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3 |
《彈性心態》:九一一恐怖攻擊震驚全世界,紐約市的診間有被PTSD的患者淹沒嗎?
喬治・波南諾既是復原力研究領域的先驅學者,也是哥倫比亞大學「失落、創傷和情感實驗室」負責人。他認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並不如一般以為的常見,充滿創傷的經驗並不一定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傷。這錯誤的認知與觀念,導致我們從未好好認識自己真正的適應能力。
2021/05/03 |
《製造快樂公民》:強調人生要正向思考,是對受苦者的誤解與冷漠無情
將負向情緒重新框架為正向,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是有益的做法,因為這可以讓你的頭腦變得冷靜、清醒。然而,當正向思考成為一種專制態度,認為人們多數的不幸和無能為力都該由他們自己負責,這就大有問題。
2020/02/10 |
《抗壓韌性》:當恐懼失敗、習慣逃避的我掌握了「抗壓韌性」以後
我重新振作後,所有的事情都變得明朗。曾經挫折不斷的工作也能順利進行了。責任加重了,部下增加了,薪資也增加了。因為相信自己能夠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所以我自信滿滿,能夠毫不畏懼地挑戰新工作。
2019/07/08 |
個人如何(不)能替自身健康負責?從Barbara Ehrenreich晚期著作Natural Causes談起
比較正面一點的說,Ehrenreich希望藉著當代免疫學的「正在進行中的典範轉移」,鼓勵健康主義提倡者「謙虛」接受「我們〔的心靈〕並不是我們命運之唯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