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01/16 | 風恂 韓愈、屈原這些國文課本常客,其實都與台灣日常有著非常強大的連結 在我走訪台灣廟宇的日常觀察中,無心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台灣眾多的三山國王廟當中,會在偏殿奉祀韓愈的不在少數,雖然沒有做過實際的田野調查統計,但就我自身走訪的台灣三山國王廟,偏殿奉祀韓愈的數量就約略有一半以上,更奇妙在於韓愈的信仰,也只會出現在三山國王廟,不太會在其他廟宇出現。 韓愈 中國潮州 More... 客家人 族群信仰 三山國王 屈原 水仙尊王 魯班 關羽 民間信仰 2022/08/12 | 人本教育札記 深度心理學觀點的鬼怪與傳說:那些被投射為鬼的,既是自己同時又不是自己 鬼月將至,許多民俗故事與禁忌也都即將反覆的被提起。但有個核心問題是,鬼究竟存不存在?如果不存在,那我們又為甚麼會對「鬼」這個抽象形體如此的懼怕或敬畏呢? 農曆七月 鬼怪 More... 鬼月 鬼神 類心靈 榮格 聊齋誌異 搜神記 民間信仰 民俗 好兄弟 中元節 普渡 2022/04/02 | 精選書摘 《台日萬華鏡》:台灣本土鬼片的崛起,或許是思考「何謂台灣人」的意識表露 如此想來,我有一股預感,或許將來台灣的娛樂產業裡,台灣意識、台灣本土視角將會成為掌握賣座成敗的關鍵要素。 台日萬華鏡 栖來光 More... 鬼片 國片 紅衣小女孩 殭屍小子 通靈少女 民間傳說 程偉豪 民間信仰 傳統觀念 民俗學 柳田國男 日本 2021/11/13 | 鏡文學 【專訪】《最後的魔術家族》作者吳威邑:無論怎樣的人,都是神蹟的一部分 《最後的魔術家族》寫信仰的消失,當代人對己身存在的懷疑,出入史實與幻想,使它難定於一尊;既是奇幻,也是歷史小說,有絢麗的魔法戰鬥,也有棘手的社會議題。然而它們的共通點是,都在故事裡,都成為小說人物的血與肉。 吳威邑 最後的魔術家族 More... 魔術 風之影 小說創作 棲鳥 身即地獄 神明 民間信仰 宮廟文化 台南 2021/05/07 | 精選書摘 《宋代讀書人與他們的鬼》:旅行時的人鬼情慾,為什麼出遊的男性特別容易慾火焚身呢? 從閱讀宋代的筆記,可以得出一個觀念「宋人常常見鬼」,而且有些宋代的民間信仰一直延續到現代的文化。宋代人鬼之間的互動非常頻繁,鬼怪其實也正反映著人性。 宋代讀書人與他們的鬼 蔡宗穎 More... 民間信仰 夷堅志 倩女幽魂 筆記小說 豔遇 陌生人 性需求 2021/04/17 | 精選轉載 【專訪】中研院張珣:從地方小女神到天上聖母,探究兩岸「文化媽祖」 中國不把媽祖當成信仰,將媽祖發展成觀光事業,以觀光的角度經營廟宇,漠視媽祖的宗教層面──靈驗經驗。但媽祖真的能從信仰脫殼,只有觀光符號嗎?祂又是如何從小女神變成媽祖的? 媽祖 張珣 More... 三月肖媽祖 宗教 宋怡明 天后宮 民間信仰 文革 海南島 宗教人類學 媽祖遶境 2021/03/27 | 傅紀鋼 王逸帆短片《伏魔殿》:達到國際水準的Cult片,以隱喻講述台灣社會的「無形黑手」 《伏魔殿》高明的地方是明明要談冤獄,以及許多更生人即使想悔過,但還是被社會排擠的狀態。但不是拍一個「人被冤枉」的故事,而是藉著無形的事物,來象徵台灣社會隨處可見的「灰色地帶」。 伏魔殿 王逸帆 More... 逃出立法院 短片 更生人 神壇 民間信仰 邪典電影 cult片 冤獄 台灣電影 國片 2020/09/23 | 精選書摘 《課綱中的臺灣史》:上帝看天公——長老教會如何看待台灣民間信仰? 長老教會對祖先神牌位的祭拜問題,傳教士認為拜上帝的人相當注重父母祖先,第五誡即要求人要孝敬父母,但不是用神主牌來孝敬。長老會認為基督教是重視孝道的宗教,人要孝敬父母,重要的是「生事之以禮」。 課綱中的臺灣史 跟著專家學者探索歷史新視野 More... 陳鴻圖 108課綱 吳學明 長老教會 民間信仰 基督教 馬偕 馬雅各 蘭大衛 戴仁壽 傳教士 宗教觀 祖先崇拜 神主牌 孝道 2020/08/20 | nippon.com 繁體字 嘉義富安宮祭祀日本巡查,森川清治郎成為台人敬拜的「義愛公」 臺灣西部沿岸地區有尊神明叫「義愛公」,這尊神明原先是一位日籍警官。本文將介紹日治時代臺灣發生的一樁悲劇與奇蹟,帶讀者認識臺灣的「文化景觀」義愛公。 森川清治郎 義愛公 More... 富安宮 嘉義 巡查 警察 日治時期 神明 民間信仰 2020/02/17 | 精選書摘 《時尚宗教學》:觀音菩薩「由男變女」,反映了人類與神明之間的互動關係 早在佛教傳入中國時,人們大多只供奉佛祖而已。但在歷史的進程中,菩薩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這事,還得從菩薩由男變女開始說起。 觀音 觀音菩薩 More... 徐頌贊 時尚宗教學 佛教 菩薩 魚籃觀音 妙善公主 四大菩薩 宗教 觀世音菩薩 民間信仰 2019/12/30 | 傅紀鋼 《第九分局》:如果改成武打喜劇片,會比人鬼主題好看百倍 《第九分局》的背景設定其實相當不錯,有潛力把台灣特有的傳統信仰,加上刑事偵辦的元素,整合出娛樂性很高的電影。但編劇看起來卻對台灣民間信仰完全陌生,把良好的起步給搞砸了。 第九分局 無常鬼 More... 恐怖片 台產恐怖片 鬼片 紅衣小女孩 王鼎霖 張國立 編劇 民間信仰 2019/10/03 | 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 庄腳歷史學:為什麼祭祀祖先的公廳,卻同時安置了神明? 不管如何,從我們家的歷史看來,家神具有可替代性,會隨家庭主事者的更迭而變化。晚來的神雖然可與舊神共存,但當新的家神晉升主位之後,舊神卻無法降轉為陪祀,就只能退位了。 方志編纂 民間信仰 More... 祖先牌位 廟宇 家神 鄉村社會 神明 人類學 神明桌 鬼 2019/08/30 | 傅紀鋼 《屍憶》:劇本深度夠,卻因為一些關鍵失誤淪為雞肋片 單論劇本,《屍憶》並不單調。以恐怖片劇本來說,深度很夠,而演員表現、美術與化妝也都有足夠水準,但還是成了一部雞肋片。 台產鬼片 鬼片 More... 恐怖片 屍憶 台灣恐怖片 民間信仰 2019/08/28 | Patrick 【透視宗教文化】白天設計師,晚上當乩童的還願人生 或許你是無神論者,比起宗教你更相信科學;也有可能你信仰的是不同的宗教,對精神世界有著全然不同的解釋。但在做出評斷之前,邀請你一起用多元的視野先去了解這個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宗教文化。 問事 玄天上帝 More... 刺文化 乩童 淡水玄真宮 宗教 民間信仰 2019/06/03 | 讀者投書 當媽媽不再拿香祭祖:神所愛的世人,有包括不信基督的我嗎? 「牧師說,那些神像只是木偶,我們只是在拜一個木頭,都不是真的神。燒香對身體很不好,又會製造空氣汙染,所以這些都不必了。」霎時間,我難以置信這是在我國小時,曾罵我對土地公不敬的媽媽所說的話。 天主教 教會學校 More... 民間信仰 土地公 道教 基督教 天使與魔鬼 2019/03/02 | 民俗亂彈 反思《還願》的文化挪用:觀音形象邪魔化,問題出在哪? 赤燭在《還願》的空間與物件上作出許多努力,但是《還願》核心話題之一「慈孤觀音」的形象呈現,真的妥當嗎?隨著《還願》的白熱化,更有越來越多宗教人善意提醒不要招惹惡靈。 慈孤觀音 赤燭遊戲 More... 還願 宗教 斂財 神棍 民間信仰 觀世音 佛教 文化挪用 2019/02/28 | 民俗亂彈 反思《還願》的文化挪用:把觀音形象邪魔化,問題出在哪? 赤燭在《還願》的空間與物件上作出許多努力,但是《還願》核心話題之一「慈孤觀音」的形象呈現,真的妥當嗎?隨著《還願》的白熱化,更有越來越多宗教人善意提醒不要招惹惡靈。 慈孤觀音 赤燭遊戲 More... 還願 宗教 斂財 神棍 民間信仰 觀世音 佛教 文化挪用 2018/07/20 | 研之有物│中央研究院 從「紅衣小女孩」到「玉山黃色小飛俠」,這些魔神仔和鬼有什麼差別? 許多電視新聞與節目爭相問著林美容「真的有鬼嗎?」這個問題,林美容認為,無論這世界有沒有鬼,鬼都是一種文化性的存在。鬼故事存在於眾多不同的文化,反映人們對死亡的立場與看法、還有集體記憶。 魔神仔 鬼故事 More... 紅衣小女孩 飛虎將軍 鬼仔古 民間信仰 死亡 鬼 陰廟 玉山黃色小飛俠 地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