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7 |
200年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2222未來選擇地」打造四大展區,邀請你來體驗未來人的世界
「2222-未來選擇地」6日於華山登場,結合科幻與想像打造出四大展區,現場可觀看國家地理頻道授權的紀錄片《洪水來臨前》與《火星計劃》,以及紐約藝術大師Sid Maurer與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及安潔莉納裘莉的藝術作品。展覽以架空的未來年份2222年出發,取自天使數字 「2222」中「想像變現實但又還有希望」的隱喻。以時光逆行的方式,帶領民眾逐步從未來世界2222回推到2023年的現實世界中。
2023/01/06 |
《2050全球政治經濟新局勢》:整個非洲的年齡中位數不到二十歲,這些人要做什麼?
本書作者長年研究全球經濟和政經變革,在這本書中,作者詳細盤點了當今全球五大洲各區域的現況,並列出改變世界、帶領全球邁向2050年的五大力量——人口結構、天然資源、貿易、科技,以及政治理念,這五大力量影響了各區域和各國家的發展動能、社會平等各類重大議題。
TNL+ 2023/01/03 |
環保團體的蕃茄湯:強迫我們在「保護藝術」與「保護地球」二擇一,這種論述讓人非常不安
Just Stop Oil並非攻擊邪惡富豪的畫像、也非攻擊代表藝術史名作,而就是扎扎實實地朝市場上高價目標著手,而他們「保護藝術」與「保護地球」二擇一的論述也讓人非常不安,因為藝術雖然絕對有資本的運作,但本質其實是人類美好的結晶。
2022/12/28 |
COP15才達成「歷史性協議」,IUCN再警告:食用鮑魚成隱憂,東非儒艮已進入極危名錄
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於9日更新紅皮書名錄,指出人類活動嚴重造成海洋生態的破壞。同時點名全球最大的草食性哺乳類動物儒艮、鮑魚以及柱狀珊瑚所面臨的滅絕危機。東非和新喀里多尼亞的儒艮種群已進入極危和瀕危紅色名錄。其原因可歸咎於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化學污染和未經授權的沿海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