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法語

法語(法語:français),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的高盧-羅曼語支。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1/10 | 精選書摘

《新游牧者之歌》:為什麼一個嬌小的日本女人,會帶著象牙海岸的口音說法文?

「我祖母只是想讓我變得『有女人味』,但我不喜歡那些女孩的東西。我更喜歡看書或在戶外玩耍。這就是他們生活的方式。從那以後也沒有太大變化。幾年前,我所有的親戚聚在一起討論,如果我在非洲結婚,並帶丈夫回家會發生什麼事。他們不是種族主義者。他們是好人。他們只是沒有出過日本,也從未接觸過其他文化。」

2021/11/14 | 方格子vocus

話沒有講清楚可是講者的錯:如何借鏡外語經驗,優化結構、強化團隊溝通?

正因為不同文化群體本來就會有各自習慣的表達結構的習慣:越能適切理解不同群體的習慣,吸取優點,設計出合適的溝通系統,就越能讓集體智慧發生更大的影響力。

2021/07/29 | 精選書摘

《華人眼中的法蘭西》:拉.封丹與「3S」閒適智慧,是法國人數百年來身體力行的生活哲學

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陳三井教授,結合多年來的研究與親身經驗,爬梳大量史料與旅法華人留下的文字,透過他們的筆墨,帶領讀者回溯,重建百年來法國的變與不變,讓我們能夠全面了解法國的國情,更影響了至今的社會如何看待法國文明!

2021/07/29 | TNL國際編譯

加拿大史上首位原住民總督就職,因不諳官方語言法文遭批判投訴

西蒙此時上任,正逢加國殖民時期的原住民政策再度被檢視之際。近期,加拿大寄宿學校附近發現了數百名原住民兒童的無名塚,引發各界譁然。

2021/04/13 | 精選書摘

《換了語言,就換了腦袋》:為什麼星期一、二和四是男人,但星期三、五和六是女人?

本書將會帶領你穿越時空,從古希臘的荷馬到十九世紀的達爾文,從蠻荒野人到白袍科學家,多徹在書中綜觀語言學兩世紀的發展歷程,以極其豐富的有趣實例,向我們展示不同語言的特殊性,深入探討許多有關語言、文化和大腦的勁爆問題。

2020/11/18 | 戲言

柏林,在那裡(二):令柏林變成大都會的開明國君,為何熱愛法國文化?

腓德烈二世自小被迫接受嚴格軍事與宗教教育,但他的家庭教師卻偷偷教他拉丁語、法語以及文學知識。腓德烈二世更會吹長笛,也會作曲,音樂造詣很高。

2019/07/04 | 羊正鈺

「女性崛起」的歐盟高層改組:成為首位執委會女主席是誰?

范德賴恩除了認為德國應在國際舞台扮演更顯著角色,也強力主張歐盟應進一步整合,曾擁護「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概念。

2019/07/04 | 羊正鈺

「女力崛起」的歐盟高層改組:成為首位執委會女主席的人是誰?

范德賴恩除了認為德國應在國際舞台扮演更顯著角色,也強力主張歐盟應進一步整合,曾擁護「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概念。

2018/07/13 | 運動視界

母語是荷蘭語、法語、德語的比利時球員,場上以哪種語言溝通?

在比利時這個國家,有人講荷蘭語、有人講法語、有人講德語,但比利時隊在場上該講什麼語言?先跟大家公布答案,在比利時隊的更衣室,他們一律說英語。但英語並非比利時母語,為何要選用這個語言?

2018/07/13 | 運動視界

母語是荷蘭語、法語、德語的比利時球員,在場上以哪種語言溝通?

在比利時這個國家,有人講荷蘭語、有人講法語、有人講德語,但比利時隊在場上該講什麼語言?先跟大家公布答案,在比利時隊的更衣室,他們一律說英語。但英語並非比利時母語,為何要選用這個語言?

2017/02/12 | 精選書摘

唯美食與法語不可辜負:現代法國的反美情結

現代法國的反美主義本質上是文化結構,動力根源為透過否定美國喚起大眾心目中理想的法國,持續排斥外來文化影響並堅守本土價值,也就是以社交、地方傳統、對社會公義與道德的信念來定義法國生活。

2017/02/12 | 精選書摘

唯美食與法語不可辜負:現代法國的反美情結

現代法國的反美主義本質上是文化結構,動力根源為透過否定美國喚起大眾心目中理想的法國,持續排斥外來文化影響並堅守本土價值,也就是以社交、地方傳統、對社會公義與道德的信念來定義法國生活。

2016/10/05 |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越南文的「脫漢」之路:那些年,用「喃字」所寫的越南文

因為音節結構與漢語相近,甚至發展了一套創造漢字的系統,這套只有越南使用的漢字,我們稱它為「喃字」(Chữ Nôm)。

2016/10/05 |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越南文的「脫漢」之路:那些年,用「喃字」所寫的越南文

因為音節結構與漢語相近,甚至發展了一套創造漢字的系統,這套只有越南使用的漢字,我們稱它為「喃字」(Chữ Nôm)。

2016/09/24 | 《科學人》粉絲團

科學本身就是一種外語:歷經辛苦,才能真正體會科學之美

1898年,有人問德國首相俾斯麥,現代史上最具決定性的事情時,他回答:「北美洲的人說英語。」俾斯麥說這句話的時空與百年後的今天大不相同,可是我們卻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見之明。(或是瞎打誤著?)

2016/09/24 | 《科學人》粉絲團

科學本身就是一種外語:歷經辛苦,才能真正體會科學之美

1898年,有人問德國首相俾斯麥,現代史上最具決定性的事情時,他回答:「北美洲的人說英語。」俾斯麥說這句話的時空與百年後的今天大不相同,可是我們卻不得不佩服他的先見之明。(或是瞎打誤著?)

2016/09/17 | 精選書摘

加拿大「國中之國」魁北克給未來台灣的參照:要獨立可以,但請把話說清楚

魁北克或許沒有想要「完全地」獨立,但是透過爭取獨立的過程,在幾十年的時間裡得到想要的權利;加拿大聯邦也透過權力下放,換得加拿大統一。有得有捨,但如果沒有爭取,權力與權利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