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注意力

注意是一個醫學或心理學概念,屬於認知過程的一部分,是一種導致局部刺激的意識水平提高的知覺的選擇性的集中。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0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朱家安:電子書閱讀器舒緩我的網路成癮

然而,社群時代的環境會讓我們逐漸習慣「高速度、低理解」的閱讀模式。你滑手機可以滑得很快,一篇標明五分鐘讀完的文章,你30秒就滑完。這種快速的閱讀模式讓我們比較安心,不會覺得自己在快速的社群平台時代錯過些什麼。但代價可能是你其實也沒讀進去什麼。

2023/09/22 | 精選書摘

《高趣商思維》:想要真正做到有趣,就要擺脫自我中心主義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今天的頭髮比較亂或者衣服上有污漬,所以覺得許多人都在看自己,或者說錯一句話便認為別人都會記住,實際情況有可能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

2023/09/05 | 精選書摘

《正面溝通練習課》:懂得傾聽的人在對話中聽與說的比例是六比四,給予對方充分的說話機會

想要說出心中的感受,但口一開卻往往惹對方不開心?為了拉近關係,努力的尋找話題,雙方反而越聊越遠?不想再當句點王,卻不小心就會和別人保持社交距離?說話與溝通在無形之中,變成生活中的不可承受之重?如果以上的問句,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就讓有20年教學經驗的正面溝通專家來解救陷於困境的你,透過實際練習,說出更好的自己與更完滿的人際關係。

2023/04/30 | 方格子vocus

知識工作者如何在注意力爭奪戰中持續勝出?關鍵在於建立「第二大腦」

在每天生活裡,我們有好好覺察自己的注意力都跑哪去了嗎?當我下決心要拉回自己的注意力時,在執行上對我最困難的是,如何在現代的資訊鴻海中「平衡站穩」。以下是我的經驗分享。

2023/04/09 | 精選書摘

《覺察》:若是真的想要療癒痛苦,我們需要的是走向痛苦,而非遠離它

這情況就像是被狗咬:當牠的牙齒緊咬著你的手掌不放時,如果你試著把手抽開,牠會咬得更緊,而你會傷得更重。但是如果你把手往狗的喉嚨的方向推,牠就會鬆口;你的手將不至於傷得那麼嚴重,你的身體可以更容易地修復。

2023/03/04 | 讀者投書

網路讓人類進化成「分心人種」,再也無法突破思考的最大靜摩擦力

網路強行進入日常的無聊當下,也劫持了無聊的權利。享受永不斷線的生活,實際上是讓我們離α腦波越來越遠,離線狀態的大腦永遠會自動切換成連線狀態時的亢奮。可以說,α腦波是我們征服思考路上的靜摩擦力和最大靜摩擦力的關鍵,然而,在人手不只一機的時代似乎只能對α腦波望其項背。

2022/12/05 | 精選書摘

《顛峰心智》:「看清」內在風景,避免過度專注而偏離目標,你需要「後設覺察」

備受肯定的神經學家阿米希・查博士畢生投入專注力科學的研究,致力從各個層面瞭解專注力,包括在實驗室研究腦造影,還有實地測試軍人、運動員、學生和消防員的專注力表現。她的目標是藉由科學研究找出掌控專注力的方法,幫助我們更能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2022/10/30 | 精選書摘

《簡單的真相:現代藝術中的單色畫》:在舊階級制度已經消失的社會中,單色確保了「文化貴族性」

從20世紀開始,極簡風格的單色畫風靡全世界,卻很少人認真爬梳單色畫的脈絡與發展。為什麼單色作品既受推崇,卻又備受輕蔑?是什麼原因驅使藝術家創作此類作品?作者試圖從歷史脈絡、繪畫的材質、形式(物質性)、精神性、哲學性等方面論證單色畫,希望給予讀者多方面對單色畫的認知與理解。

2022/09/3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用意志力對抗分心,無疑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我們愈來愈習慣多工處理,可是即使是電腦,也從不是真正的多工處理,只是電腦切換工作的速度快到我們難以察覺,直到當機為止。可是我們的大腦在任務切換之間需要更多時間來適應,於是大量心神和時間就被白白浪費掉了。

2022/09/20 | 潘柏翰

視訊心理諮商行不行【心理師篇】:不在場考驗危機處理能力,如何維持個案的注意力是首要挑戰

諮商心理師林上能表示,視訊諮商對他而言,對干擾的仍是因為科技和硬體設備所產生的延遲(包含說話和聲音音訊不清楚)。若是能克服這點,與認知功能較佳、狀態較為穩定的個案工作,實體和視訊諮商的差別不會到太大。

2022/08/03 | 方格子vocus

從國軍志願役招募學習「說服型簡報」技巧,讓興致缺缺的你產生「報效國家」的衝動

這篇文章將從說服的角度,去分析好的開場、內容與結尾存在哪些說服技巧,讓原本沒興趣的你,產生「報效國家」的衝動。

2022/06/14 | 環境資訊中心

研究證實噪音「有毒」:學校附近的交通噪音,顯著影響學童認知發展

噪音是第二大危害健康的環境因素,而最新的研究發現,暴露在交通環境中的時間比其他學童多三倍者,一年來的記憶力發展和注意力發展速度,分別比其他學童慢23%與5%。

2022/05/30 | 精選書摘

《開啟高效人生的心理課》:「為什麼我就是不能專心?」其實是因為你不知道要專心做啥

每個人的注意力運作都不太相同,有些人比較容易受到聲音的干擾,有些人則是比較容易受到氣味的干擾,還有些人只要坐的椅子不舒服就會受到干擾。你要找出自己比較容易受到哪種干擾,並且想辦法排除那些干擾,讓自己可以維持專注。

2022/03/18 | 常春月刊

孩子有情緒問題或注意力不集中,錯誤的飲食習慣可能是幫凶

當我們抱著頭思索著為何孩子在學校總是坐不住,學習總是記不住時,應該先想想我們給孩子的飲食內容是否適宜。

2022/03/15 | 精選書摘

《鉤引行銷》:「30天內從0到百萬追蹤」是我一開始最主要的鉤引點

在選擇鉤引點時,要把具體性和特殊性放在心上,這一點很重要。你不能述說一個人們已經聽了好幾遍的故事,不然大眾就會覺得麻木無感。鉤引點的重點就是要讓自己脫穎而出。

2022/03/02 | 精選書摘

《沒事的,我的焦慮怪獸》:分心事物和想法是妨礙專注的兩大主因,想像它們隨風飄散很有幫助

本書由長年照護青少年及其家長的資深臨床心理學家,以及一位曾經歷過焦慮的大學生合作撰寫。作者以廣大的研究數據和臨床心理學理論為基礎,提供實際經過反覆驗證的建議和練習,幫助讀者更理解焦慮、應對焦慮,以及跳脫焦慮的思考模式。

2022/03/01 | 精選書摘

《練習不焦慮的生活》:家長回應焦慮的孩子時容易有壓力,此時需要「清醒(SOBER)系統」

回到教養焦慮兒的過程中,孩子出現焦慮時需要你全部的專注力。只要提供全心的關注給孩子,你就等於站在一個有利的地位,可以使用本書的知識來有效回應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