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流量

流量,指單位時間(對應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為秒)內流過特定截面的流體(液體或氣體)或電荷的量;流體的量為體積或質量,電荷的量為庫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09 | Jemmy K

11天內全網播放量突破80億僅次於〈Baby Shark〉,刀郎洗腦神曲〈羅刹海市〉為何爆紅?

2023年7月刀郎再推出新專輯《山歌寥哉》,其中《羅剎海市》在11天內全網播放量突破80億,比西班牙神曲《Despacito》的55億高出許多。總播放量只輸給130億的育兒神曲《Baby Shark》。可惜,這紀錄也像刀郎在娛樂圈的地位,不被認可。

2023/09/01 | 讀者投書

《壹蘋》取代「台蘋」一週年:黎智英如果出獄,他還認得出這顆「蘋果」嗎?

時值《壹蘋》成立週年、新聞產業困窘的此時此刻,我們必須提問:缺少對新聞專業的用心耕耘,如何種出一顆好蘋果?又或者,擅長商業操作、放眼集團縱效的潘杰賢,是否能成功從旁殺出一條不一樣的「新聞解方」甚至成為未來的典範?

2023/05/19 | 今周刊

時代雜誌拆除付費牆、Vice聲請破產……「CAR」模式失靈,新媒體的出路在哪?

原為台灣第一大報的《蘋果日報》,2019年推出付費牆,卻招致讀者與廣告收入大幅流失的慘劇,一年後以失敗告終。專家認為在網路時代,新聞媒體乃至整個文化產業,其實不需追求百萬讀者,「只要1000個忠誠粉絲就可以存活」。

2022/12/21 | 讀者投書

諮商心理師所討論的「專業性」,從來不是理科太太販賣線上課程、與粉絲會購買的主因

此次爭議中反對方所討論的專業性,可能從來不是理科太太之所以會販賣線上課程、與粉絲會購買的主因,或許更多是奠基於「理科太太過去的經驗中,媒介資源如何能有利於她」的總結,並以此建立對自身社會角色的理解,理解在當今社會結構當中,她握有的媒介資源能在各種形式、場域中轉化成一張寫著「流量」的通行證。

2022/12/19 | TenMax ADTech Lab

「娛樂式商務」主宰未來?從TikTok趨勢報告解析四大借勢產業、五項行銷策略

當廣告隨處可見、推銷無孔不入,品牌如何脫穎而出、保持領先的品牌心佔率?「娛樂式商務」將是解方之一!讓我們藉由TikTok的產業分析報告,了解抓住消費者的心的新方式。

2022/06/20 | Ping-I Wu

年耗十億、月訪客不到十萬,國際影音平台「TaiwanPlus」為何走不出去?

去年八月底,由文化部委託中央通訊社承製的國際影音平台「TaiwanPlus」,以全英文的線上內容形式風光上線,第一年挹注十億預算,結果成效不彰、APP目標達成率不到 10%,問題到底出在哪?

2022/05/18 | 方格子vocus

跟風「關於我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之前,先想清楚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看的

我爬過這一系列的hashtag,歸納有大量轉貼和擴散的案例,除了已經有大量鐵粉支持的紅人和團體,就是提供有趣、有魅力、有含金量內容的。好內容可以產生更多回響和討論,既然都花時間跟風寫文了,就多為讀者下一點功夫。

2022/03/27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講座】從政治新聞到流量政治:跑與不跑政治新聞的三個理由

由於社群媒體蓬勃發展,網路變成記者重要的資訊來源,其好處是政治人物的資訊取得較以前簡單許多,但缺點就是因社群內容缺乏記者追問與檢驗的空間,掌握在政治人物手中的資訊更無法全盤公開,記者也更容易淪為政治人物的宣傳工具。

2022/02/13 | Esor Huang

可關閉影片畫面的「Music Mode for YouTube」擴充套件,適合想省流量或專注聆聽內容的你

如果你也有些類似的考量(想要節省頻寬、提升速度,想要避免出現不適合內容)、糾結(想要用聽的學習更專注與避免吸引力干擾),那麼也可以試試看「 Music Mode for YouTube 」。

2021/06/26 | 《科學人》粉絲團

在吐司上淋蜂蜜時,為什麼蜂蜜會旋轉落下而不是垂直落下?

如果你吃早餐時喜歡在吐司上淋蜂蜜的話,那你就可以即興做個既簡單又漂亮的流體物理實驗?拿一根湯匙到蜂蜜罐裡蘸些蜂蜜再取出來,接著讓它在吐司上方數公分處豎直,結果垂落下來的那縷蜂蜜不會筆直撞上吐司,而是轉啊轉地以螺旋狀盤繞其上。在1950年代末期,兩位研究這種現象的先驅巴恩斯(George Barnes)和伍德考克(Richard Woodcock),把它稱為液體的繩捲效應(liquid rope-coil effect),因為這看起來很像繩子盤捲在一起。

2021/06/21 | TenMax ADTech Lab

YouTube與Instagram推出「短影片」功能,有機會挑戰TikTok的地位嗎?

YouTube與Instagram推出TikTok高度相似的產品,真的能吸引用戶轉移陣地嗎?TikTok又有哪些特質,是老牌社群龍頭難以透過「類似功能」就輕鬆取代的?

2021/02/13 | TNL 編輯

網紅經濟如何變現(上):從衝流量到接業配,考驗粉絲對商業化的接受程度

根據研調機構統計,台灣至今已有4萬筆網紅名單,粉絲數1萬人之下、千人之上的奈米網紅在各大平台崛起。而網紅一旦從流量分潤跨入接業配變現,就是開始考驗粉絲對商業化的接受程度。

2020/11/19 | 王克殷

台灣人的美國大選激情:看著三手新聞,假裝人在現場

台灣的記者常沒有國外的一手材料,對於陌生的事件,沒有人事時地物的接觸,缺乏特派記者,用改寫,編譯、臆測支撐結構,用夾敘夾議取代採訪,用別人的畫面填滿空白,而看著「故事」而非「新聞」的許多台灣人,就這麼創造了美選開票當日的激情,彷彿真的經歷了一戰。

2020/10/23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手機當機不是「My phone is broken」,該怎麼說才正確?

「我的手機當機了」不是「My phone is broken.」,那該如何表示?「我的手機沒流量了」又要怎麼說?

2020/07/07 | 精選轉載

這八個行銷技巧,讓我在Dcard發兩篇文就為IG帳號帶來6000個新粉絲

近一個月,我在Dcard發表兩篇非常熱門的文章,第一篇就登上全站熱門第三名。藉著文章,我也讓更多Dcard上的年輕朋友認識我的知識型IG帳號,並帶來6000多個粉絲增長,以下是我達成這個成就的8個行銷技巧。

2020/01/16 | TenMax ADTech Lab

【一週科技趨勢】YouTuber注意!所有含有「兒童內容」的影片可能無法賺分紅

2019是隱私議題風雨交戰的一年,在新的一年也沒有緩衝的跡象,Google母公司在去年9月因違反兒童網路隱私保護法,付出1億7千萬美元的巨額賠款,自此YouTube針對兒童隱私保護進行了多項行動,從現在開始,所有含有「兒童內容」的影片,都將自YouTube廣告投放的系統中撤除。

2020/01/02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言論自由社會必有「假新聞管制」的挑戰,但誰也沒有完美解方

台灣的假新聞當然危害很重,但是否比其他地方嚴重?倒未必然。反倒是現今「一切向錢看」的社會風氣,又缺乏能有效管制的法規的情況下,才是阻礙媒體向上提升最大的問題,而媒體的監督力量越弱,最高興的就是政府跟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