生產園區,預計3年內完工,年營收上看新台幣5億元,且預計9月底可在美國的超市上架測水溫,瞄準國際市場。

2020/12/21 | 關懷生命協會

「植物肉」是否足夠安全、營養、健康,能讓消費者安心食用?

植物肉的風潮越盛行,相關的探討就越多,從食安、標示、成分,再到營養、健康等,是否能取代動物肉,短期內可能沒有一個結論,但各方的關注及監督肯定不會少。

2019/11/22 | 食力foodNEXT

人造「肉」、花椰菜「米」、植物「奶」⋯⋯美國阿肯色州規定商品命名不得令人混淆

美國阿肯色州於7月開始執行,假如產品的肉並非來自動物,就不能使用「火雞」、「牛排」、「培根」等詞語。但這讓人造肉公司不服,決定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