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殖民

殖民,也稱殖民化是指一種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其中移民與其遷移前的(或其祖先的)祖國保持密切聯繫,並藉助這種聯繫獲取高於地區內其他居民的特權。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0/31 | 楊俊業 博士

為「印度尼西亞語」正名(下):緃使源自「市場馬來語」,但名稱必須稱為「印度尼西亞語」

在1926年使用荷蘭語召開的第一屆巴達維亞青年代表大會上,即有與會青年建議印尼需要有自己的統一語言,而荷蘭語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中占有主導地位,同時未來也需要團結的語言來擺脫殖民主義的束縛,因此荷蘭語自然不會列入與會者的考量。

2023/07/03 | 張博丞

廢除奴隸制160週年,荷蘭國王為殖民黑歷史道歉,半數民眾為帝國歷史感到自豪

7月1日威廉-亞歷山大道歉後,蘇利南裔的荷蘭左翼議員西蒙斯(Sylvana Simons)肯定威廉-亞歷山大,表示王室的道歉是「歷史性的」,社會的價值觀潮流正在轉變。然而,部分荷蘭公民認為,威廉-亞歷山大根本不需要道歉。他們指出,要國王在2023年,為超過一個世紀以前,祖先所犯的錯誤道歉「非常過分」。

2023/05/17 | 德國之聲

日韓試圖推進兩國關係,但過往紛爭卻成巨大政治阻力

由於共同擔心來自北韓和中國的威脅,韓國和日本的領導人正試圖通過頻繁訪問加強雙邊關係。然而,專家認為,來自韓國國內的批評可能會對此發展構成阻力。

2023/05/07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查爾斯三世加冕登基,但許多「大英國協」成員國正醞釀廢除君主制

雖然查爾斯三世盛大加冕為英國國王,但英國王室在英國人心中地位持續下降,有過時的感覺,但若要說什麼更過時,可能是「大英國協」。大英國協到底是什麼?有哪些國家參與?跟王室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有許多成員醞釀著放棄君主制呢?

2023/05/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英王加冕典禮6日舉行:英國3天連假零售消費可望衝破3000億元、原民要求為殖民黑歷史道歉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的加冕典禮即將於6日舉行。中國外交部昨(4)日宣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家副主席韓正將出席典禮。日皇德仁的胞弟秋篠宮文仁親王也將參加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加冕典禮。

2023/03/31 | TNL特稿

【2023台大電影節】影評徵文:討論殖民與被殖民的《阿爾及爾之戰》,我們是否能從歷史汲取什麼?

導演吉洛彭特克沃為紀念1962年7⽉,阿爾及利亞⼈⺠成功將法國⼈趕出國⼟,接受前⺠族解放陣線領袖薩阿迪耶謝夫的提議,完成《阿爾及爾之戰》——史詩級的歐洲反殖⺠主義的濫觴,如同阿爾及利亞獨立事件於第三世界引爆反殖⺠運動的浪潮,這部電影也以蠻橫的影像風格與猛烈的意識形態,挾帶著反殖⺠聲浪如狂潮⼀般煽動全世界。

2023/03/08 | 德國之聲

韓國公布二戰徵用工賠償方案,遭被害者批「日本獲得徹底的勝利」

3月6日,韓國政府公佈了對二戰時期日本強征韓籍勞工的損失由第三方代賠的解決方案。由韓國行政安全部下屬日帝強制征工受害者支援基金會出面代為支付2018年法院終審判決的賠償金及拖欠利息。

2023/02/03 | BBC News 中文

美國在菲設置四個新軍事基地:填補太平洋島鏈上的缺口,但大規模駐軍可能性不大

根據2014年美菲兩國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 (EDCA),美國此前已經可以有限使用位於菲律賓境內的五個基地。華盛頓在聲明中稱,此次新增的地點和擴大的准入權限,將「允許更快速地支持菲律賓的人道主義和氣候造成的相關災難, 並應對其他共同的挑戰」。這很大可能是在暗指在該地區抗衡中國。 該聲明是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今日(2月2日)在馬尼拉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之後發表的。白宮並未透露新軍事基地位置,但其中三個基地可能位於菲律賓北部邊緣的呂宋島。如果不考慮中國,這是唯一最靠近台灣的大片陸地。

2023/0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教宗方濟各非洲行:首站訪民主剛果譴責經濟剝削,稱富裕世界必須理解「人比腳下礦物更珍貴」

民主剛果預計將在今(2023)年12月20日舉行總統大選。方濟各說:「願無人會被那些在這個國家煽動暴力,並利用它進行可恥商業交易的人操縱和收買。」坐在方濟各身旁的現任總統齊塞克迪(Felix Tshisekedi)是在2018年一場充滿爭議的選舉後上台執政。

2022/12/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因殖民史挺荷蘭隊,印尼有球迷為把房子改裝成「荷蘭總部」

印尼媒體報導,摩鹿加省有球迷為了慶祝荷蘭隊打進世界盃,把房子改裝成「荷蘭總部」,外牆漆上荷蘭國旗與國徽。球迷雅尼(Yanny Van Holl)向印尼論壇網(Trubun)表示,裝飾家裡是為了迎接2022卡達世界盃的到來。

TNL+ 2022/11/29 | 德尼思化

【香港新文學】《龍頭鳳尾》:男男戀愛想像的身體地理,性交臣服關係的東西逆轉

追溯《龍頭鳳尾》陸張二人的愛情關係,陸南才先是作為陰柔、被動的角色,張迪臣對陸南才的行為則非常陽剛,具有支配性的主導地位。不過,這種關係隨後來日本攻陷香港時轉變,甚至可說角色互換。陸張的「龍頭鳳尾」關係除了比喻男男之愛,亦是作為「政治隱喻」支配與控制的形容詞。

TNL+ 2022/11/18 | Tung Tung Sooong

越南「皇帝之寶」為何會在法國拍賣行手上?從阮朝金印「送回家鄉」談起

這枚由越南政府買回的金印並不是越南阮朝的唯一國璽,如同大清朝曾製作過39個玉璽,每一個玉璽都有不同刻文,適用於不同詔書,而阮朝剛成立的時候也製作做20個國璽。可以說,這次越南政府要拿回「皇帝之寶」金印,是越南民間越來越強烈的民族主義使然。不過有趣的是,在越南的歷史教育中,阮朝是被當作喪權辱國的例子,因為正是在阮朝,越南採取閉關鎖國的政策,然後最終淪為法國殖民地。

2022/10/20 | 吳象元

為改善家境赴美打拼,在美國醫療前線鞠躬盡瘁的「菲律賓護士」

因著過去殖民歷史下菲律賓護士與美國護理體系的接軌和赴美工作的豐厚報酬,許多菲律賓人積極希望能移民美國從事護理工作,如今菲律賓更已是專業護士的主要出口國,自1960年代以來,已有超過15萬名菲律賓護士移居美國。

2022/08/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克宏出訪阿爾及利亞修補歷史裂痕,政治和能源需求是背後關鍵

法國總統馬克宏大陣仗訪團今天抵達阿爾及利亞,受到熱烈歡迎。阿國對馬克宏來訪持正面態度,認為馬克宏在連任後旋即到訪的選擇,不僅「認可阿爾及利亞在該區的關鍵角色」,也是「阿爾及利亞外交在國際舞台上的強勢回歸」。當地媒體也指出,訪問展示了法國開啟雙方對等與利益平衡新關係的意願。

2022/04/14 | 讀者投書

倖存者後代與「後記憶」:台灣人的戰爭記憶,該如何由歷史記載?

早至慘烈的中國長平之戰,近到發生中的烏俄衝突,每場戰爭都會產生記憶,而後人的再解讀也會逐漸改變記憶的樣貌,度過西方與日本殖民統治的台灣,在戰中倖存者逐漸凋亡之際,我們又該如何形塑自己的「後記憶」?

2022/02/26 | 方格子vocus

藝術家Kapwani Kiwanga如何解構歷史?黑奴、拿破崙都成為她詮釋作品的主角

1978年在加拿大出生,現居巴黎的卡普瓦妮・基旺加,是一位藝術家、研究員與探索者。通過雕塑、裝置、影像和行為,她側重探究殖民主義遺留的影響,講述抵抗的歷史,解構當代地緣政治和權力不對稱背後的敘事。

2022/02/01 | 漫遊藝術史

歐洲風景畫是帝國的夢工廠:旅行畫家奧古斯塔.厄爾眼中的大洋洲

異文化的交會有著諸多的面貌,帝國的視點或許不是那麼僵固,藝術家的個人在地經驗,也許能為他自身的創作帶來更多的曖昧空間。在全球化的今日,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更加的頻繁與便利,異文化的交會又會產生出怎樣的藝術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