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01/23 | 陳慶德 升息是否真能控制物價?還是釀成另一波物價上漲?遠比台灣升息多次的韓國,似乎先給了我們答案 隨著大家進入後疫情時代,國境開放之際,想必不少人也將前往國外旅遊,好透透這兩三年,因疫情關係,寸步難行的悶氣。但許多朋友若要前往韓國,恐怕得多帶些錢,因為扣除掉美妝、衣物購買等額外非基本開銷外,許多朋友到當地必定會品嚐美食,其外食價格漲幅驚人。 韓國 物價 More... 通膨 民生 央行 升息 美國 聯準會 韓元 2022/12/11 | Roy Ngerng 從數據看民進黨為何慘敗(下):民進黨需要重振1990年代的社會福利主義綱領 民進黨的蜜月期已經結束,現在需要重新構想台灣的新未來,需要重振1990年代的社會福利主義綱領,回歸民主鬥爭的本源,為勞工伸張正義,為台灣勞工實現更公平的財富分配,才能奪回1990年代般的富裕和年輕縣市支持度。 2022九合一選舉 民生 More... 民進黨 物價 左派 基本薪資 社會福利 經濟 勞權 2022/12/09 | Roy Ngerng 從數據看民進黨為何慘敗(中):如果民進黨在內政上只是更像國民黨,那在地方選舉有何用? 保護台灣對抗中國,台灣人可以做出犧牲:為了穩定不該過多批評民進黨政府、接受了工資不應該上漲太多的說法。但隨後,他們看到企業利潤繼續增加,物價漲到他們的工資跟不上,被迫掙扎著用微薄的薪水買房。因此,選民不再願意民進黨找藉口。 民進黨 2022九合一選舉 More... 民生 物價 房價 居住正義 經濟 社會福利 基本薪資 2022/12/08 | Roy Ngerng 從數據看民進黨為何慘敗(上):為什麼地區每戶平均所得越高,民進黨的得票率越低? 在1997年的地方選舉中,民進黨實際上能夠吸引收入較高的市縣。但從這次選舉來看,家戶可支配收入越高、整體學歷越高、越年輕的縣市,反而越少把票投給民進黨。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 民進黨 九合一選舉 More... 收入 選票 流失 民生 學歷 中國威脅 抗中保台 2022九合一選舉 2021/12/06 | 謝宇棻 黎巴嫩內戰結束32年傷疤未癒,貝魯特大爆炸凸顯政府失能腐敗,民生經濟幾近崩潰 內戰結束32年後的今天,在貝魯特的艾因・雷馬內、這個被認為是黎巴嫩內戰起始點的區域,一些建築物上,仍可見內戰時期留下的彈痕;或許這些痕跡就像是黎巴嫩內部的黨派、宗派、氏族鬥爭及政治上的侍從主義,已烙印為短期內抹滅不去的印記,持續形塑黎巴嫩社會。 黎巴嫩 真主黨 More... 貝魯特 貧富差距 民生物資 物資短缺 經濟 民生 以色列 巴勒斯坦 伊朗 物價 通貨膨脹 伊斯蘭教 馬龍派 什葉派 遜尼派 阿拉伯世界 黎巴嫩內戰 2021/08/25 | TNL國際編譯 塔利班扣押國際救援物資,1400萬阿富汗難民鬧飢荒、五歲以下兒童一半營養不良 讓阿富汗情況雪上加霜的是,近日大動作呼籲各國放心、會妥善治理並照顧阿富汗人民的塔利班政權,也遭爆料侵占數百噸聯合國提供的人道救援物資,使其無法順利送達。 阿富汗 阿富汗戰爭 More... 塔利班 喀布爾 美國 撤軍 物資 人道救援 世界糧食計劃署 糧食 民生 人權 女性 2020/12/28 | 吳瑟致 缺電、缺糧與貿易戰夾擊之下,2021年的中國沒有樂觀的本錢 無論是「大煉芯半導體」的科技自力更生,或是「擴大消費」的內循環政策,都可以看出就算國內缺電缺水缺糧,中共中央仍抱著改革開放前無止境的政治動員心態來鞏固控制權。若此為真,中國的未來非常堪憂。 中國 缺電 More... 糧食問題 美中貿易戰 民生 統治 2019/03/19 | 蕭家怡 澳門大遊行:說到底,都不過是想安居樂業 相比香港而言,澳門人的政治意識較薄弱,亦較少將不同問題放諸至政治層面去解讀,反而民生議題真正有著切膚之痛,所以往往較能催生出不同的事情。 政治理念 安居樂業 More... 遊行 民生 澳門 抗爭 駕照互認 2019/02/21 | 菜市場政治學 民主真能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嗎? 整體而言,民主在每個面向的表現都勝過威權國家,當然也有少數的威權國家表現不遜於民主國家,不過,民主確實會導致某一個面向的明顯進展,那就是一般民眾的整體生活品質, 民主 政治學 More... 發展指標 經濟自由 民生 轉型 貪汙 效率 2019/02/21 | 菜市場政治學 「民主」真能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嗎? 整體而言,民主在每個面向的表現都勝過威權國家,當然也有少數的威權國家表現不遜於民主國家,不過,民主確實會導致某一個面向的明顯進展,那就是一般民眾的整體生活品質, 民主 政治學 More... 發展指標 經濟自由 民生 轉型 貪汙 效率 2018/12/01 | TNL特稿 大環境、意識形態、地方派系:從數據看跌破眼鏡的四都結果 這篇將用初步的數據分析,帶大家看幾個老生常談的重要因素,究竟在2018大選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本文主要討論六都中,較為令人詫異的新北、桃園、台中、高雄四都的選舉結果。 2018九合一選舉 民進黨 More... 地方派系 韓國瑜 市長選舉 得票衰退率 侯友宜 蘇貞昌 轉型正義 中國勢力 又老又窮 民生 林佳龍 拚經濟 2018/04/20 | If Lin 【圖表】檢視台灣過去20年三大類電力佔比,僅工業用電大幅成長 關於電力,瞭解用什麼方式發電,是重要的議題。但同時間,我們也需要瞭解電都被用去了哪裡。本文依據台電資料,為我們展示台灣目前電力使用的比例。 電力 用電 More... 發電 比例 比較多 民生 2017/10/11 | 王陽翎 林鄭保守過曾俊華:施政「雞肋」先國家、次民生、避政改 作為認為,林鄭月娥雖努力洗去「撕裂2.0」的名號,卻無法跟「新」字扯上關係,而整分《施政報告》的順序是先國家、次民生、避政改,為5年以後踏進新加坡模式鋪路。 林鄭月娥 施政報告 More... 百日新政 政改 國家 民生 基層 福利 2017/08/17 | 周雪君 環時社評標題:「解放軍還未動手,台灣就斷電了」芻議 環球時報社評指,台灣明明有核電,卻變成了「電荒島」,全是民進黨一手造成。 台灣大停電 環球時報 More... 民生 停電 電荒 核電 潔淨能源 2015/07/16 | Sid Weng 英國反移民政策:非歐盟留學生禁止打工,畢業後快離開 特雷莎.梅表示,相關作法是要避免高等學府「淪為申請工作簽證的後門」。 college Front National More... Sajid Javid Seamus Nevin study abroad Theresa May UKIP university 中國 丹麥 人才 倫敦 倫敦第一 內政大臣 公立學院 出席率 劍橋 右翼 商務大臣 國際學生 外國學生 大學 奧地利 學生簽證 學費 學院 定居 就業與技能部門 居留權 工作 工作簽證 工商界 打工 打黑工 提案 政治 教育界 新生 普華永道 權利 歐洲 歐洲議會 歐盟 民族陣線 民生 法國 特雷莎.梅 瑞典 留學生 畢業 社會 福利 移民 移民局 種族 經濟 英國 英國大學學會 英國獨立黨 英國董事協會 薩吉德.賈維德 蘭卡斯特大學 選舉 野雞大學 高等學府 2015/07/16 | Sid Weng 英國反移民政策:非歐盟留學生禁止打工,畢業後快離開 特雷莎.梅表示,相關作法是要避免高等學府「淪為申請工作簽證的後門」。 college Front National More... Sajid Javid Seamus Nevin study abroad Theresa May UKIP university 中國 丹麥 人才 倫敦 倫敦第一 內政大臣 公立學院 出席率 劍橋 右翼 商務大臣 國際學生 外國學生 大學 奧地利 學生簽證 學費 學院 定居 就業與技能部門 居留權 工作 工作簽證 工商界 打工 打黑工 提案 政治 教育界 新生 普華永道 權利 歐洲 歐洲議會 歐盟 民族陣線 民生 法國 特雷莎.梅 瑞典 留學生 畢業 社會 福利 移民 移民局 種族 經濟 英國 英國大學學會 英國獨立黨 英國董事協會 薩吉德.賈維德 蘭卡斯特大學 選舉 野雞大學 高等學府 2015/07/05 | 陳彥霖 香港抗爭台灣化、兩岸關係香港化─主權移交十八年,老大哥正在看著你 台灣應該認真的思考,要和中國維持怎麼樣的政治關係;為了台灣的主體性,我們願意耗盡多少力氣起身捍衛? 一中 一國兩制 More... 七一 七一遊行 中共 中國 中港關係 中產階級 中聯辦 主體性 亞投行 人權 佔中 候選人 元旦 免簽 兩岸 兩岸關係 公民運動 六四 北京 台北 台灣 台獨 商會 回歸 國家 在野黨 報社 天安門事件 太陽花學運 學運 市民 年輕人 建制派 抗議 提名委員會 政改方案 政治僵局 普選 本土意識 梁振英 棄權 棍棒 殖民 民主 民族主義 民生 民調 水貨客 法輪功 泛民主派 港府 港獨 漢奸 特區政府 特首 社運 移民 立法會 統戰 編輯 蘿蔔 衝突 親中 議員 遊行 雨傘運動 靜坐 香港 黃之鋒 黑名單 2015/04/19 | 讀者投書 強調助選「四不原則」的柯文哲市長,為何特地錄影給民國黨「祝福」? 柯P曾宣示「四不原則」,對2016選舉將「不站台、不錄影、不錄音、不掃街」,那為何出現柯P替民國黨錄影的影片呢? 2016大選 2016立委選舉 More... 不掃街 不站台 不錄影 不錄音 中華民國 兩岸 兩岸關係 務實 台北市長 台大 四不原則 國會 國民黨 在野黨 執政黨 姚立明 年金改革 徐世勳 徐欣瑩 意識形態 憲法 推薦 政治談判 政黨 新加坡 林鶴明 柯P 柯文哲 核心成員 權謀 歐盟訪客計畫 民國黨 民生 獨立 第三勢力 統獨 聯邦 華人 蒙古 藍綠 議員 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