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混血兒

混血兒用於描述有不同人種、民族或國族背景的人。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7/19 | 留德趣談

香港人身分認同的掙扎,與「歐歐混血兒」共鳴

混血兒總有身分矛盾,歐歐混血兒雖然都是白人,沒有受到這麼多種族歧視,但不同國家的交集,總教他們從小思想自己是哪裡人。在父和母的家鄉,都感受到類同和格格不入之處。華人認識歐歐混血兒,與他們暢談這些國家的文化和風土人情,會教他們感動,也驚嘆我們對歐洲認識之深,知道各國之別。

2021/07/28 | 留德趣談

「混血兒,你支持哪隊?」

遇到混血兒,一開口問人是否承認某國家是「祖國」,是甚為無禮的事。

2021/04/13 | 留德趣談

香港的成功,與歐亞混血兒關係密切

育有混血兒的香港父母,絕不要忽視這項神聖教育任務,因為香港的成功,與歐亞混血兒有無比密切的關係。

2020/07/29 | 精選書摘

《歐亞混血》導讀:同化是雙向道嗎?為什麼有「華裔美國人」沒有「美裔中國人」?

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後,除了學習歷史知識、欣賞本書的學術貢獻與價值之外,應該也要能夠體察作者的弦外之音,學習包容、欣賞與接受和自己不同的「異類」。

2018/05/30 | TIME

梅根似乎不是英國皇室第一位具黑人血統的成員

英國研究發現,梅根似乎不是第一位具有混血血統的皇室成員,但從研究的角度來看,需要確定皇室家族的其他人是混血兒的證據,照理說應該已經遺失。所以「現在我們都是透過傳聞來判斷而已。」

2017/12/12 | 陳娉婷

前國民黨傘兵 現為獨居老人:生於古巴,漂泊大半生,最愛香港

何世華生於古巴,但自4、5歲被父母遺棄後,便沒再回過「家」。他被伯父領養,抗日時由南京走難到四川,後來在國共內戰中擔當傘兵。49年解放後,他逃到香港,在此落地生根,經歷過石峽尾大火、97回歸,他自豪地稱自己為「香港人」。

2016/11/16 | VY

暗藏在楊德昌光影裡的美軍歲月

這些被視作進步的、現代的美國文化,卻又像是時代的糖衣,將臺灣成為美國經濟與軍事附庸的事實都包裹其中,也讓社會大眾對因冷戰結構與美軍駐臺所產生的問題難以察覺,積累成歷史的沈屙。

2016/07/27 | 精選轉載

別只想到自己,「混血兒」其實一點都沒有比較好!

生孩子本來就不容易,養孩子當然就更難,但如果從第一天出生你的孩子就少了一個歸屬感,多了一個「混血兒」的包袱,可想而知,會有多悲傷...

2016/07/27 | 精選轉載

別只想到自己,「混血兒」其實不一定比較好!

生孩子本來就不容易,養孩子當然就更難,但如果從第一天出生你的孩子就少了一個歸屬感,多了一個「混血兒」的包袱,可想而知,會有多悲傷...

2015/10/08 | Knock-off Journal

一半日本人

「兒子,你不只是一半日本人-你是完整的。你既是日本人也是香港人。你的國族、語言、文化是人家的雙倍,你現在面對的困難也許是人家的雙倍,可是你的機會也是人家的雙倍,你將來的喜悅也可能是人家的雙倍。」

2015/10/08 | Knock-off Journal

一半日本人

「兒子,你不只是一半日本人-你是完整的。你既是日本人也是香港人。你的國族、語言、文化是人家的雙倍,你現在面對的困難也許是人家的雙倍,可是你的機會也是人家的雙倍,你將來的喜悅也可能是人家的雙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