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流亡

流亡或逃亡,也稱為亡命、流命(英語:Exile),指任何人或團體,因為自然災害、違法行為、受到侵略、迫害(包括政治迫害)或其他負面因素而離開出生或定居的國家、地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23 | 精選書摘

【小說】《樹的憂鬱》選摘:香港如此下一步必定是收復台灣的,共產黨要統一嘛

《樹的憂鬱》寫下二○一九年後,港台兩地間,人們流離的複雜心理:留下與離去、噤聲無語與續存記憶,每個抉擇都困難。因流亡、求學、移民、或結婚落腳台灣的港人,在異地面臨的文化衝突,離開後的內在歉疚、遭遇更多元且衝突的政治分歧衝擊,格格不入或融入,夾在其間該如何調適。

2022/09/09 | 有關人類學

讀《主權島嶼》:逃離動亂的海地,仍逃不出美軍構築的海上堡壘

逃出貧困、動盪的海地島國,這些海地流亡難民與美國驅逐艦在加勒比海相遇。一邊是「逃離」動亂追求應許之地,另一邊則是「逃離」美國國內法律,執行美國社會意志。雙方在「逃」的過程中,不斷的在重塑海洋、國家邊界與主權。

2022/08/05 | 《卓越新聞電子報》

中國統治下香港記者的命運:有關夢想破滅、毅力與希望的七個故事

中國接管香港25週年之際,牛津大學路透新聞學研究所記者研究員陳妙玲(Emily Chan Miu Ling)訪問了七位香港記者,整理出七段香港記者捍衛新聞自由的動人故事——透過他們視角,因為他們是被影響最深的一群人。

2022/07/30 | BBC News 中文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國家首腦下台後形形色色的海外流亡之路

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教授艾貝爾・埃斯克利巴-福爾奇弗克(Abel Escriba-Folch)和丹尼爾・克爾瑪立克(Daniel Krcmaric)的研究顯示,1946年至2012年期間,有180多名被趕下台的國家元首流亡海外。

2022/07/25 | TNL 編輯

斯里蘭卡總統府示威群眾遭軍方暴力清場,人權團體新加坡提告「落跑總統」盼逮人

專門記錄斯里蘭卡內戰期間疑似侵害人權行徑的人權團體,已經向新加坡檢察總長提起刑事告訴,尋求針對斯里蘭卡前總統拉賈帕克薩於數十年內戰期間的角色,將他逮捕。

2022/04/24 | 新社會政策雜誌

2022年是香港關鍵的一年,海外港人除了倡議與遊說還能多做什麼?

香港人現在很多事情更需要一步一腳印建立起來,我們要有責任讓仍然身處香港的人明白到海外港人仍在努力當中,除了倡議和游說,更要嘗試用當國人的角度和身份,去證明為何當國政府幫助香港具有利益,而另一個角力場則是「香港主權」的歸屬。

2022/04/03 | 新社會政策雜誌

王丹給香港民主運動者的建言:流亡作為一種狀態,取決你把它放置在人生中的什麼位置上

流亡或許會帶來種種的不便,流亡當然也要為之付出代價,但是,因為流亡其實已經成為自我成就的一部分,相比起來,這些代價就是如此的值得。其中,流亡藏人群體在處理與漢族人之間的關係上,就堪稱典範。

2021/06/04 | 德國之聲

香港六四維園燭光不再,海外港人誓言延續傳統

隨著標誌性的六四維園燭光晚會連續第二年在香港被政府以控制疫情為由禁止,海外的香港民運人士積極找尋方法維系這個傳統,也對香港境內自由度的快速崩壞感到擔憂。

2021/06/01 | 翁煌德/無影無蹤

【影評】應亮《自由行》:極權就是一場雨,沒有淋過的人不知道

猶記應亮對我說:「極權就是一場雨,沒有淋過的人不知道。」如果不能全理解《自由行》中的情感、楊樞與母親的痛楚,我想那也是幸運的。

2021/03/18 | 德國之聲

【專訪】許智峯:在澳洲,不浪費任何一刻的自由

香港前民主派議員許智峰本月初宣佈將國際遊說重心轉往澳大利亞。他告訴德國之聲,2019年參與「反送中」街頭示威的經歷,是政治生涯中的重要轉折,他也準備好在澳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2020/12/04 | 德國之聲

許智峯退黨流亡,保安局譴責棄保潛逃

香港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本週四在社群網站宣佈正式流亡。民主黨接受其退黨申請,保安局則譴責棄保潛逃。

2020/11/26 | 橫議拉美

流亡的萬人迷:玻利維亞「反美英雄」莫拉萊斯,率領左派完全執政

玻利維亞大選,前總統埃沃・莫拉雷斯領導的左派「走向社會主義運動」獲得較2019年更佳的選舉結果,從總統到國會取得大勝。莫拉雷斯於11月9日結束接一年的國外流亡生活,「走向社會主義運動」重新完全執政,將持續「反美」、「親中」路線。

2020/09/09 | 林宜萱

撕爛護照、從車窗爬出:白羅斯反對派領袖打破「被流亡」劇本,同伴飛車逃到國外公布真相

白羅斯反對派領袖卡列斯尼卡娃本月7日被綁架,有人意圖要她流亡至烏克蘭,於是她在邊境撕了護照,一同被俘的盟友則在飛車追逐下成功逃到烏克蘭,召開記者會說明過程。另一方面,獨裁總統盧卡申科似乎成功挽回俄羅斯總統普亭的心,8日接受俄國媒體聯訪時強調自己是唯一能保護白羅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