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1 | julia 【開光雞與引路鴨】為什麼雞鴨可以避邪?法事雞鴨放養野外會觸犯動保法嗎? 究竟「開光雞」、「引路鴨」(或稱帶路鴨)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歷史與涵義?開光過的雞鴨不能吃是因為牠是「神鳥」,但為何又有將其棄置的情況呢?而將做過法事的雞鴨隨意棄置,會觸犯動保法規嗎? 開光雞 習俗 More... 民俗 動保處 台北動保處 新北動保處 雞鴨 引路鴨 民俗亂彈 溫宗翰 帶路鴨 動保法 2022/08/12 | 人本教育札記 深度心理學觀點的鬼怪與傳說:那些被投射為鬼的,既是自己同時又不是自己 鬼月將至,許多民俗故事與禁忌也都即將反覆的被提起。但有個核心問題是,鬼究竟存不存在?如果不存在,那我們又為甚麼會對「鬼」這個抽象形體如此的懼怕或敬畏呢? 農曆七月 鬼怪 More... 鬼月 鬼神 類心靈 榮格 聊齋誌異 搜神記 民間信仰 民俗 好兄弟 中元節 普渡 2022/01/29 | CCC創作集 四格漫畫看台灣民俗(下):在南北粽「宗教戰爭」之前,主要有菜粽、粳粽、肉粽三大流派 如果以前粽子分為菜粽、粳粽、肉粽三大流派,如今端午節大家津津樂道的,則是南北肉粽的「宗教戰爭」。經過拌炒的北部粽與水煮的南部粽,因出身地域與飲食習慣而各有擁護者,不過要論硬度,肯定是被稱為「中部粽」的消波塊最強無誤。 日治時期 宗教 More... 粽子 拭腳尻 斬雞頭 治病符 民俗 風俗 2022/01/29 | Louis Lo 【圖輯】土耳其「鬥駱駝」摔跤競技,夾在民俗傳統與動物保護之間的難題 駱駝文化和摔跤聯合會表示,這項傳統在安納托利亞開始的確切日期尚未確定;但普遍認為,這項傳統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主要存在於相互競爭的游牧部落之間。 駱駝 土耳其 More... 民俗 動物保護 競技 遊牧民族 2021/12/06 | 芬多經 【關鍵專訪】《魔法阿媽》導演王小棣:我相信對大家來說,這是一部親切的電影 王小棣認為,一部好看的影片絕不是因為導演一人,演員、編劇、燈光、特效等,每個工作人員都很重要。「我覺得言教不如身教,拍片時我喜歡跟大家一起腦力激盪,我們要用踏實的態度,親力親為。」 魔法阿媽 Grandma and Her Ghosts More... 文英阿姨 王小棣 黃黎明 專訪 關鍵專訪 動畫 民俗 2021/11/18 | CCC創作集 《百花百色》漫畫幕後:「栽花換斗」、能夠轉換胎兒性別的臨水夫人信仰 關於臨水夫人的傳說故事與職能和事蹟,就相關地方志,諸如《福建省志》、《閩都別記》以及民間信仰傳說與文獻資料記載,其神職是負責管理並接掌象徵新生命誕生的「百花橋」,橋上的每個花苞都代表著每一位即將誕生的嬰兒。 信仰 民俗 More... 百花百色 三奶夫人 台漫 漫畫 臨水夫人 生孕 習俗 2019/08/05 | 精選轉載 【插畫】這些鬼月禁忌你會照做嗎? 古早時候民智未開,需要用各種「故事」來養成大眾的好習慣,知道了這些脈絡,才會發現各種民俗習慣,背後都有特別的意義。 鬼月 鬼門開 More... 拍肩 洗衣服 禁忌 迷信 民俗 習俗 2018/02/12 | 精選轉載 【插畫】晚上不要吹口哨 就算我吹口哨連鬼都不會願意跟我回家, 我決定吹一首大黃蜂的飛行以示哀傷。這些流傳已久的民俗禁忌,你也聽過嗎? 民俗 被鬼跟 More... 吹口哨 傳統習俗 禁忌 2018/02/07 | 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 一場幾近滅村的地震,為何會讓媽祖「坐牢一百年」? 這系列以震為鏡的歷史主題,乃是期許大眾能從老故事中探索新的方向,未來我們將在此主題多加著墨。 地震 歷史 More... 民俗 媽祖坐牢 茅港尾 新化十八嬈 大目降十八嬈 2018/02/07 | 飴-關於食的黑與白 行道師:懂儀式,更重要的是要懂人心 這行最重要的要訣是什麼?不怕鬼?其實很簡單:心誠,誠心地做好手上的工作,讓人鬼兩界取得更好的平衡;在兩個世界中看破塵世,能以平常心去面對工作的一切,就可以比其他人更早看盡人生百態,得到不同的智慧。 行道師 道教 More... 普渡 鬼神 民俗 巡孤 農曆七月 2017/08/03 | 巷仔口社會學 謠言與後事實的生產與傳播——在「滅香」事件中的情感模式 本文從「公共敘事」的角度切入,將「滅香」事件從組織化、串連建立聯盟,發起行動地提出訴求,再指出了政府將其定調為「媒體錯字」,並與主辦單位協調,再宣稱活動為「宗教嘉年華」——其中包含了「起、承、轉、合」等階段,並將這個事件當作是場戲劇來理解。 謠言 滅香 More... 減香 公共敘事 捍衛信仰守護大聯盟團體 宗教嘉年華 現代化 民進黨 中國因素 宗教團體法 香火 情感模式 民俗 2017/07/14 | 台灣教授協會 再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工程——扯鈴運動在台灣 面對殖民者的「遺產」,身處「後殖民」時代者,是必須仔細爬梳歷史脈絡,方能從相混糾結的各方線索中,逐漸剝離出原初的樣態。 扯鈴 毽子 More... 民俗 去中國化 黨國 民族 2017/07/09 | 民俗亂彈 為何宮廟特別強調「萬年香火」?解析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 香火觀是很抽象的觀念,牽涉到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實際祭祀的行為表現,也會很具體地牽涉到一些祭祀相關的香、紙錢、香火袋、香擔、香爐、香燈等物質。 香火 媽祖 More... 神明 進香 民俗 宮廟 2017/06/21 | 劉彥甫 民俗與政治境遇如此相似的兩個國家,台灣卻只能望著保加利亞在世界舞台發光發熱 台灣因非聯合國會員被屏除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所認定的世界遺產之外,連同亞洲版的東亞文化之都評選,係由中日韓三國共同執導,再次因政治因素,註定台灣在文化上失聲沉沒,就像一座到不了的彼岸。 保加利亞 台灣 More... 民俗 歐洲文化之都 普羅夫迪夫 玫瑰節 霍拉舞 非物質文化遺產 火舞 過火 索菲亞 轉型正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7/06/06 | 台灣教授協會 從日常生活中汲取的超自然題材,我們該如何看待屬於台灣的「妖怪時代」? 事實上台灣人的日常生活絕非沒有鬼神,只是在此之前它們不曾光明正大地走上媒體舞台。這是一套自我肯認的過程,但背後的世界觀並沒有改變。 鬼神 妖怪 More... 超自然 通靈少女 返校 民俗 唯妖論 2017/06/01 | 精選轉載 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 稍微回想一下自己聽過的鬼故事,是不是會發現好像女鬼的故事要比男鬼來得多?要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必須要回歸到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什麼是鬼? 女鬼 祖先 More... 冥婚 性別 民間信仰 田野調查 祭祀 民俗 孤娘 2017/05/31 | 精選轉載 為何女鬼故事比男鬼多? 稍微回想一下自己聽過的鬼故事,是不是會發現好像女鬼的故事要比男鬼來得多?要解釋這背後的原因,必須要回歸到最基本的一個問題:什麼是鬼? 女鬼 祖先 More... 冥婚 性別 民間信仰 田野調查 祭祀 民俗 孤娘 2017/03/26 | 《典藏.今藝術》ARTCO Monthly 如何與定形化的視覺知識告別?從民俗影像的樣板與創新談起 民俗攝影不是沒有其內在危險。譬如1970年代隨著鄉土文學論戰而起的文化尋根意識與主體性思辨,雖然推動了一整代知識分子與文化人對「鄉土」與「民俗」的熱烈凝視。但在隨之而來的1980年代裡,我們也看到它逐漸演變成一系列僵化、流俗、樣板化的視覺陳套。 民俗 攝影 More... 近未來的交陪 沈昭良 沈昭良 弱影像 台灣綜藝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