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

消費者(英語:Consumer),指任何使用經濟裏產生的商品和服務的個人或組織。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1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2022台灣電子書市觀察:電子書店是為了讓讀者在「日常行為改變時仍能繼續方便閱讀」而存在的

值得注意的是,讀者的行為改變有極大比例並不來自「有電子書」這件事,而是「很多事都在網路上解決,所以買書閱讀這事最好也可以一併完成」的便利,一如當年許多讀者的購書習慣從實體書店轉到網路書店的原因是「已經有上網習慣」。

2023/01/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兩大電信合併案通過,新三雄時代肉搏戰可能開打,對消費者權益潛藏3大隱憂

市場走向新三雄時代,對消費者權益恐藏著3大隱憂。業界人士認為,電信產業過去有「499之亂」的前車之鑑,未來三大業者在發動價格戰前,都會相對保守與收斂,「消費者若只把低價視為產業競爭與否的標準,恐怕會大失所望」。

2022/12/27 | 精選書摘

《二手芬蘭》:「快速消費,快速丟掉」,二手物品文化只不過是一種美好包裝而已

二手商店不只是實踐循環經濟的場域,「回收再利用」也象徵了未來、環境和永續性。二手物品文化將讓人重新思考及發現物品的價值,也讓人從完全不一樣的角度深度理解芬蘭。

2022/11/13 | 精選書摘

《香氛品牌實戰全書》:在突破性別界線的風潮下,男性香水市場正大幅增長

相對於女性美妝市場漸趨飽和,近幾年,因為男性越來越注重自身的形象管理,而帶動男性化粧品市場急速發展,其中主要的消費族群是18到25歲男性。覺察到這股「他經濟」和「男顏經濟」的興起,許多國際知名品牌相繼推出男性的彩妝及護膚系列產品。

2022/10/31 | 精選書摘

《電動車產業大未來》:加快落實電動車國產化,再來應以公務車、商用車為優先

公務單位可以編列預算,強制汰換,也可以提撥獎金並訂出期限,愈早完成者獎金愈高;一般商用車,除了針對購車者提供多元稅賦的補貼外,也可以提供現金補貼,折抵車價、提供無息或低利購車貸款等,想盡辦法讓各行各業盡早轉型,讓台灣進入電動車時代。

2022/10/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疫後消費新生態:餐飲業加速邁向「電商化」重新擁抱商機,百貨業需找回習慣電商消費的民眾

餐飲業高層分析,員工薪資福利、食材採購議價,都得仰賴規模經濟,集團化才能發揮綜效,未來「大者恆大」趨勢更加確立,餐飲市場上除了「連鎖餐飲集團」之外,恐怕只剩就近服務消費者的小吃攤,中型業者幾乎很難有生存空間。

2022/09/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10月6500項食品類商品將調漲,民眾「以箱為單位」搶購啤酒囤貨

這次是啤酒製造大廠時隔約14年再度調漲罐裝啤酒售價。根據觀察,位於東京都大田區的唐吉訶德分店,即使是平常日的白天,都可以看到啤酒接連以箱為單位賣出。

2022/09/06 | TNL 編輯

S2O Taiwan潑水音樂祭爭議不斷,法務局、文化部出面說明保障消費者權益

針對S2O Taiwan潑水音樂祭引起的爭議,法務局表示,局內消保官聯合業者所在地高雄市政府消保官、文化部、行政院消保處、金管會和台北市文化局等機關進行聯合調查,並要求主辦方遵守藝文表演票券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規定辦理,提出處理方案。

2022/07/27 | 方格子vocus

電視購物專家沒說,但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我們常說「六分鐘護一生」,但根據消費者心理調查,消費者在看電視購物頻道時,七分鐘就可決定要不要買東西,一個不小心就可能「七分鐘誤你一生」。所以,購物台的商品若是你「必要」的,那就直接買進;若是你「需要」的,就先冷靜思考一下;若只是你「想要」的,那就直接關上電視。

2022/06/01 | TNL 編輯

受夠客服電話的等待時間嗎?西班牙擬設定3分鐘上限,超過業者將被罰款

受夠了客服電話無止盡的等待音樂嗎?或者厭倦了排不到真人客服、只能對著語音系統?西班牙將立法終結這些不方便。

2022/05/10 | 精選書摘

《生態系競爭策略》:銀行是蘋果部署的一個巧妙策略,但真正的領導需要自願的追隨者

零售商樂意遵循蘋果在應用商店中的規則,但管理支付完全是另一回事。沒有追隨者的情況是什麼樣子?在Apple Pay推出後,沃爾瑪委婉地提出的觀點:當然,有很多引人注目的技術正在開發中,這對整個行動商務產業來說是件好事。

2022/03/07 | 精選書摘

《有感的設計》:如何減少新科技產品的「阻力」,讓消費者不再擔心安全與隱私?

減少阻力不是說服消費者接納你的產品,而是開發更好的產品,讓消費者不必擔心,阻力變得較少。能夠在設計產品時預見並化解多少可能存在的阻力,將影響產品受採用的速度和整體的成功。

2022/02/02 | 精選書摘

《峰值體驗》:路過者始於迷惑,如何利用五感與直覺誘使消費者進店?

一個路過的人,他的心思飄渺,注意力是很發散的,我們要針對他為什麼會被吸引、被什麼吸引、訊息怎麼傳導到心智的路徑去做設計。在路過者這個狀態下,消費者絕大部分是以系統一在自動導航,因此要利用五感與直覺,喚起系統一才容易進入心智。

2022/01/09 | TNL 編輯

店家規定「低消一杯飲料」,作家陳安儀質疑「點千元餐不算?」引發討論

作家陳安儀在網路發文,說自己到餐廳消費,點了千元的餐點,店員卻說「低消」是一杯飲料,堅持要她點飲料。「低消」是「最低消費金額」還是「消費品項」?近日在網路上引發討論。

2021/12/25 | 希平方-攻其不背

意思相似但用法不同的「customer」和「client」有什麼差別?

client的意思則類似中文的「客戶」,通常客戶會從公司那獲得長期、專業或個人化的服務或諮詢,像是法律事務所、保險公司、銀行理財專員、行銷顧問公司等的客戶,那客戶也可能是個人,也可能是公司。

2021/12/19 | 方格子vocus

窮人思維就是他們永遠只做消費者,也就是所謂的「精緻窮」

一個人必須要從消費者向生產者轉變,才能改變貧窮的困境,然後把生產獲利不斷地再投入到生產層面上。如果一直做消費者,玩別人做的遊戲、吃別人做的菜、為別人貢獻時間,那貧窮將會是你這輩子唯一的DNA。

2021/12/07 | 方格子vocus

雙11與黑色星期五哪個比較紅? 答案竟然是由電商巨頭的市佔來決定

疫情其間,大大考驗所有人的本事。零售店思考著如何熬過疫情,是否可以增加網路銷售的部分。商品缺貨,零售商、線上商城積極和供應商爭取貨源,能拿到充足貨品,就能在這一波缺貨潮中,收穫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