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3 |
COP28共22國簽署宣言:為達淨零排放,全球核能裝置2050年前需提升3倍
根據該宣言,簽署國同意於2050年將全球核能容量增加至2020年水平的3倍、核電產能增加2倍以上,以將全球升溫控制於攝氏1.5度以內。宣言也指出,減少核電將讓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變得更加困難、成本也會更高。美國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表示,科學與事實和證據呈現的實際情況告訴我們,若要達成2050淨零排放,「不能不使用一些核能。」
2023/11/27 |
歐盟徵收碳關稅,半導體業「淨零」打群體戰,工研院協助SEMI打造「碳盤查平台」
工研院綠能所環境技術總監蔡振球表示,透過數據透明化,可以促進廠商積極減碳作為,增進投資與改變,提升競爭力,並形成良性調整。產業鏈一起打「群體戰」,可以不畏歐盟的CBAM和美國的CCA,與國際廠商競爭,並展現台灣產業努力成果,引領全世界調整改變。
TNL+ 2023/10/23 |
流行病、戰爭、極端氣候、能源短缺、通貨膨脹⋯⋯世界正面臨「多重危機」?
可以肯定的是,當關鍵系統突然受到衝擊時,這種多樣性的下降與超連結的結合,勢必產生骨牌效應。疫情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引發了。利用標通貨膨脹;標準化軟體受到駭客攻擊,經常對重要服務造成嚴重威脅,包含衛生和能源基礎設施等。不久的將來,極端天氣也可能會同時襲擊多個產糧區,導致提供人類多數熱量的標準化穀物全球貿易系統中斷。
2023/08/08 |
運具電動化產業戰略報告:台灣擁有四大利基,可望創造3.8兆產值、新增57萬工作機會
從國際趨勢到台灣的產業利基,都已說明已突顯電動機車發展對淨零轉型與經濟成長的重要性,電動運具產業鏈應未雨綢繆,尤其台灣已建立完整的電動機車供應鏈量能,更該把握優勢,參考國際間逐漸將產業供應鏈朝向區域化整合的發展腳步,放眼國際市場——特別是東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