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2023/05/26 | 李秉芳

飛龍瀑布5失蹤者遺體全數尋獲,氣象預報也沒料到的大雷雨釀意外

根據氣象局的資訊,霧台佳暮村測站預報資料當天並無大幅度降雨,然而因地形熱對流產生的強降雨,使得雨量在短短兩小時內急劇增加了百毫米,也令這群有經驗溯溪好手猝不急防,釀成這起重大意外。

2023/05/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首波梅雨鋒面貢獻千萬噸水量,南部尚未解渴;彭啟明:台灣降雨靠境外,勿炒作光電致旱謬論

中央氣象局指出,今天鋒面通過並逐漸遠離,鋒面附近水氣偏多,各地易出現降雨,清晨彰化以北地區及高屏、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預計下半天起水氣減少,各地降雨將逐漸趨緩。根據水利署網站水庫即時資訊,南部水庫水情仍相對嚴峻,烏山頭水庫蓄水率57%、牡丹水庫38%、南化水庫20%,曾文水庫僅約6%。

2022/12/17 | TNL 編輯

今年首波寒流來襲:今日傍晚至入夜中部以北低溫將探10度以下,明日全天將非常寒冷

對於明(18)、後(19)日的天氣預測,氣象局預估18日全日將非常寒冷,會由濕冷轉為乾冷。中部以北及宜蘭、花蓮平地易有10度以下低溫,且部分平地白天氣溫仍不超過12度,長時間偏冷,請民眾留意低溫特報。

2022/10/28 | 梁敏萱

【圖表】颱風遇到台灣就轉向?為什麼過去3年未有颱風中心登陸

今年第22號颱風奈格有可能北轉直撲台灣,有機會成為近3年來第一個中心登陸台灣的颱風。然而,2020年起就無颱風中心登陸台灣的情形,是上天保佑、還是氣候變遷惹的禍?颱風未登陸又會帶來什麼問題呢?

TNL+ 2022/08/25 | TNL國際編譯

「全歐洲最盛大的國慶煙火秀」因氣象預報失準而延期,為平民怨匈牙利氣象局正副局長遭革職

部分反對奧班政府的民眾說法表示,中央政府開除氣象專家的做法根本是出於政治動機,因為其不滿氣象失準,本該順利如期舉行的煙火表演,卻在沒有風雨的影響下落空。

2021/10/17 | 精選書摘

【詩集】《偽神的密林》推薦序:這是一本敘述之詩,對世界而言也許已經非常足夠

楊智傑:敘述中有神嗎?還是神即敘述?如果敘述的功能是提供理解,那麼敘述的反面是什麼?《偽神的密林》作為詩集名稱,似乎直指詩人所擁有,只是有限的創造和詮釋權,距離詩的意義非常遙遠。

2021/04/29 | If Lin

【圖表】終於下雨了但夠嗎?互動圖看各大水庫每日進水情形

近兩週台灣終於開始出現大的雨勢,大家也期待超過半年的旱災能獲得緩解。但從各大水庫過去每日進水情形來看,距離解除旱象可能需要更多降雨。

2020/06/27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民眾若無法理解氣象預報的「科學不確定性」,媒體該如何報導?

公眾時常將不確定性,誤解為科學家對該項議題的無知或忽視。相反的,科學家則對科學不確定性持正面看法,因為不確定性才會帶來更多的研究。

2018/11/01 | 精選書摘

《天氣之書》:氣象衛星出現之前,美軍用轟炸機追蹤颱風

俄國的酷寒惡名昭彰,令人難以動彈的潮溼融雪更是有名到讓戰爭史學家寫道,「冬將軍」和「泥將軍」是俄國戰場上的兩大強敵。希特勒對於氣象預報單位的輕蔑態度,可能也是後來嚴重挫敗的原因之一。

2018/10/24 | 精選書摘

《天氣之書》:氣象衛星出現之前,美軍用轟炸機追蹤颱風

俄國的酷寒惡名昭彰,令人難以動彈的潮溼融雪更是有名到讓戰爭史學家寫道,「冬將軍」和「泥將軍」是俄國戰場上的兩大強敵。希特勒對於氣象預報單位的輕蔑態度,可能也是後來嚴重挫敗的原因之一。

2018/04/03 | Abby Huang

「清明節後」雨紛紛,6日冷空氣強度達「大陸冷氣團」

這波穩定天氣持續到周四(5日),也就是清明連假前兩天都是類似天氣,較大的改變還是在周五。

2017/06/16 | Louis Lo

全台21縣市將進入豪大雨「最高峰」,8條公路恐「預警封閉」

今日有大範圍水氣接近中部地區,今晚到週日上午,將進入本次梅雨鋒面降雨較多的時間,尤其週六(17日),全台要注意持續性的雨勢。

2015/04/30 | TNL香港編輯

大陸再頒禁令 民間不可預報天氣

内地人權律師分析當局做法,指是怕對霧霾的非官方檢測報告或非官方作地震預報,會令「維穩」更難。

2015/04/30 | TNL香港編輯

大陸再頒禁令 民間不可預報天氣

内地人權律師分析當局做法,指是怕對霧霾的非官方檢測報告或非官方作地震預報,會令「維穩」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