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

消費,有時俗稱花錢、買東西等,是人類社會特有,指人類通過貨幣購買有形或無形財貨或服務,並從中得到個人慾望滿足。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經濟「三駕馬車」熄火乏力,民生消費降級成趨勢,《紐約時報》:疫後復甦前景黯淡

紐時報導說,雖然各方低估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但美國股市的表現遠勝於中國,像是標準普爾(S&P)500指數今年漲幅達12%。目前,投資者繼續拋售中國股票,網上零售商京東和火鍋連鎖店海底撈最慘,今年跌幅平均超過20%,導致香港恒生中國企業指數,1日收盤跌至今年以來最低。

2023/06/06 | 德國之聲

中國再度「國進民退」,偏偏民營企業承擔著解決全社會就業的重大任務

中國經濟面臨「冰火兩重天」,國企利潤增長,形勢大好,但民間的就業和消費卻始終不振。這種「國進民退」的現象如果成為常態,將不利於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

2023/05/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微信推出「刷掌支付」,票卡綁定手掌就能搭車和消費

綜合《中國基金報》、《北京日報》報導,相比刷臉支付,刷掌支付無論是安全或精準度上都更高一些。相對於指紋識別讀取指腹的表皮紋路,掌紋讀取的則是掌心血管紋路,能夠避免暴露在外以及複製偽造。

TNL+ 2023/05/08 | 殷琦

漫談加拿大獨有消費、格價與退貨文化:當大家迷失在這場消費遊戲中

至少在香港,退貨並不算是盛行的事。一般而言,買了的貨品除非是壞了或者是用不了才會退貨,而如果胡亂退貨一旦被擺上網公審。但在加拿大,退貨卻完全不是這樣的一回事。在加拿大,基本上你買一件貨品是不等於你真的買了,只要保留單據你就能退貨。

2023/05/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專家:2000後出生的年輕人,不愛進工廠、重消費

中國基層治理專家雷望紅4日指出,以2000年後出生為主的第3代農民工不愛進工廠,更喜歡從事相對自由輕鬆的服務業。他們消費欲望強烈,賺到錢就花,因而面臨嚴峻的婚配問題,也無法適應產業升級的需求。而由於年輕人普遍進入到服務業,中國工業產業的發展就面臨著人才補給和更新不足的問題。

2023/04/22 | 德國之聲

中國經濟明顯回暖,但復甦仍顯疲軟、失業率居高不下

中國官方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數據顯示,進入兔年後,中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有專家指出,這種復甦仍顯疲軟,就業、消費乏力,通縮陰影初顯等問題值得警惕。

2023/02/11 | 方格子vocus

「治癒」或「致鬱」(下):要如何快樂?

我們對快樂有常見的謬誤,認為解決不快樂就等於得到了快樂,其實不然。當煩惱暫時被解決了,大腦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種不快樂被降低的感覺,於是以為是提高了快樂。如果想獲得真正的快樂,就必須察覺到此刻的自己是否身處於這種假象的快樂之中。在這裡,美國一位從事金融業多年的中年男子納森鄧肯,做了一項有趣的問卷調查,讓大眾想想,人生真正想要什麼,以及如何達成目標。

2023/02/11 | 方格子vocus

「治癒」或「致鬱」(上):隨處可見的紓壓小物,究竟是心靈良藥抑或是商人的財富密碼?

多數人用盡一生追逐空虛的外在目標,考好成績、找到高薪工作、晉升自己的階級、穿好衣、開好車、擁有一間豪宅。人們用這種方式來讓自己感覺更好。但事實上已有多個研究指出,愈受物質與外在動機影響,人就越容易感到焦慮,作者將重視物質的價值觀為「垃圾價值觀」。既然物質主義的價值觀會使人感到憂鬱與焦慮,那為何人們還不斷追求這些令人不快樂、沮喪的事呢?有個社會科學實驗能提供線索。1978年,兩位社會科學家將一群四到五歲的兒童分成兩組......

2023/02/08 | 德國之聲

睽違三年放寬邊境控管,中國遊客重返歐洲為何步履蹣跚?

經歷了三年的疫情之後,歐洲的渡假勝地期待中國遊客的歸來。不過,目前還不能高興太早。事實上,從純粹的數字來看,中國遊客在歐洲是一個邊緣化的旅遊群體。以2019年為例,在德國的5億次過夜遊客中,中國遊客只有不到300萬次。

2022/12/24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疫後百貨公司營收創新高,2022年可能是台灣實體零售業復甦的一年

在2022年,服飾、百貨、家俱家飾、美妝藥局成長率創下近10年新高,而原本因疫情受益的產業規模成長卻開始趨緩,其中,由於大型集團有較高的風險抵禦能力,也使疫情意外成為零售產業走向集中化發展的強力催化劑。

2022/12/19 | TenMax ADTech Lab

「娛樂式商務」主宰未來?從TikTok趨勢報告解析四大借勢產業、五項行銷策略

當廣告隨處可見、推銷無孔不入,品牌如何脫穎而出、保持領先的品牌心佔率?「娛樂式商務」將是解方之一!讓我們藉由TikTok的產業分析報告,了解抓住消費者的心的新方式。

2022/09/25 | 德國之聲

10塊錢一頓晚餐:知足、無望、低消費的態度,正在中國年輕人之間蔓延開來

疫情迫使中國年輕人降低了消費,而對消費的厭倦讓決策者擔心,畢竟消費極大地推動著GDP的增長。為了省錢,消費正在悄悄從奢侈品轉向「中國製造」。

2022/06/06 | 莊貿捷

馬斯克看壞景氣放話裁員10%、暫停全球招聘計畫,特斯拉當日股價重摔9.3%

美國經濟學家指出,美國無法持續消費,這使得下半年經濟風險上升。另外聯準會的升息也可以打擊消費,再加上房貸利率急劇上升,已經造成房市降低,為了緩解未來景氣的衝擊,特斯拉傳出將暫停全球招募計畫,且再裁員10%的消息。

2022/04/22 | TNL Research

4/22地球環境日,檢視台灣網民最在乎的環境消費二三事!

在台灣疫情升溫、進入又一波感染高峰的情況下,我們也迎來4/22世界地球日在今(2022)年邁入全球第53個年頭。

2022/03/24 | TNL 編輯

Google開放App商家提供免被「抽佣」的自家付費管道,Spotify成第一位受益者

Google宣布最新的試驗性專案,讓消費者於Google Play商店下載的App進行消費時,能自由選擇付費管道,看是要使用Google Play商店系統,還是App開發者自己建立的付費管道。目前該試驗專案僅開放一小部分的商家參與,而Spotify將作為第一個參與的商家。

2022/02/20 | 方格子vocus

別硬湊免運及多件優惠:不再「衝動購物」的五個網購小技巧

電商蓬勃發展,一指購物實在太過方便,人在家中坐,錢從指中飛。最終這些「亂買」的東西就會成為下一波斷捨離的目標,形成一個不停丟東西卻又不斷再購入的無限循環,不僅耗時耗力又浪費錢。這篇文章分享幾個親測有效的網購小撇步,希望能幫助大家在自己的物慾前面多裝一條保險絲。

2022/01/26 | CCC創作集

解密台灣「腐」消費市場趨勢:腦補力就是購買力!BL漫畫成為台灣最穩定長賣的類型之一

在今日,紙本書市銷售量逐年下降,BL漫畫卻仍是穩定長賣的類型,使得出版社更願意出版及代理國內外BL漫畫,越來越多出版社規畫了BL書系,漫畫店也紛紛設置BL專區,在在顯示BL愛好者不容小覷的消費實力。

2021/12/27 | 讀者投書

別再糾結於人口了,「自由意志的勞動」才是推動地方創生的根本

鄉村地方快速的人口下降,是危機也是轉機,我們如果不著重鄉村勞動的本質,也讓鄉村引入消費、引入複雜的投資關係,將可能重現這些過去抹平地方的經濟掏洗,但反過來看,鄉村與都市的勞動對照,也有機會因為生活的彈性與自由度,扮演發展好不同的社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