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俄語:Владивосток,羅馬化:Vladivostok,IPA:[vlədʲɪvɐˈstok] ( 聆聽),意為「征服東方」或「控制東方」),簡稱符市,中國傳統名為海參崴(滿語: ᡥᠠᡳ᠌ᡧᡝᠨᠸᡝᡳ,意為「海邊漁村」),是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首府,也是遠東聯邦管區行政中心所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內部經濟疲弱急向發展中國家追債,正把「世界最貧困國家推向崩垮邊緣」

藍可指出,過去透過「一帶一路」計畫的借貸,中國獲得慷慨資助人的角色;然而到頭來卻為借貸國帶來混亂。他分析,中國是「政治債權人,將這些國家推向破產邊緣,也就是債務陷阱」,例如斯里蘭卡就以債務交換赫班托達港(Hambantota)等重要建設,是一種「政治武器」。

2023/05/26 | BBC News 中文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變身中國內貿港?中俄遠東互動的現實與歷史

上述消息一出,在中文互聯網引起不小反響,有自媒體賬號以「163年後,中國重獲海參崴出海口」為標題進行報導,獲得廣泛關注。但專家解讀稱,類似安排早在2007年就已開始,對中國的東三省經濟有一定好處,但遠未到俄羅斯讓渡權益的地步,「海參崴」回歸中國更是「可能性為零」。

2022/03/22 | 鄭仲嵐

岸田文雄強硬定調北方四島是「非法佔據」,日俄之間是否將演化成軍事衝突?

許多日本人與媒體都在擔心,未來俄國在遠東的軍事行徑是否有可能演化成戰爭。目前俄國的太平洋艦隊約有260艘艦艇、潛水艇20艘(包括可搭載核武器潛艇13艘),另有搭載潛射彈道飛彈(SLBM)的潛水艇3艘,在鄂霍次克海的部署確實對美國與日本造成一定程度壓力。

2021/01/08 | 陳家韡(Mila)

中國一帶一路「高鐵外交」,能否實現西伯利亞大鐵路百年前未盡的野心?

在西伯利亞大鐵路完成後100年後,歷史逆轉,當年俄羅斯帝國由西向東的野心,對應在經濟崛起的中國政權的由東向西的一帶一路戰略上。

2020/11/30 | 陳家韡(Mila)

海參崴建城160週年:匯聚六國百年情仇,昔日的東方統治者未來何去何從?

今天中國、日本、韓國各國商港及城市的人口及經濟規模早已倍數超越海參崴,而俄羅斯的遠東區和海參崴卻是經濟落後與人口衰退,昔日的東方統治者未來何去何從,這是個克林姆林宮所面臨的歷史難題。

2020/10/26 | 陳家韡(Mila)

遠在天邊的莫斯科,如何重新布局俄羅斯的太平洋戰略?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氣候嚴峻、地區人口稀少與經費短缺,導致基礎建設落後於其他大型城市。北太平洋的海參崴也多採取閉關自守的政策,但中國的經濟崛起、冷戰結束,加上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後,使得俄羅斯不得不必須重新評估其亞洲戰略。

2020/04/18 | 精選書摘

《烏有之地:這輩子到不了的50個國度》:遠東共和國——凍原上的烏托邦

所有跡象顯示,這些理念會實施,遠東共和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獨立國家。然而,整個選舉其實是莫斯科的布爾什維克政府精心策劃的幌子。

2019/12/18 | 高紹沖

在離台灣最近的「歐洲城市」海參崴,見證俄羅斯的東方性格

軍港海參崴外表給人歐陸的氣息,但內在卻頗有東方人治色彩。車行途中,一度莫名遭俄羅斯警察攔下,藉機索賄已成不肖員警的「外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