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英語:Positive psychology),是對「什麼使人生最值得度過」的心理學研究領域,側重於個人和社會福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21 | 楊士範

EP47|《更快樂》:快樂不是勳章而是光譜,我們都可以「更快樂」

快樂真的可以學嗎?其實本書要討論的不是如何快樂,而是如何「更快樂」,聽起來好像差不多,但其實概念上差很多。

2023/04/25 | 精選書摘

盧子慧《所有壞事背後都有未來的好事》:高情商主管激勵員工的八種方式

事件觸發想法,想法產生情緒,情緒決定我們採取的行為,而行為則決定了結果。本書結合正向心理學和教練技巧,探索情緒並提升對情緒認知與管理,協助個人成長,並靈活運用於人際互動、親密關係、親子關係和職場關係,引導讀者在關係中做好自己,其中為人父母者就是子女最好的情緒教練。

2023/04/13 | 精選書摘

《彈性心態》:九一一恐怖攻擊震驚全世界,紐約市的診間有被PTSD的患者淹沒嗎?

喬治・波南諾既是復原力研究領域的先驅學者,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失落、創傷和情感實驗室」負責人。他認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並不如一般以為的常見,充滿創傷的經驗並不一定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傷。這錯誤的認知與觀念,導致我們從未好好認識自己真正的適應能力。

2021/05/03 | 精選書摘

《製造快樂公民》:強調人生要正向思考,是對受苦者的誤解與冷漠無情

將負向情緒重新框架為正向,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有益的做法,因為這可以讓你的頭腦變得冷靜、清醒。然而,當正向思考成為一種專制態度,認為人們多數的不幸和無能為力都該由他們自己負責,這就大有問題。

2021/05/03 | 精選書摘

《製造快樂公民》:美國夢與功績主義,崛起的正向心理學與「快樂產業」

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一再表示很愛《當幸福來敲門》中的主角,因為他是「美國夢的具體化身」。但是史密斯漏講了一點:像主角這樣的人其實是少數特例。美國作為全球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也是最不平等、底層脫貧極困難的國家之一。

2021/04/11 | 精選書摘

《照顧別人,是一門不可能完美的藝術》:從艱困中創造使命感,才能理解這些經驗的意義

一項研究發現,那些描述自己生活有意義的人,感覺到焦慮與壓力的時候可能更多,而感覺到輕鬆或歡愉這類正向感覺的時候較少,但這些人與其他人的連結性更強,而且他們感覺自己正在貢獻一己之力給遠遠超過小我的一些事情。

2020/11/26 | 精選書摘

《人間遊戲》導論:我們與他人的互動,其實只是我們在玩的各種「心理遊戲」

精神科醫師艾瑞克.伯恩發展了現代心理治療最創新的途徑,其最暢銷著作《人間遊戲》自一九六四年問世以來,暢銷不墜,累計銷售超過五百萬冊,是心理諮商的經典著作。

2020/09/10 | Lo's Psychology

正向情緒與長壽:快樂的人更長命?

人有一定的自由意志去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模式,開心與否約有一半是自己的選擇,從而改變其生命。

2020/06/08 | 精選書摘

《心流》:事實上,幸福是需要憑個人的力量去醞釀、培養與捍衛的

二十五年前,我有了一個發現,接著傾盡了所有時間鑽研它,最後寫了這本書。我「發現」幸福不是突然發生的,它不是運氣好或隨機出現的,也不能用金錢購買或以權力換取。幸福無關乎外在條件。

2020/03/10 | Lo's Psychology

正向心理學:每天記下三件好事令你快樂,但要注意三點

記錄每天三件好事時切忌把當成是例行工事,否則我們很容易就會漫不經心地完成它,因而沒有作用。

2020/02/10 | 精選書摘

《抗壓韌性》:當恐懼失敗、習慣逃避的我掌握了「抗壓韌性」以後

我重新振作後,所有的事情都變得明朗。曾經挫折不斷的工作也能順利進行了。責任加重了,部下增加了,薪資也增加了。因為相信自己能夠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所以我自信滿滿,能夠毫不畏懼地挑戰新工作。

2019/12/10 | Lo's Psychology

正向心理學、人際關係與愛情

大家千萬不要將正向心理學和一般心靈雞湯技巧混淆:正向心理學的結果都是經過嚴謹研究方法得出,並不是靠主觀觀察及個人經驗所得。

2019/07/08 | 巷仔口社會學

個人如何(不)能替自身健康負責?從Barbara Ehrenreich晚期著作Natural Causes談起

比較正面一點的說,Ehrenreich希望藉著當代免疫學的「正在進行中的典範轉移」,鼓勵健康主義提倡者「謙虛」接受「我們〔的心靈〕並不是我們命運之唯一作者」。

2018/10/06 | 精選書摘

論語不一樣:「誠實」與「救人一命」,何者重要?

孔子的意思似乎在告訴我們,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感性不一定好,理性也不一定對,重要的是在面臨兩難時,你要聽從自己的「良知」,依自己的價值判斷去做抉擇。

2018/10/06 | 精選書摘

孔子相信占卜、風水嗎?

孔子和儒家也許沒有像其他宗教一樣,建立一套讓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嚴格遵守的宗教儀式(譬如禱告、上教堂等),它的規範相對寬鬆,期待當事者的「自省」,但我們不能說這是它的「缺點」,頂多只能說它沒有宗教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