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綠電信保機制9月上路:經濟部鼓勵企業綠電團購,業者預估價格有望提高到4元 企業綠電需求若渴,根據經濟部最新資料,2030年台灣企業所需綠電高達318億度。能源局指出,供需媒合上,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期9GW可供應360到380億度電,除且具價格競爭力,併網年度自2026至2031年,正是滿足RE30的主力來源。 綠電 綠能 More... 綠電信保機制 淨零 淨零排碳 離岸風電 光電 RE100 綠電團購 固定式離岸風場 能源局 經濟部 標準局 CPPA 綠電資源 企業購售電合約 2023/08/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能源政策:核一二三延役,安全無虞下推動核四重啟,穩定供電為首要考量 至於在5大能源政策主張方面,侯友宜說,「以綠永續」是要穩健務實持續增加再生能源發電,作為台灣未來主要的能源支柱;「以核減煤」是要與國際同步,善用既存核電的價值,作為降低碳排及空污的關鍵選項。 2024總統大選 侯友宜 More... 國民黨 核能 重啟核四 重啟核電 核電 2050能源政策 能源 電力 台電 能源政策 淨零 環境永續 淨零排放 再生能源 供電 以核減煤 2023/07/05 | 張博丞 國際海事組織召開環境保護會議修訂減碳戰略,中國反對徵收航運碳排稅 在徵收航運碳排放稅的討論上,許多國家都表示,支持針對航運業的碳排進行徵稅。然而中國認為,由於徵收航運碳排稅會阻礙全球貿易,因此這對發展中國家並不公平,主張應讓各國,透過在其他領域上減碳,以抵銷在航運業上減碳的責任。中國代表團更直言:「過於雄心勃勃的減碳目標,將嚴重阻礙國際航運的發展,大幅增加供應鏈成本,並對全球經濟復甦產生不利影響。」 淨零 航運 More... 海運 貨船 油輪 美國 中國 聯合國 國際海事組織 IMO 拜登 海洋污染 全球暖化 碳排放稅 碳排放量 MEPC 2022/11/29 | 環境資訊中心 【2022九合一選舉】勝選者環境政見總回顧:不分藍綠皆退回到20年前的「焚化為主」思維 綜觀六都未來首長的環境政見,皆強調低碳交通及城市淨零,另也有當選人提出排水整治率、推動友善耕作、環境給付、廢棄物源頭減量或其他產業面政策,不過,仍有部分縣市將廢棄物處理寄望在焚化爐上。 空污 環境政策 More... 垃圾 淨零 焚化爐 四接 隨袋徵收 2022九合一選舉 2022/11/09 | Abby Huang 第25屆台英經貿對話登場:聚焦5G、半導體、電動車,英國承諾2年1.8億新台幣於創新研究 英國貿易政策部長韓斯說,他特別珍惜此次訪台的機會;台灣與英國之間不僅只有經濟跟貿易關係,雙方都有強韌的民主與制度,有很多共通點。他知道台灣非常關注「2030雙語國家政策」目標,英國將和台灣教育部持續商討支持框架,希望在接下來幾週能將這項任務帶到下一個階段。 台英經貿對話 韓斯 More... Greg Hands 蔡英文 離岸風電 淨零 半導體 5G 電動車 英國 台灣 雙語教育 2022/09/11 | 《科學月刊》 伐林種電、伐林種樹,台灣30年減碳淨零之路「見樹不見林」? 我們應該都能理解淨零肯定是很重要的,重要到我們或多或少地容許以一些自然生態作為代價,交換零碳的能源與減碳的效益。這樣的交換並非不可行,但我們必須確認這樣交換的具體代價是什麼、又是否值得,會不會為了淨零目標失去難以量化的生態,而背離永續發展的精神? 永續發展 光電 More... 綠電 農地 淨零 核能 減碳 2022/04/22 | 李秉芳 行政院會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分階段徵收碳費,在野黨與環團批:給企業減碳優惠太多 環團認為,,院版草案未設定碳費下限,這是無視國際推行有效碳定價的倡議,更提出自願減量享優惠費率、多元抵換等方式,開優惠給企業方便,將使減碳經濟誘因大減 淨零 淨零碳排 More... 2050淨零碳排 碳費 碳費率 環保署 溫室氣體減量法 氣候變遷 2022/03/24 | 綠學院 EV100報告推廣純電動車的五大挑戰,台灣全部都有? 近幾年IEA每年都發布全球電動車展望,對於電動車的發展與需要面對的挑戰進行全面評估。在2020與2021的報告書中,我們觀察到幾個關鍵趨勢: 電動車 淨零 More... 國際能源總署 碳排 2022/03/15 | 環境資訊中心 北市通過淨零草案:2030年禁餐旅業、外送一次性用品,但用電大戶卻未設門檻 草案還明定,觀光旅館業及餐飲業未來將不得再免費提供一次性用品,且須針對自備非一次性用品的消費者提供優惠,2030年後則會全面禁用。 淨零 一次性餐具 More... 一次性用品 用電大戶 台北市 減塑 2021/12/23 | 環境資訊中心 台北市預告「氣候自治條例」,納入2030年餐旅業禁用一次性用品、公車電動或氫能化等具體目標 草案以2023年為目標,包括推動汽機車電動化、普設充換電站及停車位、劃定「低碳交通區」限制高碳排車輛通行等,而觀光旅館業及餐飲業則應在2030年之後,全面禁止提供一次性用品;網購平台須提出包裝減量計畫,販售業者則要提出零廢棄執行計畫等等。 淨零 一次性餐具 More... 塑膠垃圾 電動車 再生能源 綠能 減碳 2021/11/18 | 丁肇九 【公投意見發表會】正方:注重能源安全更該支持三接遷離,反方:台北港的替代方案是n+11年 在第二場公投意見發表會中,正方代表蔡雅瀅律師花了許多時間,討論三接選址是不是個有助於「能源安全」的選項;反方代表趙家緯博士則一一分析目前所提出的三接替代方案中,各有哪些疑慮與挑戰。 台電 公投 More... 三接 天然氣 環評 空污 空汙 珍愛藻礁 中油 藻礁公投 藻礁 天然氣接收站 替代方案 趙家緯 蔡雅瀅 淨零 台北港 莊秉潔 2021/10/08 | 讀者投書 歐盟發布「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法案」,台灣企業除了「買綠電」還能如何超前部署? 2050年全球的減碳目標是Net Zero(淨零),即使企業的出口項目不在CBAM的管制範圍中,或是企業本身為服務業,仍然不能事不關己,如何應對CBAM?需要購買綠電嗎?購買綠電憑證可以抵換嗎?這些問題都是近期許多企業經常提出的問題...... CBAM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法案 More... 淨零 碳排 綠能 綠電 碳足跡 製造業 RE100 2021/07/19 | 台大風險中心 【台灣氣候風險與機會】全球企業都在追逐「淨零」,高耗能的鋼鐵人與航海王跟上了嗎? 全球企業追逐「淨零」之下,台灣鋼鐵業、石化業與水泥業均已有五成以上的設備壽齡超過30年,未來十年將進入汰換期,若這些創新技術沒有準備好,將對耗能產業的減排速度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並增加擱置資產的風險。 航運 鋼鐵 More... 淨零 碳排 減碳 轉型 2020/11/24 | TNL 編輯 【圖輯】無法只用一個字涵蓋:牛津字典選了哪些年度代表字來回顧2020年? 牛津英語大辭典在年度報告中他們指出,英語這語言就好比我們所有人,在今年已經能夠快速且重複地適應。基於語言變化與發展在今年的狀況,他們決定無法只用一個代表字。 牛津英語大辭典 年度代表字 More... 森林大火 彈劾 宣告無罪 COVID-19 封鎖 社交距離 重新開放 BLM 取消文化 郵寄投票 白俄羅斯人 射月 超級傳播者 淨零 習近平 牛津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