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海外華人

華僑華人(英語:Overseas Chinese 或 Chinese diasporas),包括華僑、海外華人、華裔三個概念。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保護衛士」報告:中國廣泛招募領事館志工,恐危害海外團體及異議者

中國外交部2013年首先披露當時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建立志工機制,創各外館之先,據前述報告調查,後來瑞典、義大利、西班牙、希臘、葡萄牙、法國及捷克等歐洲國家的中國使館陸續跟進。駐捷克使館並公開說明招募對象包括中國僑民僑團、留學生、中國在海外投資企業的員工等。

TNL+ 2023/08/25 | Lucy Chang

柬埔寨中文教學求生記(二):從「陪讀媽媽」到「中文老師」,柬居母親的國際學校觀察筆記

台灣學生在畫國旗的活動,被中國老師強行糾正改畫五星紅旗;台灣女孩跟印度女孩打鬧間,叫對方「黑女孩」,遭到印度家長怒氣沖沖客訴。也有印度家長在入學面談開門見山,表示孩子絕不學中文,請校長允許他缺席中文課。種種國家族群之間的摩擦,在柬埔寨國際學校的中文課堂屢見不鮮。

2023/07/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加拿大宣傳新書《米拉蒂》,中國異議作家嚴歌苓:我第一本完全未經審查的書

2020年她在網路上發表批評中國當局掩蓋COVID-19疫情真相的文章〈瞞瞞瞞〉,2022年又在網路直播現場為徐州鐵鍊女發聲,附和主持人所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是人販子」一語,令她被中國列入黑名單。嚴歌苓從當紅中國作家成了所謂的「異議作家」、「維權人士」,她的作品、名字在中國遭全面封殺。

2023/03/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紐約時報雜誌》揭露中國經濟間諜活動,美國FBI「反間計」逮捕徐延軍

報導引述FBI特工說,徐延軍這個國安部高級別官員「就是聯邦調查局所需的例子」,因為當FBI到美國公司和大學談論威脅時,經常被存疑的民眾要求提供證據來證明竊取商業機密是中國政府指使的行動。所以,徐延軍的身分揭示是打擊中國經濟間諜活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2023/02/13 | 美國之音

中共設示範園區拉攏印尼與菲律賓華人投資,但光靠「祖國情懷」能吃到經貿果實嗎?

中國福建省地方政府今年開始積極拉攏菲律賓、印尼的華商前來投資,並設立中印尼及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不過專家學者認為,其實印尼、菲律賓華人赴中國行之有年,目前仍看不出有更多具體優惠措施,因此設示範園區的效益仍有待觀察。

2022/12/25 | 德國之聲

海外華人自述:我如何與親朋好友談論中國政治?

在中國國內的網路絡上,網友就是否應該放開防疫措施爭論不休。反對嚴格清零政策的人覺得中國浪費了三年的時間,有人則覺得祖國保護了我們三年。而對於許多旅居海外的華人來說,如何與身邊的親朋好友討論防疫、新冠或者人權、女權,就更加是令人頭痛的難題了。

2022/12/13 | 精選書摘

范疇《後中共的中國》:觸及中共國體的10種全光譜「大幅改變」

中共解體後的中國,將由誰人來做主?何方來收拾殘局?可能的長相有很多種,在本書中畫出了整體光譜,由小變化到極端變化皆予羅列。作者以世界史而非中國史的宏觀角度點明,「後中共的中國」無論型態如何,都代表著「中華民族」意象的破產,以及共產主義內殖民時代的正式結束。

TNL+ 2022/11/18 | 余杰

怕蔣、恨蔣卻還是得保蔣,是王鼎鈞那一代流亡台灣的外省人不得已的選擇

「一生漂泊無定規,十四歲時候開始半流亡,離開家,但沒離開鄉。十七歲正式流亡,離開鄉,沒離開國,後來也離開了。幾十年間,作家離家越來越遠。」少年時代,王鼎鈞是流亡學生,在大半個中國顛沛流離,後來為了生存又從軍,在軍中當文書。到台灣之後,他並非國民黨既得利益集團成員,只能自求多福,相信天道酬勤。

2022/11/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海外警察」恐嚇騷擾,流亡異議人士與荷蘭警方合作當場拘捕嫌疑人

流亡荷蘭的王靖渝,7日表示再度接到自稱為「中國海外警察」的電話,對方表示正在海牙中央車站,要來逮捕他。他也立即向警方報案,並假意依恐嚇者要求在咖啡廳見面,同時報警處理,希望將其繩之以法。7日晚間,與王靖渝同行的荷蘭警方於車站咖啡廳確認目標後,拘捕自稱中國警察的涉嫌人。

2022/11/02 | TNL 編輯

中共在荷蘭私設警察局「勸返」海外華人,非政府組織揭露「海外服務站」的真相

中國遭荷蘭當局指控私設警察局,以此監控海外旅居華人,對此中國當局則表示不清楚有相關單位,更辯稱「只是位華人提供服務的地方」,荷蘭外交部長則直指「這是非法的機構」。事實上,中共在全球警力的佈局從過去就能窺知一二,許多國家與之簽訂引渡條款,間接使得中國恐怖主義得以向海外擴張。

2022/10/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旅法中國人行動劇諷刺習近平稱帝,反對共產黨在中國「非法寄生」

旅法青年團體「自由廣場」16日在巴黎龐畢度中心旁的廣場舉行抗議活動,架起「在法華人喜迎習主席登基」的看板前演出諷刺行動劇,近百名旅法中國人與法國民眾參與。該團體的代表蔣不強調,「反對的不僅是習近平的連任,更是寄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整個非法政權。」

2022/09/28 | 精選書摘

《南洋讀本》導論:何謂南洋?依然是中國與世界交鋒的核心場域

如果「東南亞」是二戰之後,西方區域政治所炮製的地理座標,「南洋」的命名則引起更繁複的歷史及情感脈絡。南洋曾經是華人移民海外的首選,東西殖民勢力競逐的所在,海上絲路通往印歐的必經之地,革命起點或流亡的終點,華洋種族、文化交錯的舞台。時至今日,南洋依然是中國與世界交鋒的核心場域,南沙海權、一帶一路、新南向等政經操作此起彼落。

TNL+ 2022/04/15 | 余杰

【書評】《嚴家祺回憶錄》:親身參與中共失敗的政治改革,體認毛鄧江胡習都是一體的

我敬重嚴家祺,不單單因為他的學識和著述,更因為他如魯迅所說的那樣嚴峻地解剖自己。看一個人的回憶錄,最容易看出一個人品性的高低。

2022/03/03 | 余杰

流亡美國的六四通緝犯熊焱,為何淪為中共海外統戰下的「動態民運人」?

有些海外華人遭遇歧視和懷疑,不是因為他們的種族身份,而是他們身在美國心在中國,他們享受美國的自由和法治,卻支持中共的暴力和謊言。

2022/02/01 | 長河

海外華人民運圈訴求的「民主中國」,該如何傳到祖國同胞的耳裡?

儘管海外華人民運圈常有一些令人詬病的負面新聞,鄙人卻以為,在任何一個民主國家,都會有私生活混亂的政客、愛喊口號的假學者、很有學問但眼高於頂的文人、吵來吵去的人權團體,他們就是國家的一部分,社會海納百川、千人千面,這是最真實的存在。

2021/12/1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倖存者,如我們》作者歐大旭:教育會改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甚至改變你與家人的關係

歐大旭在《倖存者,如我們》中,寫下一個殺人犯對著和自己出身截然不同的年輕研究者,敘述自己的世界與過往,直指現實。底層社會中的生存者,彷彿遭受種種苦痛的倖存者,而在絕望之中,是否真能見到希望呢?以下是我們與作者歐大旭的跨海筆訪。

2021/03/16 | 精選書摘

《口袋裡的家國》:曾在南洋流傳的「孫中山郵票」撩起了華僑的鄉土認同,更是強化政權正統性的象徵

對重視海外華僑關係的任何一個中華民國掌權者而言,若沒有孫中山像郵票作證,其正統性可能會受到海外華僑質疑。如汪精衛政府曾發行孫中山郵票作為國家認同的象徵。

2021/02/23 | 精選書摘

《帝國之間、民國之外》:「血緣」是中國拉關係的資本,但南洋華人不一定聽命

新港不只是英帝國殖民地,亦非只是日人眼中亞洲尚未開發的南洋,南洋華人自稱華僑,也不完全跟從中國大陸的政治領導。這都說明,南洋並非只是中國大陸的延伸,而是一個獨特的政經與文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