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殖民者

定居者(英語:settler,也翻譯為移居者、殖民者等),指自願或被迫遷徙到一個地區後,在遷入地長期居住且通常進行殖民的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1/10 | 精選書摘

《離開朝鮮的返鄉船》:化著濃妝的「露助女郎」的出現,給日本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作者李淵植嘗試跳脫「日本人=殖民者」的簡單框架,重新爬梳史料、手記及回憶錄,透過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講述不同階級、不同立場的日本人如:朝鮮總督府高官、資本家、軍警、教師到一般市井小民,在帝國解體、殖民解放情勢下的終戰經驗。

2021/04/15 | 精選書摘

《西雅圖酋長宣言》導讀:是棒喝、是預言,更是白人知識分子提早覺醒的懺悔

《西雅圖酋長宣言》的文學意義也很明顯,這篇散文詩一般的宣言,前半部分令人想起舊約聖經的申冤、呼號體(它在黑人靈歌中也發揚光大),後半部與真正的印地安靈性文學相呼應。

2021/03/24 | 讀者投書

野生動物保育 vs. 原民狩獵傳統,暴露了族群權力關係的嚴重失衡

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真正野蠻、殘忍、破壞生態的都不是遵循傳統的原住民,而是舒適地沈浸在工業化動物商品生產體系的主流族群,因此原民狩獵的爭議所暴露的深層問題根本不是野生動物保育也不是動物福利或動物權,而是嚴重失衡的族群權力關係。

2021/01/02 | TNL 編輯

「因我們一體且自由」:澳洲正式修改國歌歌詞,承認原住民的歷史文化

澳洲國歌近年來引發爭議,越來越多人提到歌詞缺乏對原住民的描述、有「根本性的不平等」及種族不公。尤其許多人對「因為我們年輕又自由」這句反彈,這是依據英國「第一艦隊」一七八八年登陸澳洲的史觀。

2020/08/09 | 精選書摘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小說選摘:自從獨裁政權占領剎難大陸,南北的邊境便封鎖起來

《鷹頭貓與音樂箱女孩》是謝曉虹睽違多年後的首部長篇小說。她擅以文字凝結成獨特的視野與感官,既鏤刻在你眼前,又輕觸在你皮膚上,既帶點奇幻與夢境,卻又緊密扣合如細針般扎,既密又痛的香港現況。

2019/04/29 | 精選書摘

《從臺中雙冬疏散學校到內地復員》:為台灣教育戰鬥到最後的日本老師們

讀過圖文並茂的「從臺中雙冬疏散學校到內地復員」繪卷內文後,我個人則顯得有些猶豫,真的凡事只須向前瞻、不必往後看嗎?未來總比過去重要嗎?被殖民者關心自己就好,不必在乎殖民者的下場嗎?在臺灣島上演戲,只有臺灣人才是主角,其餘都只是配角嗎?

2019/01/10 | TNL特稿

拉黑子.達立夫《海美/沒館》:重拾被遺忘的根莖

藝術家拉黑子.達立夫不僅將自己部落的歷史置於作品,甚至將自身體驗與傳統文化描繪在以漂流竹材質拼組內部的岩洞空間內⋯從拉黑子的撿拾過程中,許多生活用品如拖鞋、打火機、釣具、水龍頭、土地界標等意想不到的物件,竟然可以如同懷舊挖寶似的在海岸發現。

2018/08/03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失落的脈絡:從歷史建築與「老」觀光潮談起

從近代火車旅行興起以來,觀光即逐漸脫離身體性,轉向視覺展示性的消費,快速而表層性的瀏覽、拍照成為觀光行為的主軸。或許有導遊述說著不必然有根據的片段故事,或許遊客在觀光導覽中讀到隻字片語,論述與脈絡逐漸從觀光消費中退場,拍照、打卡顯示「到此一遊」的目的,遠勝於理解這個地方的歷史。

2016/11/07 | 當今大馬

從蓮舫看台灣的日本情結

不處理日本殖民的遺緒,也意味著台灣將繼續捆綁在華盛頓設立的、二元對立的東亞冷戰當中,一再錯過與真誠期望東亞各國和平共處的美國人、中國人、韓國人和日本人交往和諒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