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

本列表列出了世界各國稱為民主黨(英語:Democratic Party)的政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9 | 張博丞

拜登與麥卡錫達成債務上限協議:提高舉債上限兩年、削減非國防支出、收回300億美元COVID-19紓困金

國會將撤銷政府的舉債上限直到2025年1月1日。對拜登而言,該協議使其不必在2024總統大選之前,再度處理債務上限的問題。若該協議通過,掌握眾議院多數的共和黨,將無法在此任期內再度將債務上限作為談判籌碼。民主黨將試圖在2024年奪回眾議院多數,若屆時民主黨無法在眾議院選舉中獲得多數席次,且拜登連任總統,則美國可能會在兩年後再度面臨舉債上限僵局。

2023/05/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財長將債務違約大限推遲至6/5,兩黨獲額外喘息空間,協商出現些微進展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將之前預期6月1日可能違約的期限更新至6月5日。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表示,他認為民主、共和兩黨間的債限僵局「可望」在數小時內獲得解決,為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可能即將終結債務違約威脅帶來希望。

2023/05/24 | 張博丞

美共和黨總統初選:佛州州長迪尚特將參戰,非裔參議員史考特競選資金雄厚但知名度不足

迪尚特被許多民眾視為是「激進的保守派」。在墮胎議題上,迪尚特規定佛州懷孕超過六週以上的女性,不得墮胎。在槍枝議題上,他取消了佛州民眾需要持有持槍證,才能攜帶槍枝至公共場所的規定。此外,他也積極打壓非法移民,對跨性別者實施多項限制,並通過禁止教師在課堂上討論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法案。

2023/05/22 | 莊貿捷

美國舉債上限將到期引發市場恐慌,美企不願坐以待斃自行發債籌資

這一次會不會又發生意外,繼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倒閉後,許多企業、投資人已經感到憂心。近年受到疫情影響,白宮大撒幣債務規模一口氣暴增8兆美元,而聯準會(Fed)自2022年以來的7次大幅度升息,助長債務利息,都對美國的經濟崩潰埋下引線。

2023/05/15 | 張博丞

美國5/16進行債務上限第二輪會談,若拜登最後決定訴諸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將面臨兩難

若民主、共和黨談判破裂,拜登可能會透過憲法第14條修正案,透過最高法院判決,繞過國會直接提高債務上限化解危機。許多學者認為,債務上限的規定違反該憲法條款,因此若國會未能提高債務上限,財政部有權無視上限,繼續發行新的債券來支付國家債務。不過即便提交最高法院,大法官最快仍須需要6到8週才會給出結論,而這段空窗期,仍然會讓全球市場陷入動盪。

2023/04/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拜登宣布競選連任黨內挑戰少,高齡、經濟表現與川普都成挑戰

拜登在2021年就任總統時78歲,已經是美國史上最高齡的總統。他如果成功連任,第2次就職總統時將是82歲,任期屆滿時會是86歲,幾乎比先前的記錄保持人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大10歲,雷根在77歲時第2任期屆滿。

2023/04/24 | Abby Huang

前國安顧問波頓、前副總統彭斯接力訪台,台灣對美國2024總統初選為何重要?

共和黨政治人物接連訪台大打「台灣牌」,這點是有民意依據的。美國目前的民意調查顯示,美國選民對中國的負面看法正在增加,對台灣的支持也在增加。不過與美國民眾相比,台灣民眾對於如果中國入侵、美國是否會派兵援助台灣仍抱持疑慮。

2023/04/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總統初選將起跑,民調顯示選民不想看見拜登、川普再戰一次

拜登現年80歲,是美國史上首位年過八旬的總統。外傳他最快本周將宣布投入競選連任。同時,雅虎新聞(Yahoo News)與民調機構「輿觀」(YouGov)日前一項民調也顯示,38%的受訪者對拜登與川普再度對決的想法感到「疲憊」,29%受訪者感到「恐懼」、23%感到「悲哀與恐懼」。

2023/04/21 | 賴明君

傳80歲拜登預計下週二宣佈競選連任,美聯社民調:民主黨只有25%年輕人支持

美國總統拜登可能會在4月25日,宣布競選2024總統大位,以尋求連任。但在45歲以下的年輕民主黨人當中,只有25%支持拜登連任,相較之下,有56%的年長民主黨人表示支持,這樣的差距顯示選民對拜登年齡的擔憂。

2023/04/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參議員范士丹因病缺席60次投票,拜登勞工部長人事案添變數,民主黨人呼籲請辭

89歲的范士丹2月傳出感染帶狀皰疹、3月7日返回舊金山家中休養,目前不確定何時會重返華府。美國參議院目前組成,包括民主黨48席、共和黨49席、另有3名配合民主黨團運作的獨立議員。共和黨預計將對勞工部長蘇維思提名確認,全數投下反對票。

2023/04/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義大利總理擬取消非法移民特殊保護,羅馬、米蘭等6大城市長聯合聲明反對

梅洛尼進一步解釋:「我的目標是取消特殊保護,因為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這是額外的保護,我相信義大利沒有理由偏離歐洲參考標準」,她補充說:「我相信這是獲得批准的提案」。但梅洛尼此舉引發民主黨與親移民中左翼市長們的批評與擔憂。

2023/04/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南達科他州州長挺擁槍:我2歲孫女已經擁有獵槍和步槍

美國南達科他州州長、有可能成為2024年美國總統候選人的諾姆,在全國步槍協會的活動中告訴民眾,她近兩歲的孫女「已經」擁有獵槍和步槍。不過就在幾天前,一名槍手用AR-15類型半自動步槍在肯塔基州路易維爾(Louisville)市中心一間銀行殺害6人。

TNL+ 2023/04/07 | 黎蝸藤

經過這場災難性的聽證會,將TikTok出售給美國公司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TikTok要被禁,這些受損失的人群和企業一定不少。在美國不太可能像中國一樣,一個命令下來說封就封,受影響人只能自認倒楣,自尋出路。他們的損失,政府也有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如果政府不提出方案,就會引發賠償訴訟。一旦用戶勝訴政府可能要賠天價數字,都是不得不考慮的要點。

TNL+ 2023/03/31 | TNL國際編譯

美國參議院通過廢除波灣與伊戰授權法,民主黨領袖:大家都已厭倦中東無止盡的戰爭了

若現在廢除波斯灣及伊拉克戰爭授權法的決議通過,預計將不會影響任何現有的軍事部署,但兩黨的議員都在積極收回當時賦予白宮發動軍事衝突的權限。同時,有部分曾同意發動戰爭的議員也指出,發動伊拉克戰爭如今看來根本是個錯誤的決定。

2023/03/25 | BBC News 中文

TikTok美國聽證會:CEO周受資作供的五個關鍵時刻

「謝謝你,周先生,把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團結起來了,」共和黨人丹・克倫肖(Dan Crenshaw)說。這確實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如此多的政客,他們基本上都不會在任何事情上有一致的看法,但卻一致同意TikTok是一個安全威脅。

2023/03/20 | 張博丞

川普預告21日將被逮捕,呼籲支持者抗議聲援,幕僚憂國會山莊事件重演

根據檢方的調查,該筆封口費是由科恩設立的空殼公司支付,隨即再由川普向白宮報帳,要回款項。法律專家表示,川普把科恩對丹尼爾絲的付款,登記為「法律費用」,這在美國相當於犯了「偽造商業紀錄罪」。科恩已經承認,該付款違反了聯邦競選財務法,也表示自己是受川普指使,才會向丹尼爾絲支付封口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