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4 |
【專訪】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特維丘克:若國際社會無法阻止普亭重現蘇聯帝國野心,可能影響台灣未來
烏克蘭「公民自由中心」(Centre for Civil Liberties)代表馬特維丘克認為,台灣地理位置雖與烏克蘭相距甚遠,「但台灣的未來將視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而定。」她說,「若我們能恢復國際秩序並阻止普亭,將對世界上其他領導人的思維方式產生影響。」
2023/04/10 |
《地獄之行》:納粹政權雖已滅亡,但蘇聯這個人們心目中的威脅體現了相同的邪惡
英國歷史學家、希特勒研究權威伊恩.克蕭,20世紀史詩二部曲《地獄之行》、《激盪時代》。1914到1949年是個大混亂的時代,克蕭以民族仇恨、國家利益、階級衝突、經濟危機等四條互相交織影響的主線為經,歷史事件順序與各地區不同背景為緯,譜寫這前後達四、五十年歐陸局勢翻天覆地的變化。
2022/05/04 |
【書評】《After the Fall》:從匈牙利、俄羅斯、中國,再將眼光拉回自身——美國真的沒落了嗎?
Ben Rhodes離開白宮時才39歲,他自嘲成為一個無業遊民,突然間失去人生目標,前景茫茫。這趟白宮之旅彷彿夢一般,從權力的殿堂突然返回人間,他接著轉型為作家,錄播客節目《Pod Save the World》,並上電視當政治評論員,而這本書就是他的成果之一。
2021/10/01 |
《在緬甸尋找喬治.歐威爾》:一個英國作家為何可以如此準確寫出極權統治下的現實、甚至未來的境況?
喬治・歐威爾真的是先知嗎?他在緬甸究竟經歷了什麼,使他對政治、對人性有如此深的洞見?甚至他生前最後未完成的小說構思,也是關於在緬甸的經歷。作者艾瑪・拉金走遍緬甸,追尋歐威爾的足跡,也觀察當代的緬甸,讓我們看見在極權統治下的緬甸人。
2021/01/08 |
《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蘇聯極權主義不足殺死民主理念,卻限制國家未來民主化的能力
蘇維埃政府在決定停止無差別殺人之後,國家與社會之間的權力平衡被改變了,社會得到了更大的空間,這意味著從此蘇維埃政府將無法控制蘇維埃生活的所有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