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水災

洪水是一種自然災害,指河流、湖泊、海洋所含的水體上漲,超過常規水位的水流現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出現百年一遇雨災、深圳洩洪,多區水浸交通癱瘓

百年一遇的暴雨在襲擊下,香港幾近癱瘓,大部分交通工具被迫停運,並且停課、停工。而深圳半夜洩洪港府半小時前才告知市民,惹部分港人不滿。

TNL+ 2023/08/15 | 吳崑玉

中國水患:不要求總統候選人嚴詞抨擊,但也不該當個角落生物就怕「習大大不開心」

我不要求總統候選人們嚴詞抨擊習大大的錯誤,但總該對這麼大的事件,表達出一些公正的看法。而不是像現在一樣,當個角落生物,噤聲不語,僅求茍免「別讓習大不開心」。我們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經此事件,我們更不想成為習近平治下的一部份。

TNL+ 2023/08/14 | 吳崑玉

中國水患讓華北、東北數千萬人不相信政府了,十年脫貧卻一夜返貧,找誰賠去?

威權的核心就是「控制」,一旦「Loss Control」,這個政權便將迅速崩解,或必須進行重組。但這場洪災,顯示中共官僚系統的決策與通報系統散了架,官方與民間的信任感喪失殆盡。「沒有公信力,就沒有公權力」,這個政權還能維繫得住嗎?

2023/08/11 | 梁敏萱

【圖表】哪個縣市最少放颱風假?最多又是哪裡?回顧23年數據告訴你

2023年七月底連續兩週迎來兩個中度颱風,讓颱風假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你知道台灣哪個縣市颱風假放最多嗎?颱風假究竟是放在平日還是週末比較多?我們梳理過去23年的數據,帶你一起來了解

2023/08/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東北糧倉洪災可能爆發食安危機,國務院要求組織農民積極補種作物

麻生太郎表示,阻止台海發生戰爭需要靠嚇阻,嚇阻分三部分,第一要有實際軍備上的「嚇阻能力」;第二要有「執行能力」,亦即動用武力的意志必須得到人民認同;第三是最重要的,需把有能力嚇阻的事實讓對手充分了解 ,這三個前提都成立才能發揮嚇阻效果。

TNL+ 2023/08/08 | 李少民

秦剛失蹤、火箭軍洗牌、齊齊哈爾悲劇、華北水禍,看似無關事件背後有著中共的驚人慣性

這些官員對習近平的忠誠都是假的,只要看看他們巨額受賄、大批情人、兒女留洋、就很清楚。如果他們一旦發現習近平行將垮臺,那他們一定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就像中共每次政治運動把一個高官打倒,其他人都馬上變成批判這個高官的急先鋒。所以如果習近平完蛋,對他曾經喊絕對忠誠的人,應該是使出洪荒之力批判他的人。

2023/08/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卡努颱風農損逾1.2億元,南投占9成最嚴重,鄭文燦:災情比照莫拉克從優從寬從速補助

鄭文燦指出,這次卡努颱風連續兩天的累積雨量,超越莫拉克颱風時在仁愛鄉的降雨量,重災區仁愛鄉需以專案處理,災後復原工作才能盡快推動;行政院將專案核給經費,包括行政院災害預備金、農業部及原民會等相關經費,供修復其他受損道路跟農路。

TNL+ 2023/08/06 | TNL JP編輯部

研究:喜馬拉雅冰川到本世紀末恐消融80%,洪水將對下游20億南亞人口造成嚴重威脅

由印度、中國等8個位於喜馬拉雅山周圍的國家所組成的跨政府組織國際山地整合發展中心(ICIMOD),於今年6月中旬發表一份研究結果,當中指出,全球暖化正導致喜馬拉雅山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融中,預估到本世紀末,可能有達80%的冰川融解,並對居民造成嚴重的損害。

2023/08/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杜蘇芮重創河北涿州斷水電又斷糧,救援難度大於2021鄭州水災,出版社圖書倉庫重鎮泡水損失慘重

颱風杜蘇芮侵襲中國,河北涿州成了重災區,至今仍有不少人正經歷斷水、斷糧、斷電,以及和親屬失聯等困境。涿州作為多家出版社倉庫所在地,目前已有大量圖書被浸泡損毀。

TNL+ 2023/07/26 | 陳慶德

韓國暴雨淹沒隧道帶走14條人命,造成悲劇的是「極端氣候」還是「極端人禍」?

早在豪雨來襲前夕,氣象廳就不斷提醒各地方政府得嚴防豪大雨與水患,但是忠清北道相關單位並未聽從警告,於豪大雨之際並未對易釀事的車道,實施安全交通管制,故在短短幾分鐘之內,就讓洪水倒灌入五松宮坪車道內,釀成「死亡車道」遺憾事故。

2023/07/24 | 圖發事件

【圖表】颱風來勢洶洶,這些防颱準備你還記得嗎?

台灣4年多未有颱風登陸,你還記得防颱要做哪些準備嗎?我們整理出以下四大防颱準備與防災物品指引,一起提前做好防颱準備。

2023/07/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暴雨引發洪災山崩至少39死,尹錫悅矢言改革應對氣候變遷

尹錫悅今天前往災區慶尚北道勘災前表示:「這類極端氣候事件將變得司空見慣,我們必須接受氣候變遷正在發生,並與之共存。」他說,這種極端氣候與氣候變遷有關的觀點認為,「這是種異常、無法改變(的情形),需要徹底改革」,呼籲採取「非凡的決心」來改善韓國的準備及應變措施。

TNL+ 2023/07/16 | TNL國際編譯

印度爆發「蕃茄之亂」:高溫+暴雨導致價格飆漲341%,攤販聘請「蕃茄保鑣」怕被搶

印度麥當勞對此於聲明中表示:「每年一到雨季,食品業都會需要面臨部分食材因天氣因素缺貨的問題。」此外,再加上蕃茄生長時可能會遭蕃茄嵌紋病毒感染,而出現減產和蕃茄大小縮水等問題,讓這次的蕃茄危機更雪上加霜。

2023/01/14 | Louis Lo

【國際新聞圖輯】巨型草間彌生爬上LV總部,德國環保人士穿梭樹屋之間躲避警方清場

時尚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期與當代藝術大師草間彌生的最新聯名系列登場,為了慶祝合作里程碑,LV陸續於世界各地開設主題期間限定店,為了宣傳,更大規模改造位在法國巴黎的總部外牆,讓巨型草間彌生雕塑和圓點藝術成為最吸睛的亮點。

2022/10/26 | 《思想坦克》

詹順貴:輕颱尼莎帶來超大豪雨災情,凸顯台北市在極端氣候下的水災調適能力最差

輕颱尼莎因為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在北台灣帶來致災性超大豪雨。災情主要集中台北市243件、新北市126件;從以上數據資訊比較分析,似乎可以得出台北市面對極端氣候下的水災調適能力最差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