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消費者物價指數

消費者物價指數(英語:Consumer Price Index,縮寫:CPI),中國大陸稱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香港稱為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經濟學上,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1/22 | 陳慶德

生三胎免服兵役!韓國為了振興低迷的出生率,還提出哪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政策?

11月初,韓國政府又再度推出新的振興出生率方案,即該國「低出生高齡化社會委員會」於日前擬定,若韓國家庭生滿三個小孩,即有權利使用「高速公路公車道」與「優先使用公有停車場」,好方便家庭出遊。

TNL+ 2023/10/29 | TNL國際編譯

專家投書《華爾街日報》:喜瑞爾穀麥片價格高漲,可能導致拜登2024連任失利

蓋爾斯敦也指出,一名伊利諾伊州的的清潔工說,「有一天,當我看到一盒售價8.99美元(約新臺幣291元)的喜瑞爾穀麥片時,差點心臟病發作。」蓋爾斯敦認為這名清潔工所言,其實代表了多數美國人的心聲。

TNL+ 2023/10/08 | 胡芩

日本旅客不來了:寧願去夏威夷和韓國,台灣觀光產業出了什麼問題?

日本觀光客長年最愛旅遊的目的地是夏威夷、台灣和韓國的比拼,可以看出他們偏好自己熟悉地區和相似的文化,因此專家認為台灣並非無法挽回局勢,觀光局應加強中南部的新景點,提供更多誘因,設計新的旅遊意象。

2023/10/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9月CPI年增率2.93%創8個月新高;物價漲幅將達調整門檻,綜所稅標扣額可望調升7000元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幅度,估計將達2024年綜所稅免稅額等調整的門檻,若先以累計至今年9月的漲幅試算,免稅額可望調升新台幣5000元、標扣額調高7000元、薪資及身障扣除額調升1.1萬元,2025年報稅時全民有感減稅。

2023/09/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央行:台灣經濟面臨4大不確定性,留意中國貿易壁壘調查;學者憂「二次通膨是現在進行式」

孫明德提醒台灣跟美國不一樣,他指出,台灣不只有外部的油價壓力,還有內部需求爆發,而且利率水準遠比別人低,建議央行第4季仍應審慎觀察國內物價走勢,不能過早放棄升息選項,否則二次通膨一旦來襲,通常會比第一次更嚴重,「好比小朋友發燒,醫生開了3天藥,如果只吃一天就不吃,後面可能燒得更厲害」。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行政院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成立研究小組、CPI納入應參採指標,違者最高罰150萬

行政院今(21)日通過最低工資法草案,未來將設11人研究小組,每年4月及審議會前30天須提研究報告及調整建議,其中含2名外聘學者,盼讓報告內容更客觀。若草案通過,未來勞僱雙方議定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違者最高開罰新台幣150萬元

2023/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環境部長薛富盛:碳費費率擬考量CPI避免「綠色通膨」,談四接環評爭議「尊重意見但不應杯葛」

環保署(現已改制環境部)環評審議運行多年,從台塑六輕四期擴廠環差案、深澳電廠更新改建環差案、中油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差案(三接),到基隆協和電廠改建及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四接)等爭議案件,環評會議常成為各方角力場域,不時遭杯葛而流會或中斷。薛富盛8月22日接掌首任環境部長,將面臨如四接等的爭議案件,如何在不同意見中確保環評會議順利進行?

2023/09/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基本工資拍板月薪調至2萬7470元、時薪183元,勞陣肯定仍呼籲盡速完成《最低工資法》立法

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教授李健鴻則說,因勞動部長許銘春在會前致詞就指出,國內外研究預測第4季景氣將越來越好,且基本工資是要照顧低薪勞工、讓弱勢勞工有足夠購買力,因此自己就預測,調幅會略高於上半年CPI漲幅,否則對基層勞工來說只是打平,沒有「增加購買力」。

2023/08/17 | BBC News 中文

中國經濟面臨「通貨緊縮」危機?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罕見下跌引發擔憂

如果中國通縮繼續,潛在的積極面是這將對全球其它地方應付通膨有幫助,包括英國。但是,如果降價的「中國製造」充斥全球市場,可能會對其它國家的製造業帶來負面影響,比如衝擊商業投資,影響就業。它還可能導致作為全球主要市場的中國需求減弱,在能源、生產資料、食品等方面衝擊全球出口貿易。

2023/08/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7月CPI轉負,市場憂通縮風險經濟陷惡性循環,恐步日本失落30年後塵

康乃爾大學中國金融專家普拉薩(Eswar Prasad)分析指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陷入通貨緊縮的嚴重風險,這可能會導致民營部門經營信心下降等惡性循環。通貨緊縮指整體物價水準呈現普遍性、持續性下滑現象,多以CPI作為主要衡量指標。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定義,CPI年增率連續2季負成長,技術定義上符合通貨緊縮。

2023/08/09 | 李秉芳

犯罪被害人保護新制上路,性侵害補償金10到40萬,將隨物價滾動式調整

從2016到2021年間,犯罪被害補嘗金的過去平均決定金額,造成死亡的案件,遺屬能拿到的賠償金通常是介於40萬到56萬之間,而重傷則介於70萬到125萬之間,性侵案則是20萬到24萬之間。

2023/07/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經濟慘餐廳生意差,江蘇老闆崩潰砸店,專家點名「低通膨陷阱」惡果嚴重

CF40資深研究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張斌表示,核心通膨持續低於2%不太好,持續低於1%很低迷、很危險,持續低於0%則很糟糕;且壞的低通膨帶來的惡果絲毫不遜色於惡性高通膨。

2023/07/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6月通膨年增3%創2年多來新低,聯準會7月底仍可能恢復升息

聯準會去年3月啟動升息後連10次例會調高利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達16年來最高的5%至5.25%。官員6月決議維持利率不變,觀察一年多來政策緊縮效果,但多數官員預期下半年將升息2碼(0.5個百分點)。

2023/06/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高利率恐維持更長時間,台灣通膨推力為何?服務類CPI漲勢趨緩了嗎?解析一次看

儘管央行預測,今年第4季CPI及核心CPI年增率可分別回落至1.95%及1.90%,降至2%的通膨警戒線之下,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周雨田直言「太樂觀,我覺得很難」。考量房租仍是重要推力,加上疫後娛樂需求復甦,周雨田認為,偏高的通膨率恐怕得維持一段時間,今年底前很難看到降至2%以下。

2023/06/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聯準會利率連10升後宣布本月暫不升息,暗示下半年升息2碼

聯準會暗示下半年恢復升息其來有自。官員偏好參考的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4月年增率為4.4%,雖低於1月的5.4%,但遠高於聯準會設定的長期通膨目標2%,而且剔除食品與能源價格的核心物價漲勢難以撼動,令決策官員憂心忡忡。

2023/06/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物價吃掉薪水漲幅,前4月實質總薪資7年來首次負成長

觀察製造業相關指標,陳惠欣指出,受到終端需求疲弱影響,4月製造業受僱員工人數仍呈現月減5000人。此外,產業用人需求一般會先調整工時,製造業加班工時也已連續10個月呈現年減,這兩個數據都顯示製造業確實受到經濟衰退、出口下滑等衝擊。相較製造業疲軟,服務業「薪情」則有所回溫。

2023/06/04 | 《思想坦克》

中國經濟不斷下滑,習近平解方竟是推出更讓外商膽寒的《反間諜法》

今年的中共政經情勢會處在一種很高壓嚴峻的形勢,一向只會以更多的專權來暫時解決問題的習近平,面對經濟不斷下滑所設想出的解方竟然不是靠推出改革措施來提振信心,而是推出更讓外商、投資人膽寒的《反間諜法》。

2023/05/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相較CPI三大數據更能反映「體感通膨」,300調查員扮物價柯南,滷蛋衛生紙都是訪查對象

以主計總處公布的最新4月通膨數據來看,CPI年增2.35%,與3月持平,乍看之下,會認為國內物價情勢趨於穩定,但民眾買的便當、雞蛋、肉等等,樣樣都漲,使得每每數據一公布,就遭到民眾批評政府與現實脫節。其實相較於整體CPI漲幅,有3項數據更能反映「體感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