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可以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7/31 | 蔣汶耕

【書評】梨木香步《海幻》:以紀實筆法構出一座虛幻之島,寫下生態浩劫與人類文明的反思

梨木香步透過秋野之眼,寫下了這座遲島極為細節的調查,在歷史真有其事的鋪墊下,我卻未曾在地圖上發現這座島嶼,亦讓我忍不住自問,究竟作者用如此紀實的筆法卻虛構出一個小島的目的是什麼?是對過往消失之物的一個警惕?

2022/04/18 | 讀者投書

【書評】《德米安:彷徨少年時》:少年辛克萊的宿命與少女歐蒂娜的革命,在各自的故事中找到了意義

即便人類社會發展千年,人性仍不是已完備的傳承,還有更多未知的層面在真理之路中等著被探尋。諾斯底主義追求的自我並不僅止於雞湯式的積極勸導,也不止於外部世界圖像的真實;而是不斷的反思、自內在的精神找尋自己的本源與命運,最終達到超越肉體的自我救贖。

2022/02/08 | 張健文

尋找真我,再讀德國作家赫瑟《流浪者之歌》

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瑟的《Siddhartha》對筆者意義重大,因為故事是赫瑟老先生消化印、中經典後,虛構悉達多一生尋找西方文化背景中的「真我」和「自我」過程,可以說是一部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產物。

2021/11/28 | 精選書摘

【小說】赫曼赫塞《悉達多》選摘:悉達多思索著,卻突然停下腳步,彷彿有一條長蛇橫臥於前路

一部完全是詩的、充滿歌詠性、音樂性的、光彩奪目的傑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最經典的文學作品。本書為雲門舞集林懷民老師創作《流浪者之歌》作品的謬思。

2021/10/17 | 方格子vocus

【書評】赫曼赫塞《徬徨少年時》:全書以意義結構取勝,但在敘事結構有三個明顯缺失

面對外在的現實世界,人們難免感到迷惑。《徬徨少年時》的主角辛克萊要真正的尋找自己、成為自己,探索自己的路,乃有甚多關於生命意義的思考以及心靈的探索。自我追尋是艱辛的,需要智慧與勇氣。

2017/11/03 | 精選書摘

《河濱戰記》:你知道人類怎麼處理被抓走的流浪狗嗎?

貝果放慢腳步,過了半晌說:「後來人類嫌我太吵,說我一直叫,就把我丟了。」「你主人?」庫洛問。「不是,是一種叫做管理委員的人逼他們的。」貝果悶聲:「主人跟她的先生沒有不要我,他們到最後都還說愛我。」

2017/11/02 | 精選書摘

《河濱戰記》:你知道人類怎麼處理被抓走的流浪狗嗎?

貝果放慢腳步,過了半晌說:「後來人類嫌我太吵,說我一直叫,就把我丟了。」「你主人?」庫洛問。「不是,是一種叫做管理委員的人逼他們的。」貝果悶聲:「主人跟她的先生沒有不要我,他們到最後都還說愛我。」

2017/07/17 | 生鮮時書

整座城市就是我的漫遊舞台:一群互不相識的觀眾,一起用100分鐘踏查台北

台北藝術節即將推出的《遙感城市》,由德國里米尼紀錄劇團帶領觀眾帶著耳機,在台北的某個角落走走跳跳逛逛一百分鐘。透過戲劇化的角度,讓人們可以看到這個舞台的正面與反面。正面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城市生活,反面是我們可以用戲劇化角度來進行探索的日常。

2016/09/03 | 雲門

能為你們唱歌,是我的榮幸:《流浪者之歌》的魯斯塔維歌聲

喬治亞民歌是祖先留下來的禮物,無時無刻在生活中。我說:「很羨慕你們可以長這麼高。」合唱團員一把將我舉在肩上,幽默地說,他們也很羨慕我們能高高地被舉起。

2015/09/29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獨裁者也壓不住的聲音:印尼草根藝術家的反抗嘗試與社會參與

蘇哈托政權的「新秩序」(New Order)政策與三十餘年的獨裁專制,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已讓印尼社會躁動而不安。社會運動四起,藝文社團也延續著革命時期的傳統,在國家意識型態與全球化的焦慮中,透過創作尋找平衡。

2015/09/29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獨裁者也壓不住的聲音:印尼草根藝術家的反抗嘗試與社會參與

蘇哈托政權的「新秩序」(New Order)政策與三十餘年的獨裁專制,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已讓印尼社會躁動而不安。社會運動四起,藝文社團也延續著革命時期的傳統,在國家意識型態與全球化的焦慮中,透過創作尋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