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

洗衣機是指用來清洗衣物及毛巾等紡織品的機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0/06/18 | 精選書摘

張夏準《資本主義沒告訴你的23件事》:洗衣機改變世界的程度,遠大於網路

我以不起眼的洗衣機和網路比較,刻意讓這個觀點更具挑釁意味,但我舉的例子應該已讓各位了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技力量塑造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式,比一般認為的要複雜得多。

2020/04/22 | TNL Marketing

2020送這3種母親節禮物,一次拉攏媽媽、老婆和婆婆的心

今年母親節要送什麼禮物?每年都問一樣的問題,今年就從這些禮物挑準沒錯。

2020/01/26 | 精選書摘

《我如何真確理解世界》:這不是什麼該死的企業社會責任,而是攸關未來的重大商機!

中國與印度的總人口數,遠超過任何單一的西方富裕國家。我總覺得該論點真是愚不可及,那等於是在宣稱:中國的總人體質量超過美國,所以中國人體重過重的問題比美國人嚴重。在各國之間人口數量差異巨大的前提下,討論單一國家的總排碳量是無濟於事的。

2019/11/26 | 港台電視31

香港地,洗衣難

劏房和蚊型單位林立,連放下一部洗衣機的地方也沒有,促成紅磡自助洗衣店興起。

2019/09/18 | 回收綠報報 R-Paper

冷氣、冰箱四大家電壞掉買新的,淘汰舊的不只有人免費清運,還可以換現金!

回收廢四機除了將有效資源回收再利用之外,還能避免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以冰箱來說,若其中的銅管破損,都很有可能造成冷媒外洩、CRT電視機或LCD顯示器螢幕玻璃破裂,也有汞蒸氣外洩的疑慮。若能有效回收,便可妥善處理有害物質,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

2019/04/24 | 物理雙月刊PSROC

洗衣機的物理學:「直立式」與「滾筒式」要選哪一種?

選購洗衣機當然不只是單純的物理問題,還得考慮經濟問題。但相信,多了物理思考的加持,在決策上還是很有助益的。

2019/04/05 | 孫婕

我們壓著瘋狂掙扎的洗衣機,就像試圖制伏一個逃走的變形金剛

午飯才吃到一半,後院就傳出洗衣機大聲震動的聲音。跑出去一看,在後院工作的Xavier和Joel正抱著洗衣機,試圖讓機器穩定下來──進入「SPIN/脫水」程式的洗衣機,已經跳離原位將近半公尺,而且還不斷扭動掙扎、遠看像是個跳著迪斯可的白色金屬箱子。

2018/12/24 | 廣編企劃

衣服洗了,但穿上後皮膚還是會癢?洗衣迷思除三害,才能真潔淨

每次洗衣服時,是否曾懷疑自己真的洗對方法了嗎?為何衣服怎麼穿都癢,怎麼洗都有味道?一起破除傳統洗衣迷思,了解正確洗淨程序與觀念。

2017/09/28 | 財訊

洗衣機、冷氣機⋯水塔管線都能洗:家電清洗藏百億商機,保全公司也搶進

網路近來瘋傳一部洗衣機清洗影片,也讓消費者見識到居家生活中看不見的髒汙,但也因此讓許多業者都跳進來搶商機,並且應運而生更多加值延伸的銷售服務。

2017/09/28 | Abby Huang

不只吸塵器和風筒!Dyson將於2020年推出「全新」電動車

吸塵器和吹風機之後,Dyson也要做電動車了,目標將在2020年上市。創辦人詹姆士曾說過,「研發追求的不一定是商業上的成功,而我真正喜歡的,是追求解決問題的方式。」

2017/09/27 | Abby Huang

研發野心永不減速:吸塵器和吹風機之後, 戴森2020年將推出「全新」電動車

吸塵器和吹風機之後,Dyson也要做電動車了,目標將在2020年上市。創辦人詹姆士曾說過,「研發追求的不一定是商業上的成功,而我真正喜歡的,是追求解決問題的方式。」

2016/11/05 | 羊正鈺

上蓋脫離會砸傷人!三星在美國召回280萬台洗衣機

三星目前已收到733起故障回報,遭部分美國消費者控告,他們指控稱,洗衣機在正常使用下發生爆炸。

2016/11/05 | 羊正鈺

上蓋脫離會砸傷人!三星在美國召回280萬台洗衣機

三星目前已收到733起故障回報,遭部分美國消費者控告,他們指控稱,洗衣機在正常使用下發生爆炸。

2016/09/29 | 李牧宜

不只Note 7!三星洗衣機也頻傳爆炸,遭美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警告

三星洗衣機近日傳出數起爆炸事件,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建議使用三星洗衣機的民眾,暫時選擇慢速洗衣的方式,並提醒客戶盡快檢查自家洗衣機型號,是否屬於召回行列。

2016/09/29 | 李牧宜

不只Note 7!三星洗衣機也頻傳爆炸,遭美消費品安全委員會警告

三星洗衣機近日傳出數起爆炸事件,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建議使用三星洗衣機的民眾,暫時選擇慢速洗衣的方式,並提醒客戶盡快檢查自家洗衣機型號,是否屬於召回行列。

2016/01/09 | 街報Street Voice

舊東西也能尋出新意義?中國學者透過《論家用電器》探索人與器物的關係

汪民安是中文文化研究界的著名學者。此書把家電放在整個家庭的結構裡來觀察,看它處於什麼位置,發揮什麼功能;另外也討論到人與家電的關係,以及家電的「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