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機車

機車可能是指:

摩托車,一種(基本為)二輪的機械動力車輛,在臺灣通稱為機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8 | 精選書摘

《超級外送員》推薦序:每次送餐都是一場戰鬥,各行各業的辛酸血淚終須透過局內人對外述說

《超級外送員》是一本開啟人們重新檢視日常生活的重要著作,它圍繞著外送員的每日生活展開旅程,適時地拋出一些微小困境。透過作者的整理與剖析,你將發現許多困境的形成都有其脈絡可循。外送員不斷面對大大小小的困境,也持續地和制度合作、屈服或抗爭,換言之,每一次的送餐都是一場戰鬥。

2023/09/13 | 精選書摘

《超級外送員》:我擔任外送員時就經常違規騎上人行道,不這麼做很多餐點根本送達不了

為什麼外送員寧願被開罰,也要冒著違規風險呢?原因不是外送員錢太多,不怕被罰,答案正好相反,那是因為外送員的報酬太少,他們才更要這麼做。外送員的報酬,採取論件計酬,完成一單只有幾十塊收入。如果花大把時間找停車位,這對他們的荷包來說,實在划不來。

2023/09/12 | 方格子vocus

光陽GP125史上最殺促銷殺到了誰?從台灣機車8月銷量推測市場變化與光陽布局

許多媒體都預測光陽這波操作,不僅會激起整個機車產業在旺季殺到血流成河,矛頭更是指向連續16月銷量第一的三陽。GP125的促銷是開戰的第一槍,是為了明年光陽60周年做「油電雙料冠軍」鋪路,首戰目標從入門平價車款下手。

2023/09/06 | 方格子vocus

三陽SYM、光陽KYMCO、山葉YAMAHA滿路跑,台灣是怎麼成為「機車王國」的?

在台灣,平均每1.6人就有一台機車,台灣機車工業發展60多年,從整車進口,到如今自製率九成以上,這一路是怎麼走過來的呢?台灣機車是甚麼時候普及化的?其實台灣機車的歷史,早在日治時期就開始了......

2023/08/28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GP125超低價背後的隱憂:燃油機車銷售越多,台灣離「2050淨零排放」目標越遠

透過低價促銷手段使燃油機車銷售增長,政策上將對台灣的淨零轉型之路帶來莫大危機,因為燃油機車造成的大量碳排放,會使得台灣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更加困難,並延宕台灣交通轉型的時程。

2023/08/26 | MOTO7 專業機車資訊網

國民機車大對決:不到四萬的「GP125」 vs. 搭載京濱噴射系統的「活力125」

最近KYMCO推出GP125的購車優惠,最低只要3萬9800就能入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熱議。不過消費者除了看價錢之外更看CP值,如果拿另一家機車大廠SYM的活力VIVO125來對比的話,究竟誰勝誰負呢?

2023/08/18 | If Lin

【圖表】《山道猴子的一生》場景:台七乙那些地段最常出車禍,9年來有多少事故?

近日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成為話題,也讓許多人這才知道省道台七乙線是機車跑山的熱門地點。那麼台七乙線的機車車禍情形是如何?讓我們回顧2013-2021年車禍資料來認識這條道路。

2023/07/13 | 歪脑|WHYNOT

國際認證的「行人地獄」:台灣交通問題背後飽受困擾的外籍居民,與社會轉型之痛

台灣在1960年代開始讓道路現代化。此時的台灣還在接受美國軍援,並且計劃反攻中國,因此很多城市規劃設計都體現戰備訴求,並且以美國慣例為參考,比如道路設計就以滿足車輛為主導,很多路只有車道和路肩。但是,美國畢竟國土廣闊,而台灣平地狹小、分散,生硬照搬美國,必然造成未來城市發展困境。

2023/03/29 | TNL 編輯

4月9大新制懶人包:普發6000入帳時間公布、電費調漲11%、北北基計程車漲價

普發6000元現金自4月6日起發放,民眾可以透過三種管道領取;公路總局4月開始推出道路訓練試辦。初步試辦課程路線長約3公里,已考取機車駕照的民眾可自由選擇參加與否。4月起平均電價調漲11%,其中針對產業部分,高壓與特高壓用電大戶調漲17%,低壓用戶調漲10%。行政院核定《菸酒稅法》修正案自4月1日起上路,加熱菸將根據每公斤或每千支1590元從高計稅課徵。

2023/01/09 | MOTO7 專業機車資訊網

速克達上鏈條傳動會比皮帶傳動好嗎?動力表現、保養難度等優缺點比較

皮帶與鍊條同屬機車的傳動系統,為什麼速可達大多用皮帶而不是鍊條?他們各自擁有什麼優缺點呢?這次機車大廠推出一款採用鍊條傳動的速可達,他能帶來甚麼動力表現呢?

2022/12/04 | 蟲蟲

【插畫】有多少機車會有半夜穿越台北車站的需求?

路上無車時,有多少機車會有穿越台北車站的需求?同樣有許多公車和客運的市民大道,為什麼又可以行駛機車?而這樣規劃下的許昌街、開封街、漢口街,又得要繼續承受機車穿越,對用路者真的有變得更友善嗎?

2022/12/01 | 關鍵評論網 ASEAN:Indochina

移工買微型電動二輪車須雇主同意書,台灣移工聯盟批是歧視性政策

台灣移工聯盟指出,儘管交通部公路總局稱同意書的用意是要求雇主提供移工在管理車輛上的協助,但檢附同意書的政策自民國83年推出以來,移工並未因此得到雇主積極協助,而且同意書排除了雇主法律責任,顯然無法達到「希望雇主協助移工」之目地,同意書實質產生的效果只有「賦與雇主百分之百的同意移工是否可以購買交通工具」之權力。

2022/11/23 | TNL 節目部

騎機車跟搭捷運通勤,省的真的是錢嗎?|又!賈芯文S2EP8

比起搭捷運一整年總花費21,120元,就算用使用1280的月票優惠,也都還是要花15,360元,騎機車上下班,一整年的油錢大概會落在5000元以內。光看油錢,騎機車好像真的比搭捷運便宜。但是這樣的結果,其實是少計算很多隱形花費。

2022/09/19 | 廣編企劃

為平凡生活注入新生命,萬秀洗衣店孫-瑞夫與SYM找到新燃料的契機

「共感」,是張瑞夫當時成立萬秀洗衣店社群平台的發想原點,與長輩一起做一件有感覺的事情,正是共感所想傳達的念頭。同樣在台灣機車品牌中,SYM也以「共感」為核心,讓許多消費者有著相同的共鳴,透過對生活的觀察,找到了車款與生活中的相同頻率,隨之而來的熱烈反應,就如同深入人心的萬秀洗衣店一樣,正是「共感」效應的合理發酵。

2022/08/18 | 《思想坦克》

道路共享的真正意義:「肉包鐵」爭取合理路權,不等於搶奪「鐵包肉」的路權

道路共享並不是機車行人的反撲復仇,道路共享的理念,是希望透過改善道路規劃,去共創一個活躍的公共空間,讓每一個社會成員在路上可以安全地移動,自由地隨時停留,讓社會連結可以更活躍,街區經濟更繁榮。

2022/08/03 | 《思想坦克》

請把路還給大家:不偏袒任何一種移動方式,才是「道路平權」的核心

道路平權主張是在說:「請把路還給大家」。還給社會共同體中的所有使用者,讓道路這個公共空間,拾回它的公共性。

2022/07/14 | 《思想坦克》

台灣交通真的是「世界亂」,為什麼道路設計竟是以「汽車」為尊?

交通遊戲規則是如何制定的?它的設計公平嗎?它是否排擠了這個公共空間中,其他成員族群的權益?會不會正是遊戲規則的某些地方設計不良,以至於某些用路群體必須得破壞規則,才能保障他們自己的權益,甚至基本人身安全?

2022/04/17 | MOTO7 專業機車資訊網

美國亞利桑那州將車道分割合法化:塞車時機車可鑽車縫,增進交通效率

許多歐美國家都施行「車道分割」制度,允許機車在一定的速度內,在車道塞停的情況下,合法鑽車縫,發揮機車體積小的優勢,也更有效的疏散車流;而西班牙則是導入反躲測速照相,可以將遇到測速才急/重煞的超速者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