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義

民粹主義(英語:populism),又譯平民主義、大眾主義、人民主義、公民主義,意指平民論者所擁護的政治與經濟理念,是社會科學語彙中最沒有精確定義的名詞之一,也可以被當成是一種政治哲學或是政治語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西總統魯拉將訪美,兩國外交政策分歧,能否達成實質成果受矚目

巴西是俄羅斯化肥的主要買家,也是莫斯科在金磚五國(BRICS)中的盟友,這讓美國感到困擾,因為美國更願意看到巴西在國際舞台上與美國和歐洲的利益更加一致。巴西和美國在外交立場上也有歧異,像是有關烏克蘭和委內瑞拉議題。

2022/12/26 | 精選書摘

《以民主之名的獨裁》:假消息大師普亭透過有史以來最大膽、血腥的資訊戰策略成為元首

一九九九年的公寓爆炸案讓普亭的性格表露無遺。對於能夠做出這種規模的積極措施的普亭來說,網路成為最重要的強化器。新資訊生態系統的完全開放,基本上解決了早期阻礙蘇聯行動成功的所有問題,而且和過去行動比起來,如今的成本低得不可思議。KGB老手登入臉書或推特,簡直就像讓小孩子進到糖果店。

2022/11/03 | BBC News 中文

習近平的「共同富裕」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一部分,各國專家怎麼看?

習近平的共同富裕所描繪的是一份鼓舞人心的願望清單,正像一個世紀前的社會主義承諾一樣是鼓舞人心的,甚至正在完成許多西方民主制度目前似乎無法實施的事情,不過這樣的共同富裕,也是一種既要吃掉蛋糕、又要留著蛋糕的不可能願望。

2022/11/03 | 精選轉載

【專訪】全球民主退潮,為什麼?台大張佑宗洞悉當代民主政治的困境與轉機

自從川普上台後,民主在歐美國家有逐漸失寵的跡象,民眾開始對繁雜的制度程序與公民審議感到厭煩,認為民主只會拖慢國家發展與政策實行的速度,反過來期待強而有力的領導人,提出有感且實際的措施。這些「國家至上」、「效率至上」的呼聲,正導致這個近半世紀才成為主流的「民主」制度,在世界各地都遭遇強大的挑戰。

2022/10/05 | 精選書摘

《政治哲學的12堂Podcast》:人們誤會了福山,《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並不是慶祝冷戰結束與自由民主勝利

面對這些現代政治的扣問,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大衛.朗西曼以12本改變世界歷史發展的著作為經緯,探究霍布斯、馬克思、甘地、韋伯、漢娜.鄂蘭等人的思想如何刻下現代政治的印痕,並藉由這些思想家之口,反思民粹主義、科技控制與歧視偏見等當代政治的問題,試圖觸摸當代政治最艱難的困境,並在絕望之中,帶著讀者找到解答。

2022/09/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民粹未死只是進化:義大利迎來二戰後首個極右內閣,是否續留歐洲決策核心?

對歐盟當局而言,義大利今後若經常與匈牙利、波蘭一起唱反調,恐怕會是歷年來最有分量的反對陣營,不論移民問題、團結對俄、能源轉型、產業自主,歐盟都需要這個製造業大國的充分合作,甚至2024年馮德萊恩能否連任,梅洛尼的支持也很重要。

2022/09/19 | 精選書摘

《這才是真正的韓國》:台灣「反韓情結」的根源,可追溯到30年前的這一天

在國民黨的認知裡,「中韓關係」指的是「中華民國」與「大韓民國」的關係,所以以「兄弟之邦」相稱的台灣與韓國,當然台灣是哥哥,韓國是小老弟。如此產生的台灣人的韓國觀,也就有極大的偏差與虛假了。

2022/07/25 | 精選書摘

《西方的自殺》何清濂推薦序:美國版《失樂園》——偉大的文明並非死於他殺,而是自我了結

本書作者喬納.戈德堡是美國知名的保守派作家,他以其獨特辛辣的黑色幽默,探討為什麼西方文明作為人類歷史前所未有的進步成就,卻在今天受到不分左右派意識型態的攻擊?對此他針對當代美國政治、社會變遷、流行文化及川普現象,融合傳統的政治哲學與現代的心理科學,提出了精彩的大歷史論述。

TNL+ 2022/05/16 | 橫議拉美

墨西哥民粹政治的建構,與總統羅培茲渾身的「英才傲慢」有關

「罷免性公投」只是羅培茲借刀殺人的伎倆,由於該公投未按規定和選舉投票設置同等的投票所,因此他事後拋出廢除選舉機關提案。

2022/04/20 | 精選書摘

余杰《美國左禍與自由危機》:「麥卡錫主義」抑止共產主義對西方民主制度的顛覆,是美國精神的真正代表

如今,受到左派思想影響最深、引起無數政治社會衝突的地方,莫過於今天的世界霸主——美國。為什麼美國這個以革命推翻君主統治、推崇自由民主的共和國,會深陷左派的攻擊?國內外的左派分子,又對美國造成了什麼重大的禍亂?二十一世紀的未來,美國又將何去何從?

2022/02/28 | 精選書摘

《螺絲愈來愈鬆》推薦序:消逝的美國夢與還沒醒的美國人

本書作者堪稱這個世代最優秀的政治記者,他以小說般的筆法、萬花筒般的取景,記述1978到2012年間美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包括次貸風暴、美國製造業衰頹、金錢對於政治的影響等,深入針貶美國深陷其中的重重危機,內容引人入勝,是作者格局最恢宏的作品。

2022/01/05 | 精選書摘

《落地轉譯》:對於亞裔社群而言,「黑命關天」運動尖銳地指向了黑黃關係的複雜歷史

究竟,西洋文學與思想如何在落地轉譯的跨國行旅中成為我們的「外文研究」?外文學者以文學思想的譯介來適應與超克殖民現代性的努力,又如何定義與突破外文「之外」的想像,挑戰自由人文主義的基本設定?

2021/08/17 | 巷仔口社會學

新世紀冷酷異境:「新自由主義」是行走殭屍,還是變種病毒?

政治理論家Wendy Brown的貢獻:從經濟剝奪到狂熱的身份認同運動,透過新自由主義返祖版本的「政治理性」而勾連起來:新自由主義者向來就希冀以一種原初的、自然的秩序(道德與市場)取代社會生活無法避免的政治決斷與正義籲求。

2021/08/16 | 橫議拉美

公投決定墨西哥五位卸任元首「竊國貪腐之罪」?政績不佳的總統羅培茲難掩民粹陰謀

羅培茲漫長的政治生涯,大部分都在國內政壇呼風喚雨,對於長期以來的貪腐現象難辭其咎。專家認為,羅培茲的反腐方針是教科書式的民粹主義:「複雜的社會問題應有簡單的解決辦法,它們得不到解決,完全是因為傳統精英不想解決。」

2021/04/23 | 精選書摘

《觸碰美洲豹》:那些有英雄特質的拉美領袖,我相信是死於美國創造的意外之中

這些英雄特質也使托里霍斯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很有權勢的人痛恨他。總統雷根、副總統布希、國防部長溫伯格、參謀長聯席會議決意除掉他。

2021/03/11 | 精選書摘

《反抗》:川普的民粹風格與民族主義相伴而生,但兩者之間有一個根本不同

相對於民粹主義,民族主義不問一個社會裡誰是統治者誰是被統治者。它的觀點不是垂直而是水平的,它要做的是判斷在其理想的民族共同體中,誰是局內人誰是局外人,而哪些局內人應該被逐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