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海生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簡稱海生館,位於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地處墾丁國家公園西北角龜山山麓的臨海地區,是以海洋生物為主題的大型博物館,此館占地約有96.81公頃。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9 | 李秉芳

桃園機捷、台中科博館、壽山動物園和成大都接「炸彈恐嚇信」,警方不排除是通緝中生張海川

目前初判多案犯罪模式高度雷同,不排除為張海川多次犯案。刑事局也曾表示,若相關恐嚇案經媒體報導,被討論披露越多,犯嫌就越亢奮,且在報導後的犯案頻率也隨之增加,大大消耗社會資源,但警方都積極偵辦、不敢懈怠。

2021/05/16 | 關懷生命協會

動物展演的省思:很少人會在意,餵食其實是一門專業學問

許多人有親近動物的欲望,當動物從我們手中進食,可能真的會有驚喜或療癒感。然而動物因此失去自由,還要被業者訓練,無法展現自然天性,只為了滿足遊客的各種欲望,不管那欲望是體驗、樂趣,或是操控、戲謔。

2020/10/19 | 芭樂人類學

如果在花蓮,如何期待一座原住民觀點的海洋博物館?

是否可能把花蓮這個「海洋資源/文化館」的定位,設定為台灣多元海洋觀點的「入口意象」?用「生態博物館」的開放式設計,讓這個博物館作為在地其他資源的平台。

2015/10/25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為什麼人們把白鯨當搖錢樹使用,卻像一般水族魚類任意消耗?

白鯨被人類圈養的歷史超過150年,期間所有的白鯨死傷和觀眾體驗短暫的快樂之後,希望人們終於學到白鯨屬於北極海、屬於地球、不屬於人類。

2015/06/24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英國早在22年前就關閉了境內最後一座海豚館,那我們為什麼還在圈養呢?

海豚腦部功能強大、社會行為複雜,比起人類有過之而無不及,困養池中完全無法讓牠展現原本的能力,多數海豚秀只讓牠模仿人類動作、扮演小丑及從事馬戲特技等無教育意義的行為,而科學對鯨豚每多一分發現,就更加瞭解海豚的能力超越人類提供的環境。

2015/05/02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我們不滿被侵犯自由,但你知道動物其實也有五大基本自由嗎?

台灣的動物園、大型水族館(海洋公園、海洋世界)裡依舊圈養著許多種類的動物,即便日前有阿河眼淚事件,犧牲了牠的生命希望可以喚醒人們的同理心,但卻依然無法與人們獵奇的觀賞心理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