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2/12/06 |
中國領導人與德國——江澤民逝世,德國人有何反應?
在電視上看到江澤民逝世新聞,上一輩德國人都會有「ring a bell」的感覺,就是想起一些塵封往事。這個戴黑框眼鏡的亞洲老人,好像很面善,以前在新聞見過的,並回想起舒密特對華友善的時代。
在電視上看到江澤民逝世新聞,上一輩德國人都會有「ring a bell」的感覺,就是想起一些塵封往事。這個戴黑框眼鏡的亞洲老人,好像很面善,以前在新聞見過的,並回想起舒密特對華友善的時代。
《明報》刊文指出,中共建政73年,發出「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只有3次,前兩次是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和1997年2月19日鄧小平逝世,第三次就是30日江澤民逝世。文章認為,江澤民的後事辦得如此高調,恰恰是因他在當今中國政壇已全無影響力,隆重紀念他絲毫不會影響現任領導。
有中國地方官員總結江澤民的主政說:「國內評價比海外好,現在有不少懷念他的聲音」。許多中國年輕人形成崇拜江澤民的網路次文化,稱之為「膜蛤」文化,原本有惡搞取笑他戴上眼鏡後像蛤蟆之意,但分析指出,這種崇拜也隱含了對當前執政者的不滿。
上週末,上海、北京等中國大城爆發示威,大批民眾走上街頭反對嚴格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部分示威者抓住機會鼓吹民主改革、新聞自由、終結言論審查,甚至要求習近平與中共下台。如今江澤民逝世,令人聯想到1989年胡耀邦之死引發天安門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