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氫能

氫經濟(英語:Hydrogen Economy)是指設想以氫氣(氫燃料)為主要能源的社會狀態,最早於1970年由約翰·博克里斯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的演講所創。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6 | Abby Huang

上任首次海外出訪就是台灣!荷蘭經濟部企業創新總署署長:不只半導體,還有2領域荷盼與台合作

荷蘭在今年9月加入日本與美國,將對先進晶片製造設備實施出口管制,荷蘭半導體業者指出,雖然失去中國的巨大市場很遺憾,但日本、韓國、台灣都有很多的商業機會,目前也正在考慮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哪裡有比較大的商機,就往哪裡去」,而不是把大量的精力都集中在中國。

2023/07/26 | Abby Huang

台美貿易協定後再+1:台英正式啟動「深化貿易夥伴關係」、將就三大領域展開協商

英國是台灣在歐洲第3大貿易夥伴,台灣是英國自行車整車、零件及電動自行車最大進口來源國,英國自2020年脫歐後,積極拓展對外雙邊經貿關係,迄今已經與印度、泰國等國家展開「深化貿易夥伴關係」諮商工作,台灣是英國第3位諮商的國家。

2023/06/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氫能新賽局5:仁川機場氫能飛機起跑中,拚當領頭羊擴建充電站練兵

空中巴士目標在2035年達成氫動力飛機商用化,開發計畫尚處研議階段,但仁川機場的再生能源與氫能相關建設早已開始。仁川機場作為亞洲第一個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的機場,截至2021年為止已安裝10.5MW太陽能發電設備、8MW地熱發電設備,88個電動車充電站及2處加氫站。

2023/06/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氫能新賽局4:下一個半導體產業?韓國如何光速打造氫能經濟王國

韓國產業部日前也宣布將投入280億韓元(約新台幣6.5億元),針對家用瓦斯配管內混入氫氣進行安全性驗證工作,規劃混入氫氣占比最多達20%,一旦瓦斯混氫政策順利上路,形同氫氣將深入民眾生活作息。可以想見,未來韓國家庭煮飯、燒開水等生活日常,氫能將扮演一定重要角色,意味著韓國往氫能大國再邁進一大步。

2023/06/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氫能新賽局3:「未來石油」取代天然氣,俄烏戰爭加速德國綠氫發展

綠色氫能是透過太陽能和風力等再生能源,用電解水方式取得的氫能。綠氫在生產和應用的過程中幾乎沒有碳排,德國在2020年6月通過的「國家氫能戰略」稱之為「未來的石油」,可用來擺脫對煤炭、天然氣和石油的依賴。

2023/06/26 | nippon.com 繁體字

HONDA發表氫氧燃料電池汽車,在「零排放」領域與「電池電動汽車」形成互補

很多汽車製造商都在推進以氫氣為能源的燃料電池的研究。其中,本田公司宣佈,新研發的燃料電池汽車(FCEV)將從2024年起在日本和北美銷售。其與逐漸成為主流的電池電動汽車(BEV)有什麼區別呢?氫能源真有可能實現「零排放」社會嗎?

2023/06/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氫能新賽局2:國營事業帶頭,中油、台電氫能示範計畫助攻零碳未來

中油示範加氫站預計年底完工,屬於交通部氫能公車示範計畫一環,中油表示,目前全球已逾30國共建置超過800座加氫站,鄰國日本及韓國皆為領先國家,雖然台灣起步較晚,但也因國際上已大力推廣多年,技術、操作及安全法規反而是台灣推廣使用氫氣燃料重要借鏡。

2023/06/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氫能新賽局1:減碳重組能源版圖,氫能經濟列車啟動台灣追得上嗎?

「台灣設置加氫站目前沒有法規可循,民間無法成立可對外公開使用的加氫站」,和泰汽車商品戰略部長陳彥佑一語道破台灣發展氫能一大困境。經濟部修法將「氫燃料」列入能源管理法第2條第6款的能源,未來將與離岸風電、太陽光電等綠能,同樣被視為「能源」,即使好不容易邁出第一步,台灣氫能發展藍圖仍存有許多不確定性。

2023/03/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貿易協會副會長:台灣與韓國先天能源匱乏處境相似,「氫能經濟」可望成新轉機

韓國政府在2019年就推出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車廠、能源等企業也爭相投入氫能車、氫能電池、氫能電廠等相關技術與產品開發,進攻應用發展較快的歐美市場。「但台灣好像還沒有像韓國一樣關注這個領域」,鄭晚基說,台韓都是尖端技術開發、製造強國,在氫能產業上定能找到許多合作方式。

2023/03/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睽違26年德國教育及研究部長21日訪台,將簽署「台德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

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部長史塔克-瓦特辛格,預計21日訪問台灣,這將是26年來首位訪台的德國部長級官員。據了解,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去(2022)年11月赴柏林拜會史塔克-瓦特辛格,力邀對方訪台;史塔克-瓦特辛格允諾並於今年成行,定21至22日率團訪台,共同見證「台德科學及技術合作協議」(STA)的簽署。

2023/03/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盟提出「淨零產業法」草案與「歐洲氫銀行」計畫,馮德萊恩:綠能補貼比賽開始

「淨零產業法」草案和執委會16日同步發布的「關鍵原料法案」要點,是歐盟「綠色新政產業計畫」的兩個旗艦法案。向來標榜自由市場原則的歐盟,對會員國從政府財庫補貼產業有著嚴格規範,但已接連因全球疫情衝擊民生經濟、俄烏戰爭帶來能源通膨危機而鬆綁,如今又為了力拚綠能經濟再放寬。

2023/01/10 | Abby Huang

100%氫能發電咁有可能?西門子能源亞洲發展總監:法國與台灣有具體經驗

西門子在歐洲、澳洲、南美都有業務,於法國Smurfit Kappa Saillat造紙廠在今年6-7月就可以達到100%用氫能發電,西門子在台灣也有佈局,去年4月和台電簽署「混氫技術合作備忘錄」,此項合作將開發台灣第一個氫能應用發電廠,今年底以前,第一個混氫發電機組將會在興達電廠運作,氫氣比例可達15%。

2022/08/29 | 莊貿捷

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爆發元年」,布局10年專利超越美韓德、直逼日本

北京當局定調,氫能是國家能源重要組成成分,也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未來除了在其國內完善供應鏈外,也要和「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氫能貿易,外界稱今(2022)年為氫能產業是爆發元年。

2022/06/22 | 莊貿捷

德國電業巨頭萊茵能源看好台灣離岸風場潛力,角逐區塊開發競標,積極爭取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

萊茵再生能源(RWE Renewables)插旗台灣,由於萊茵了解全球海洋地形與氣候複雜多變,因此於挪威、美國、西班牙用3種不同天然環境場址,這些經驗將加速台灣導入適合的浮動式風機進程。

2016/03/05 | 吳象元

蔡英文:氫能是實踐「非核家園」的戰略選項

洲的德國和冰島於氫能源領域上為領頭羊,冰島更是為世界上首個導入「氫經濟」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