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3/07 | 賴詩涵

向Google檢舉性私密影像回應要等1個月,民團籲:至少不要一筆一筆申訴

近來性私密影像的傳播越來越快,甚至成為犯罪溫床。搜尋引擎巨頭Google卻因其曠日費時、不簡便的檢舉機制,使數位性暴力受害者的私密影像或個資無法及時在搜尋結果中下架,有個案光是等待Google回應檢舉就要1個月之久。今日民團協同立委在Google台灣總部樓下召開記者會,籲請Google善用其專業跟受害者站在一起,簡化頁面,建立以受害者為中心的檢舉回報系統。

2022/09/28 | TNL 編輯

周玉蔻爭議不斷,民視取消《辣新聞152》53新聞台聯播,王鴻薇:證實國家機器掌控媒體,為了救陳時中選情

周玉蔻昨晚在節目中爆哭,指控敵對陣營影射她與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有不正當關係。今天早上原打算要出面提告蔣萬安和柯文哲也由律師代理。王鴻薇認為這是「國家機器動起來」。

2022/09/01 | 法操FOLLAW

一個月內檢舉113件交通違規,民眾「怕被報復」冒名檢舉反而吃上刑責

檢舉魔人在一個月內提出113件違規檢舉案,卻因為怕被報復使用他人的名義檢舉,最終讓自己吃偽造準私文書罪。但什麼是偽造文書?偽造文書又有分哪幾類?一起來看。

2022/06/23 | TJ

【關鍵眼中盯】ETtoday的午間新聞想吸引什麼樣的閱聽眾?

就算新聞節目的廣告變成五位女主播的宣傳照,還是會有很多人在午餐時間看ETtoday看得很開心。但在我們跳進去之前,是否想過媒體設定的觀眾是什麼樣子?又如何把觀眾變成會想繼續看ETtoday的人呢?

2022/03/22 | 環境資訊中心

檢舉農地工廠遭威脅「最好不要被我知道」,政府「放水」讓業者遲遲不申請納管

地球公民基金會發現,許多檢舉民眾擔心遭到報復,甚至直接接到廠商恐嚇,而且很多廠商明知不納管會被斷水斷電,卻還在觀望,因為過去政府有太多次放水的先例。

2022/01/22 | 人本教育札記

強制第八節課、早晚自習、變相能力分班⋯⋯我們距離真正的教育平等還有多遠?

教學正常化已推行40多年,試圖將台灣莘莘學子從填鴨式教育與升學主義中抽離出來。但從這次的專題報導中,可以看出第八節、變相能力分班、早晚自習,仍然充斥在教育現場,現在的台灣離「教學正常化』究竟還有多遠?

2021/12/16 | MOTO7 專業機車資訊網

道路交通條例修法三讀通過:除了這些「靜態違規」與「動態違規」,其他不再開放民眾檢舉

為防檢舉達人惡意濫用檢舉管道,導致警察業務繁重反被癱瘓,立法院通過新條例,限縮可檢舉範圍,但這也引發治標不治本的爭議。

2021/12/08 | TNL 編輯

避免交通違規檢舉浮濫,立院修法限縮可檢舉46項目、同輛車違規6分鐘內舉發限1次

根據警政署統計,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案件數從2016年的153萬多件,到2020年已增至598萬多件,檢舉案爆量,而其中部分檢舉案屬於跟拍、惡意報復,不僅產生民怨也影響警察執行其他勤務。

2021/11/09 | 躺平青年

「世界第五大情報機構」朝陽群眾,就是中共讓人們依法作惡的極端現象

我們都知道花瓶的命運從來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主人喜歡它,可以寶貝似的裝點它、讚美它,不喜歡它的時候,也可以棄之如敝屣,甚至摔個稀巴爛,它的命運從它是花瓶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也可以說它在權力之手中,有時也是弱者。

2021/09/14 | 長河

「朝陽群眾」如同當年的紅衛兵,都帶著一種「愚蠢」服務於極權政府

「朝陽群眾」的行為讓我想起文革時期的紅衛兵,四處偷窺、監視、舉報,並且濫用私刑,惡意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把整個社會搞得人心惶惶。所謂的「紅色精神傳承人」,實際上就是文革糟粕延續到今。

2021/05/07 | 理哥 Leo Liau

【系統性交通暴力】台灣把錢花在建造更多「罰單製造機」,而不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台灣的道路設計與使用規則從來就不是為了你的安全,各種罰單陷阱與不合理的法規,追求永不停止的預算成長、建造更多的罰單製造機,而不是改善道路交通安全。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先知道交通罰鍰直轄市政府也會有收入的概念......

2021/04/28 | 精選轉載

【插畫】為什麼台灣人喜歡紅線「暫停一下」?

為了方便「暫停一下」,被擋住的路人反而得離開人行區域,走到汽車行駛的馬路上,遇到檢舉時甚至還會抱怨甚至威脅:「阿就沒有地方可以停車呀,我要怎麼辦?」

2021/03/19 | 環境資訊中心

新版《工輔法》一週年:163家違規工廠僅拆四家,環團批政府「即報即拆」跳票

農地至今仍不斷「冒出」鐵皮屋工廠,地球公民基金會平均每個月協助民眾檢舉25家違規工廠,但就算被檢舉,只要政府認定其沒有製造加工事實,就不屬於工廠,就不會被勒令停工、斷水斷電。

2021/02/07 | 法操FOLLAW

檢舉魔人如果自己也違規,蒐證還算不算數?

一位駕駛因為行經隧道時沒有開頭燈,遭後方民眾檢舉而被開罰。陳姓男子不服裁罰處分提起行政訴訟,近日判決出爐,法院認為檢舉的民眾因違法在先,認為該影像不具證據能力,判決撤銷該罰單。為何法院認為該民眾檢舉的影片不具證據能力?

2020/11/24 | 林柏勛

台南「宣示」要抓私家車違停公車站,表示「過去都沒在執法」

一個城市的交通亂象不就正因為警察不執法,城市規劃未盡職責,市府交通局希望警察局多多「方便民眾一下」,來規避交通工程、停車管理的責任,也規避應該要肩負的格位劃設、格位管理等效率作為,把所有責任交給紅線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