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

民眾黨可指:

臺灣民眾黨 (1927年):台灣日治時期的政黨,已於1931年解散。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11/21 | 《思想坦克》

藍綠與第三勢力的不分區名單,能看出哪些「私心」與「布局」?

本次各黨的不分區名單,藍綠各有各的大小問題,看起來其他第三勢力的名單似乎更加亮眼,但其中也充滿了各黨的戰術和定位危機,以及郭台銘暗中的布局。

2019/11/13 | 讀者投書

國民黨對不分區「安全名單」的評估,是謹慎還是樂觀?

如果選舉搞到只有蔡英文好,民進黨卻不好,未來政局也將形成大動盪,但如果國民黨的不分區名單糾結於知識藍與菁英藍,致使韓國瑜的庶民路線只能做半套,也對蔡英文與民眾黨有利,由此可見這場選舉的空前複雜度。

2019/11/08 | 讀者投書

三重立委選情,牽動藍綠兩黨與派系間「後小英時代」布局

一張民眾黨「三重辣台妹」的招牌引來民進黨中央強烈回應,背後的原因,其實就是這一席立委,其實牽動了民進黨正國會、蘇貞昌、蘇嘉全、韓國瑜和侯友宜在「後小英時代佈局」的權力布局。

2019/11/07 | 讀者投書

宋楚瑜來了,台灣民眾黨就要逐漸邊緣化了

宋曾和柯文哲合作,也曾出任過小英的APEC代表,但這些「非藍」合作卻讓原本支持群眾因水土不服而油水分離,因此,「偏綠」的柯文哲若與宋採取合作方案,會不會反讓柯文哲的支持群眾油水分離?

2019/11/06 | 羊正鈺

呱吉、視網膜成立「歡樂無法黨」,如果只是「找回歡樂」可以嗎?

如果只是想成立一個政黨「好玩」,恐怕不太行。查詢內政部「政黨及全國性政治團體資訊網」幾乎每個月都有舊有政黨「解散」或是「廢止政黨備案」。

2019/11/06 | 讀者投書

土城三峽立委選情膠著,與新潮流較勁的「正國會」可能再少一席

在三峽土城選區,藍綠候選人均屬於不善於媒體表現的地方型政治人物,陸軍的增長也有限,反倒是擅長空戰的李縉穎吸票能力佳,可能拉下有知名度不足隱憂的現任立委。

2019/10/30 | 《思想坦克》

柯文哲總掛在嘴上的「還債」,是他連任的原因嗎?

覺得台北市負債嚴重的人,42%投給柯文哲,43%投給丁守中;覺得台北市負債不嚴重的人,52%投給柯文哲,36%投給丁守中。換言之,當一個台北市民覺得台北市負債嚴重時,並沒有更傾向投給柯文哲。

2019/09/20 | 讀者投書

郭台銘的企業家直覺,讓他看透這場「關公變財神爺」的爛局

國民黨大老只打算拿郭董當可以拜的財神爺,需要壓制韓的氣焰時跪求出巡,需要團結黨內時就求個發財金,西線無戰事時則恭請財神爺先回廟靜候佳音,因此,他做了一個面子裡子一起掙的決策。

2019/09/13 | 讀者投書

人人都想加入「討厭民進黨」的「新」黨外時期

「新」、「舊」黨外時期都有個相同邏輯,但本質上卻全然不一樣——以前是以終結極權、追求民主的「理念」為號召,但今天的「黨外」團結力量只是因為「利益」而讓各路人士結合,這終將導致分裂。

2019/09/10 | 讀者投書

郭台銘該「併購」的是國民黨,而非不值錢的柯文哲

「不想選草包不想選菜包」的選民基礎確實有,但卻並不代表這種選民「既不想挺國民黨,也不想挺民進黨」,因為「人選」是一回事,意識型態是另一回事,只要意識型態干擾選舉的程度不改變,這類選民頂多棄投,也不會選第三組人。

2019/08/28 | 張宇韶

毀壞韓國瑜形象與支持度的元兇,就是韓國瑜自己

當輿論市場開始出現「韓國瑜不論說什麼都可能是錯的」,而媒體已經在討論「不換不會贏,換了鐵定輸」或「不換等死,換了找死」的議題時,韓國瑜已經陷入類似彼時連勝文的困境。

2019/08/27 | 讀者投書

英柯大戰與他們的粉絲(二):主權至上或內政經濟優先?年輕世代的路線分裂

今日台灣內部的政治衝突,其實就是從「舊政治觀」過渡「新政治觀」的政治轉型,在這四部曲的文章中,本篇將接續討論多數抱持新政治觀的年輕世代,為何會突然出現內部的路線分歧。

2019/08/07 | 讀者投書

從柯文哲的「台灣民眾黨」,談品牌命名策略

很多人都想組黨,也很多人真的組黨,但若拋開政治,從品牌經營的角度來看,這些人都沒有柯文哲的「台灣民眾黨」這麼具有話題性,柯掌握話題行銷自己的能力,確實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