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
《眼淚的歷史》:眼淚是身體參與情感的方式,但不應該受到身體的囿限
受到年鑑學派的影響,心態史成為歷史研究的重要取向。藉由新方向及新史料的研究,我們得以掌握近代歐洲文明背後的感性系譜,探討諸如眼淚這樣的情感基礎及象徵如何支撐人類社會結構,並影響文明背後的集體心態形塑。
2022/07/27 |
《歷史的轉換期8:1789年.追求自由的時代》導讀:近代的開端,自由的星星之火席捲全世界
經歷了「漫長十八世紀」的醞釀,西方世界在十八世紀末迎來了兩件劃時代的大事:1776年美國獨立,以及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這兩大事件為濫觴,由西方引領全世界邁入激烈變動的十九世紀近代化時期。也因為這兩大事件分別象徵脫離「舊世界」及「舊制度」,整個十八世紀亦被歸類為平淡而僵化的、應該被否定的舊時代。
2022/03/27 |
【書評】《小不點》:凝固了杜莎夫人所身處的、那個激情又混亂的法國大革命時代
《小不點》作者參照了那個時代的種種文獻,一點一滴將此書完成。翻開這本書後,你可以藉由主角的視角,進入一個有如蠟像館一般、栩栩如生的法蘭西王國。
2020/06/18 |
《法蘭西全史》:路易十六全家前往巴黎,此生便再也沒有見過凡爾賽宮
國王整天都在打獵,回到宮中後就直接上床。直到第二天早上才有人告訴他這個消息,於是有了以下這段有名的對話:「這是場叛變嗎?」國王睡眼惺忪地問羅尚博公爵。「不,陛下,」公爵回答,「這是革命。」
2020/01/18 |
被化學耽誤的法律人──提出「質量守恆定律」的拉瓦節
拉瓦節被譽為「近代化學之父」。但他不但是法學學士,甚至具備律師資格。而拉瓦節之所以能有卓越的成就,幕後最大功臣便是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