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流浪動物

流浪動物通常指處於無人監管且無家可歸,並非當地原生動物,例如流浪狗、流浪貓、流浪牛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22 | 讀者投書

零撲殺政策上路滿六週年之際,勿讓「重啟撲殺」大開動保倒車

在我們邁向「零流浪動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陣痛期,而陣痛期的大小與長度,端視流浪動物數量是否能有效控制,只有從源頭管理,即搭配寵物登記、繁殖買賣管理、TNVR、嚴查棄養、落實生命教育等多元手段,才能真正達到治本的目的。

2022/10/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西班牙「狗」拉松公益路跑,逾5000組毛孩和飼主呼籲以領養代替購買、不棄養寵物

參賽的飼主不分男女老少,賽道上有媽媽一手推嬰兒車、一手牽毛孩跑步,有家庭全家大小一起出動,有人用推車推著年邁走不動的寵物前行,也有狗主人高舉已過世的狗兒照片邊哭邊跑,感動了現場觀賽的民眾。

2022/07/20 | 藍妮蒨

野放石虎「西湖哥」遭野犬獵殺死於河床,林務局:不要放養小狗、勿餵食浪犬

「石虎是野生動物,不是寵物,他們應該在野外扮演其該有的生態角色,將石虎收容起來絕對不是最佳的保育手段。」阿虎團隊更指出,流浪犬和犬隻放養問題確實是石虎保育一大難題,石虎的保育行動之一,就是要降低因遊蕩犬隻而導致的死亡。

2022/05/12 | 林艾德

「領養代替購買」如何成為情緒勒索?鍾明軒只是用另一種方式說謊,連自己都騙了

想讓自己好過並沒有錯,但是當別人鼓勵領養代替購買時,請不要幫他們冠上情緒勒索的罪名。因為他們跟你唯一的不同,只是他們願意做得多一點、犧牲多一點。

2022/05/06 | TNL 編輯

錯誤警報:肯亞家樂福手提袋太逼真,民眾誤認成是流浪獅

一個太過真實的獅子提袋,一個曾遭遇野生動物襲擊的村莊,造就肯亞當地一則有趣的新聞。

2022/02/27 | 關懷生命協會

【專訪】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執行長劉晉佑:如果不開始大規模絕育,我們就是在扮家家酒

劉晉佑以自身經驗分享,過去他在民間收容所工作,即使幫很多狗找到領養人,還是會有源源不斷的狗進來,讓他感覺看不到明天、看不到希望。台灣之心則是從源頭減量做起,他說:「雖然絕育對狗貓也是一種傷害,但我們希望用較小的傷害,來減少較大的傷害。」

2022/02/23 | 關懷生命協會

【專訪】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執行長郭璇:高強度絕育是一種專業,目的是擋住流浪狗的「生」

「地區性密集的絕育行動,才能真正減少流浪動物的整體數量。」郭璇以新北市各動物之家的幼犬入所量為例,從2015年的2694隻,降到2020年的536隻,並規定未絕育的幼犬不能送養。

2022/01/22 | 精選書摘

譚艾珍《快樂女人不會老》:據我觀察,會出來混黑社會的男生,多半都不是什麼天生的凶神惡煞

這本書收錄的二十一篇故事,是譚艾珍個人厚實的生命歷程,是她那不願向大時代命運低頭的母親傳下來的人生智慧;是她與名跑者作家女兒歐陽靖的相處;也是她如何在命運不斷奔走之下,如何找到內在和諧與讓己心快樂的秘訣,瀟灑自在地走進人生下半場。 

2021/12/12 | 方格子vocus

保護動物還是寵物?鼓吹修法將虐待動物加重刑責之前,必須考量這三個面向

「虐待」、「殺害」、「寵物」該如何定義?修法之前不可能逃避這些問題,愛心爆發也沒用。為了你想保護的弱小對象,不要逃避這些執行面問題。更不要得過且過,能滿足報復情緒就行。

2021/08/24 | 環境資訊中心

農委會推估全國遊蕩犬超過15萬隻、無顯著增加,學者建議別太早下定論

2020年全台嚴重乾旱,野外食物減少,又遇上COVID-19疫情爆發,遊客與餵養人士活動減少,也影響遊蕩犬的食物來源,可能造成族群數量波動。單看去年的調查數據,不一定就是人為管理的結果。

2021/08/19 | TNL 編輯

英國退役軍人投身收容阿富汗流浪動物,面對塔利班威脅也「絕不會把牠們丟下」

法廷發起了請願,希望能夠募到20萬美元來進行包機和入境開支,援救動物,同時協助他們員工在英國落地生根,「這些人不會造成英國財政的負擔,」法廷說,「他們將對英國社會產生貢獻,正如他們對阿富汗社會一樣。」

2021/06/24 | 環境資訊中心

「禁餵流浪動物」提案連署正反方皆達標,農委會須於兩個月內正式回應

提案者指出,流浪動物會影響交通安全、可能咬傷甚至咬死民眾,若建立野生族群也會壓迫到其他原生種,不過也有批評禁餵流浪動物的提案,違反人道精神與人性本善,也指出若禁止餵養,讓流浪貓狗去找尋野生動物覓食,反而更破壞生態。

2021/05/08 | TNL 編輯

台北市6月起開罰公園餵食野生動物,流浪貓狗不在此限

6月1日起,公園處駐衛警若勸導第二次仍不聽,將會開罰1200至6000元,民眾看到餵食野生動物也可錄影存證但無檢舉獎金,餵食流浪貓狗,則不在此限。

2021/03/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菲律賓疫情下的貓狗悲歌:寵物遭棄養靠志工救濟,流浪動物與貧民在墓園共存

隨著馬尼拉疫情的惡化,經濟活動停頓、人們減少了垃圾量,寵物被棄養、流浪動物無法覓食的情況日增,因此當地動保團體決定協助這些流浪動物。

2020/06/23 | 關懷生命協會

餵食流浪動物經驗談:你會被善行感動,還是想說聲「別餵了」?

餵食者可能是愛心志工或一般民眾,提供給流浪狗的飲食有所不同,取決於餵養者的資源、能力、觀念等。礙於條件有限,無法面面俱到,不過對這些狗來說,已是生存的重要依仗。如果餵食者能為浪犬結紮,免於下一代繼續流浪、繁殖,至少是一種源頭的管控。

2020/06/18 | 關懷生命協會

簡介《動物保護法》:進行動物實驗應該遵循何種原則?

照理說《動物保護法》應保護所有動物免於被人類傷害,不過因為人類使用需求,動保法同意實驗動物與經濟動物可以被人類宰殺,或因實驗死亡。

2019/01/14 | 精選書摘

《清潔女工手記》:這裡只聽得見呼嘯的風聲,和四周徘徊不去的野狗群

《清潔女工手記》的許多故事發生在美國社會生活的最邊緣,對於清潔工、護士、總機、代課教師、文書職員等在文學作品中備受忽略的藍領、粉領女性勞動者的生活世界,有著難能可貴的細膩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