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湖南湘潭人,國民政府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時期的無產階級政治人物、理論家、軍事戰略家和詩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學者傅泰林:中國不會因經濟陷衰退而對台動武,但會對外部威脅加強震懾

1989年,中國大批學生聚集在天安門廣場抗議,經濟也陷入困境。當時中共領導人鄧小平以武力鎮壓學生,而非對外動武,之後中國對外採取協商姿態,務求國內社會保持穩定。傅泰林表示,中國不但沒在國內不穩時對外動武,反而對外展示和解與合作的姿態。這是由於中國能審查資訊,透過媒體進行官方宣傳,進而控制輿論。

2023/09/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毛澤東130歲冥誕,中國製作《向光明》等多部影視劇表達紀念

《澎湃新聞》綜合自家、其他媒體及官方發布消息報導,截至目前,中國已知至少有《向光明》、《鯤鵬擊浪》、《問蒼茫》等3部電視劇及電影《出發》共4部影視劇,分別處於召開記者會、拍攝、殺青等階段。

2023/09/07 | 精選書摘

《染紅中國》:對比一下中西公園的差異,便可看出中共黨國如何主宰中國的公共空間

中共新政權在1950年把太廟易名為勞動人民文化宮,重新制定這個大眾休閒公園的性質。可能有人認為文化宮因處於天安門廣場的重要地帶,一開始就絕不適宜作為市民的聯誼和消遣活動場所。正因為它被稱為屬於「勞動人民」的,以致在迎合國家機構的需要與設立市民休閒公園的使命之間造成衝突。

TNL+ 2023/09/05 | 李少民

小粉紅的反日激情:經過有效徹底的洗腦,如今中國民族主義就是為中共的統治服務

共產黨對中國歷史的描述就是:中國一直長期受外國、特別是西方的欺負,世界唯一的原則就是武力,就是叢林原則,弱肉強食,沒有什麼法則。所以我們中國一旦有力量了,就可以用所有的手段將對方打死。在這樣的原則下,才有現在的小粉紅這種人格分裂的心態。

TNL+ 2023/08/23 | 許劍虹(Samuel Hui)

八二三砲戰65周年:一場戰役底定兩岸永久分治局面,不分外省本省都是同個戰壕裡的命運共同體

與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1954年的九三砲戰比較起來,八二三砲戰的最大意義在於大量本省籍充員兵的參與。再加上當時還有不少1949年從大陸撤退來台的老士官在金門服役,因此這是一場從真正意義上將外省人與本省人團結在一起的戰役。

TNL+ 2023/08/11 | 余杰

畫虎不成反類犬:投給柯文哲,就是投給毛澤東

在西方民主國家,任何一個政治人物,若是公開、正面地引用希特勒語錄,立即就會成為千夫所指的壞人,政治生涯毀於一旦,甚至還要為之承擔法律責任。但在台灣,像柯文哲這樣的聲量很大的政治人物,卻能堂而皇之地引用毛語錄,望梅止渴、畫餅充饑,卻能無往而不利。

TNL+ 2023/08/08 | 李少民

秦剛失蹤、火箭軍洗牌、齊齊哈爾悲劇、華北水禍,看似無關事件背後有著中共的驚人慣性

這些官員對習近平的忠誠都是假的,只要看看他們巨額受賄、大批情人、兒女留洋、就很清楚。如果他們一旦發現習近平行將垮臺,那他們一定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就像中共每次政治運動把一個高官打倒,其他人都馬上變成批判這個高官的急先鋒。所以如果習近平完蛋,對他曾經喊絕對忠誠的人,應該是使出洪荒之力批判他的人。

TNL+ 2023/06/26 | 湯名暉

中國重提毛澤東「極限思維」 ,策動連串「灰色地帶衝突」爭取對美國的政治勝利

中國近期以「極限思維」策動的一連串「灰色地帶衝突」,其戰略傳統來自於毛澤東思想,以「打打談談」的形式,作為軍事行動支撐談判,同時考驗對手的底線,從國共內戰到近年的領海與邊境衝突並不鮮見。

2023/06/21 | 精選書摘

《殺劫》:西藏的農牧民至今不能忘卻對「人民公社」的記憶

書中,作者提及「凡是革命者,都善於製造標語口號,製造革命術語和政治運動,製造沒完沒了的集會和狂歡」。今日再看,感慨更甚。中國培養出一批高舉愛國心的新世紀紅衛兵:小粉紅。於是西藏成為不可干涉的「國家內政」,文革已是過去式。

2023/06/10 | BBC News 中文

中國高考作文首現「習近平語錄」,要求考生按命題「體現思考」

在中國受到審查的社群媒體上,該作文題引發網民熱議。有網友表示,「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說中美關係,美國想盡方法阻礙中國的偉大復興,逆全球化進程損人不利己。」一些海外社群媒體上的網民則批評該作文題是「政治入侵教育」。還有人指其是讓學生作「政治表態」。

TNL+ 2023/06/04 | 李少民

從毛主席的美術兵到習近平的漫畫家(四):拿起畫筆做刀槍,諷刺共產黨這個最大的黑幫

中國的現實中充滿了漫畫題材,中國現實比漫畫還要誇張。文革時我們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批判黑幫。現在最大的黑幫,不就是中國共產黨嗎?我於是決定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拿起畫筆做刀槍,諷刺這個最大的黑幫。

2023/05/31 | 精選書摘

李怡《失敗者回憶錄》:如果要選一個最看好九七可以保持不變的人,我想黎智英當之無愧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迴天地入扁舟」,他見證了香港的興衰,而且秉持良心和原則,以一生心力,盡了一個讀書人應予的義務。香港這個一度的國際經貿大都會,獨欠他一具銅像,因為全球華人世界有無數的醫生、工程師、律師、學者教授,但七十年來,香港只有一個李怡。 ——陶傑

TNL+ 2023/05/31 | 李少民

從毛主席的美術兵到習近平的漫畫家(一):毛澤東去世改變了我的命運

毛澤東的去世,天沒有塌下來,反倒給中國帶來了機會。當時的中國,發生任何變化都只可能變好。因為毛已經把中國折騰得山窮水盡,不可能再更壞了。毛去世時,我家裡幾乎一無所有,文革開始時我只有十歲,而後在農村顛簸多年,連正經學校都沒上過。在這樣的情形下,毛的去世,也不可能使我和我們家的境地更壞吧?

TNL+ 2023/05/05 | 余杰

【逆滲透中國】戰狼盧沙野就是習近平如臂使指的「分身」,絕不是口無遮攔的大嘴巴

盧沙野畢業於專門培養外交官的『外交學院』,有多年駐外的經驗。能從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升到副部長級的駐法國大使,說明他絕不是口無遮攔的大嘴巴,他最知道『什麼時候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盧沙野對媒體講的內容,應該是習近平政權的認識,相信盧沙野應該得到了中共內部的表揚。說不定回國升正部級的可能性都有了。

2023/04/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印度前外交官:1950年代兩度斡旋美中,提案棄金馬換台海停火

顧凱傑寫道,依前兩次的台海危機來看,早在1950年代,印度就已把主權議題與台海和平分開看待,「台海之事即印度之事」(what happens in the Taiwan Strait is India's business)的政策得到確立。他在文中說,直到今日,這項政策依然適用,因為台海一旦爆發衝突,勢將影響印度的安全與經濟。

2023/04/21 | TNL特稿

大熊雄一郎:年輕人失業跑去求神拜廟,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如何活在當代中國?

新冠疫情嚴重破壞了中國經濟。城市青年失業率高達18%,就業機會缺乏。在超過一千萬的大學畢業生中,流傳著「畢業即失業」自嘲的耳語。在社交媒體上,將自身比喻為文學巨匠魯迅小說中的潦倒的人物引起了關注,引起習近平領導層的強烈警戒。傳言魯迅的作品正逐漸從教科書上消失。

2023/04/13 | 精選書摘

《一段未知的旅程》:武漢即將改朝換代的第一個徵兆,是1948年聖誕夜實施全城宵禁

一九二三年,六名樂勒脫修女踏上這塊土地,她們從無到有組織教會、培養修女、創辦學校,即使面對洪水飢荒、戰爭轟炸、政治驅逐,她們作為一個人、一名修女、一位教師不改傳教奉獻的初衷。本書梳理了修女會日誌、信件、報告與訪談,搭配珍貴的歷史照片,從這群外國修女的視角,深入災難重重而又鮮活生動的中國。

2023/04/10 | 精選書摘

王飛凌《中國紀錄》:中國悲劇和「中國次優化」的另一面,是奇特的「中共最優化」

中華世界的歷史顯示,一個蓄意為惡、次優化而不可取,但卻堅定而狡詐的力量,往往會出人意料地成功征服、統治整個已知世界,悲劇性地改變人類文明的方向。中國的崛起,或者更確切地說,中共暨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國力量的崛起,正日漸形成一個全球性的大挑戰,人類文明也因此面臨關鍵而影響長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