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6 |
《美國神話的終結》推薦序:美國價值的核心元素實為「擴張」,白人至上主義與種族主義也伴隨產生
自從美國成立以來,開放且持續擴張的邊疆一直是這個國家的認同核心。它象徵未來充滿無限希望,也是美國的信仰基石——相信自己是「例外國家」,擴張即是自由的體現,更賦予了美國人重視民主、個人主義和大步向前的精神。然而,如今美國有了新的象徵:邊境圍牆。
2022/09/07 |
《Diamond》:鑽石的黑暗面歷史悠久,比它璀璨閃亮的那一面還要古老
這場堪稱全世界最知名的廣告行銷與貿易壟斷手法,究竟是如何誕生?資本家們是如何一邊創造鑽石永恆的美好意象,一邊驅使勞工在殘酷的深坑裡挖掘鑽石?要理解箇中原由,唯有跨越五大洲,一探資本家如何結合殖民主義、種族隔離,創造歷久不衰的鑽石產業。
2022/07/14 |
酒桌上的丹麥亂彈(四):貿易立國的丹麥手氣不好,在遠東落得一個海上基地都不剩
以貿易立國的小國丹麥,在買賣島嶼上實在手氣不好,終於在遠東落得一個海上基地都不剩。而隨著中元大地的政權演變,丹麥也抱著一樣的邏輯:誰當政,我的櫻桃酒就賣給誰。
2021/10/05 |
《25座二戰紀念碑教我們的事》:靖國神社——英雄、烈士與怪物之間的灰色地帶
本書關注二戰紀念碑的獨特之處,說明這類紀念碑之所以特別被重視、極少面臨遭拆除的命運,就在於人們對二戰英雄、烈士、狂人,乃至對戰爭中的末日意象與戰後復甦的理解,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相輔相成。書中分為五大部分,分別從不同角度檢視二戰紀念碑的意義。
2021/09/27 |
《愛的帝國》:法國人藉由否定或還原菊花夫人的眼淚,書寫日本19世紀末忐忑不定的歷史
馬特.松田透過文學作品的比較分析、檔案文獻的爬梳考證,還原歷史事件的原委,揭露法蘭西「愛的帝國」的實相與幻象,並且提醒讀者即使今日已是二十一世紀,但殖民主義的幽魂仍未散去,依舊徘徊蟄伏於亞太地區,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