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5/05 | 溫偉軒

為期3年反聖嬰結束、聖嬰現象將至,氣象專家鄭明典:靠颱風解旱機率更低

過去3年從未有颱風登陸台灣,好天氣卻也導致旱象頻傳,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布最新消息,表示反聖嬰現象將要結束,並有高機率發生聖嬰現象,氣象專將鄭明典則發文擔憂,未來水庫透過颱風解旱的機率將更低。

2023/04/14 | 梁敏萱

【圖表】日本櫻花因氣候暖化提早盛開,溫度若持續升高櫻花美景將消失

日本櫻花季於3月中登場,櫻花通常在3月下旬至4月初滿開,但今年日本氣象廳卻發現因為氣候暖化,許多地區櫻花提前綻放。雖然遊客可以提早目睹櫻花盛開的美景,但氣象員卻提出警告,若氣候持續暖化,未來部分地區可能不再出現櫻花美景...

2023/03/24 | If Lin

【圖表】曾文水庫水情吃緊,從歷史數據看是否比2年前的百年大旱更嚴峻

曾文水庫目前蓄水率已經降到12%以下,這令人再次回想到2年前的百年大旱,而這次這次水庫旱災是否跟2年前一樣嚴峻呢?讓我們從歷史數據與圖表來看曾文水庫過去20年的變化。

2022/07/26 | 梁敏萱

【圖表】熱浪、乾旱呈指數增加,全球氣溫持續上升45年未停歇

2022年6月對多數國家而言,是異常炎熱的一個月,延續春季乾燥的天氣,讓全球多個區域陸續傳出森林大火的災情,嚴重威脅當地生態與人們的性命安全。透過4張圖表,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氣候極端常態化的現象。

2022/01/28 | 當代評論

回顧2021年馬來西亞惡水警訊:莫讓天災釀人禍

2021年12月18日,全馬多個州屬連續豪雨成災,全國160個縣當中竟然有50個成爲澤國。6萬多名災民紛紛涌向數以百計的疏散中心。截至今年1月5日,共有54人因而失去生命。水災導致道路中斷。高峰期間,雪蘭莪州有73個道路遭封鎖,東海岸大道數個路段則關閉多日。

2021/11/17 | 廣編企劃

別因為你的冷漠,讓下一代孩子成為氣候難民——搶救極端氣候下的弱勢兒童

世界展望會正在搶救極端氣候下的脆弱兒童。幫助孩子脫離困境,重拾健康的成長生活,也是多一份讓地球恢復蓬勃生機的力量,不讓下一代的孩子再度成為氣候難民。

2020/01/15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新加坡朝野力爭23萬首投族,年輕選民關切氣候暖化民生議題

可能今年舉行的新加坡大選有將近23萬名首投族參與投票,無論是具有執政優勢的人民行動黨抑或沒有執政包袱的諸多在野黨,當推出各種政見之餘,都要特別關注年輕世代族群。

2020/01/08 | 港台電視31

零距離科學:為甚麼害蟲近年能捲土重來?

多年來科學家致力研發各種有效的殺蟲劑對付這些令人困擾的害蟲,而我們也曾經以為人類的勝利只是時間問題。然而,近年隨著氣候變遷、全球化與現代生活模式轉變,這些害蟲居然有了捲土重來的跡象,而且比之前更難應付。

2019/12/09 | 眼底城事

全球暖化與調適:諾貝爾獎的焦點與在台灣選戰的缺席

自從那些平常不太關心公共議題的朋友們有了小孩,竟然不約而同的問起氣候越來越極端,下一代該怎麼辦?台灣該怎麼面對?而根據氣候變遷研究機構的繪圖,可以看到幾張驚人的升溫與海平面上升模擬。

2019/08/22 | Abby Huang

「地球的肺」在燃燒:巴西今年火災超過7萬起,總統怪「可能是NGO放火」

亞馬遜雨林占地球僅存雨林的半數以上,其中約60%在巴西境內。不過巴西正面臨嚴重的森林砍伐與大火,今年已發生超過4萬起火災。

2019/06/25 | 李秉芳

美西沿岸罕見70頭灰鯨死亡,原因可能是「沒吃飽」

灰鯨每年攝取食物的地區嚴重暖化,食物來源減少,這是牠們每年多數時間進食的地方,也是牠們用脂肪包裹自己至明年夏天的地方。

2018/04/23 | 周雪君

200年後世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可能是牛?

我們的祖先以至我們,毫無疑問是非常優秀的殺手,「但今日不同的是,我們當中,有些人的生活水平已變得相當舒適,是時候好好想一下該怎樣對待地球了。」

2018/02/27 | 周雪君

北極冬季暖過歐洲,溫度達冰點以上

北極不是首次出現冬季「熱浪」,但這次持續整個星期,情況異常,也令科學家擔心會進一步令北冷洋的海冰萎縮,對全球氣候帶來重大影響。

2017/12/05 | 地球觀點

波昂氣候大會COP23落幕,台灣應該如何加入全球抗暖化?

我國的人均排碳量與排碳總量分別名列全球20與23名,高排碳的同時,也是氣候變遷重災國。台灣2016年成為氣候風險第七高的國家,深受氣候變遷的影響。我國並非氣候公約締約國,在此全球致力溫室氣體減量的大趨勢下,究竟應該如何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