淹水

淹水是指城市內部由於雨水(城市徑流)無法及時透過排水系統排出造成的積水災害。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2/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西聖保羅州沿海暴雨至少36死、40人失蹤,50棟房屋被土石流掩埋

周末襲擊聖保羅州北海岸的暴雨造成至少36人死亡,40人失蹤。根據民防廳,這些城市在過去24小時內的降雨量高於整個月的預期。聖塞巴斯強受影響最大,尤其是在巴拉多薩希海灘(Barra do Sahy),至少50棟房屋被土石流掩埋,救援隊難以到達現場,瓦礫堆下仍有人。

2022/10/26 | 《思想坦克》

詹順貴:輕颱尼莎帶來超大豪雨災情,凸顯台北市在極端氣候下的水災調適能力最差

輕颱尼莎因為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在北台灣帶來致災性超大豪雨。災情主要集中台北市243件、新北市126件;從以上數據資訊比較分析,似乎可以得出台北市面對極端氣候下的水災調適能力最差的結論。

2022/10/18 | 李秉芳

台北市水門關閉「未依照SOP」,百齡橋堤外上百輛車泡水,有民眾受困到晚上

北市府水利處科長范振峰表示,此次颱風外圍環流造成暴雨,並未發布颱風陸上警報,雨勢變化難以提前預測,下午監測河水水位快速上漲已達警戒值,須立即關閉水門避免市區發生更嚴重災情,因此無充裕作業時間可先去拖吊車輛。

2022/10/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颱風尼莎釀全國災情268件:汐止伯爵山莊土石流、康樂隧道口土石崩塌、北橫多處坍方逾200民眾受困

颱風尼莎帶來豪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16日晚間表示,統計全國災情共268件,多為積淹水和路樹災情,其中北市災情多達208件,宜蘭縣台7線仍有88車、254人受阻。指揮官、內政部長徐國勇會中和宜蘭縣進行視訊會議連線,以瞭解災情、掌握相關救災進度和所需支援,他表示,目前災情並無傷亡,是不幸中的大幸。

2022/10/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4級颶風伊恩襲美國佛州44死、1萬人失蹤,災後滿目瘡痍重建艱鉅

9月底登陸美國佛州的伊恩颶風(Hurricane Ian),在當地造成嚴重的傷亡,目前佛州全州與風災相關的死亡人數確認有44人,仍有約一萬人失蹤,而傷亡人數還會攀升。

2022/09/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4級颶風伊恩登陸美國佛州釀「災難性」破壞,超過百萬戶停電20人失蹤

洪水湧入佛州沿海城市那不勒斯(Naples)海濱民宅,淹沒道路並沖走車輛。暴雨導致擁有超過8萬人口的邁爾斯堡部分地區變成大片湖泊。佛州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今天表示,超過110萬戶停電,預計這個數字還會增加。

2022/09/10 | 黃皓筠

【圖輯】海平面上升,印尼爪哇島淹成水鄉澤國,居民生活苦不堪言該走還是留?

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響,印尼爪哇島北部的村莊成為水鄉澤國。往日稻田、魚蝦事業興盛的情景不再,許多房屋也已人去樓空。只剩下少部分自願留守家園,更多的是因財務困難而無法搬家的居民。

2022/08/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巴基斯坦洪災肆虐死亡已破千,數萬人性命仰賴一座90年堤壩控制水流

今年雨季洪水已在巴基斯坦影響3300萬多人,相當於總人口的1/7;並且已經摧毀或重創接近100萬間房屋。巴基斯坦國家災難管理局表示,今年洪患堪比2010年的史上最嚴重洪災,當時全國接近1/5土地泡在水中,罹難人數達到2000多人。

2022/08/10 | TNL 編輯

韓國115年來最嚴重暴雨:首都圈上千人緊急疏散,一家3口困「半地下室」不幸遇難

8日,首爾和大雨成了Twitter上最新的熱門關鍵字,配上怵目驚心的照片、影片,包括被大雨淹沒的街道、來不及撤退的車子在水中前進。

2022/03/02 | TNL 編輯

聯合國最新報告:2040年全球升溫可能達攝氏1.5度,遭受百年洪災人口將增加20%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最新的氣候變遷報告,指出2040年之前全球升溫幅度可能達攝氏1.5度。專家表示,這次的報告強調「未來10年,人類的行動將會決定未來我們要面對多少風險」,且與2030永續發展的目標緊密扣連。

2022/01/28 | 當代評論

回顧2021年馬來西亞惡水警訊:莫讓天災釀人禍

2021年12月18日,全馬多個州屬連續豪雨成災,全國160個縣當中竟然有50個成爲澤國。6萬多名災民紛紛涌向數以百計的疏散中心。截至今年1月5日,共有54人因而失去生命。水災導致道路中斷。高峰期間,雪蘭莪州有73個道路遭封鎖,東海岸大道數個路段則關閉多日。

2022/01/08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和平報告:2030年海平面上升衝擊台北市43萬人口、300億美元GDP,萬華首當其衝

2030年受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影響人口最多的地區為松山區、萬華區、大同區,其中萬華地區脆弱度最高,氣候衝擊發生時,缺乏衛生保健、建築修復、通訊、水和食物等資源,可能導致弱勢族群的生計更加艱辛。

2021/10/25 |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在臺北)

不被政府認可的「家」:都市河岸原住民部落與政府的動平衡

90年代以前的台灣原住民,有許多人被大都市的工作機會帶到了都市中。但糟糕的都市居住環境,迫使讓他們找到了與原鄉相近的河灘或山林地,久而久之便在這片國有地上定居下來。國家土地所有權與原住民居住權的抗爭,便由此展開。

2021/09/11 | 地球公民基金會

李根政 X 傅志男—大叔帶你走讀高屏溪(上):高雄人轉開水龍頭,有70%水源是從這裡來的

李根政與好友傅志男老師,將長年對高屏溪這條全台最大的河川、水資源的運作的學習和了解,整理為圖文,貫穿歷史與地緣脈絡,從了解水源頭和水龍頭之間的故事,共同思索和面對極端氣候下的生命之源——水。

2021/09/03 | 曾凡芸

美國颶風艾達釀水災造成46死:紐澤西龍捲風洪患夾擊、紐約非法「地下室公寓」問題浮現

新澤西州災情慘重,截至昨(2)日,已有23人因洪水身亡,佔目前東部城市死亡人數的一半。新澤西州長墨菲表示,大多數死者是因為受困於車上,連同車子一同遭洪水淹沒而身亡。另外,目前多人下落不明。

2021/08/08 | TNL 編輯

豪雨一度造成逾9萬戶停電,台南、高屏今日仍需防土石流及淹水威脅

昨日豪大雨一度逾9萬戶停電,經過搶修仍有3666戶停電。氣象局指出,今日台南市、高雄市及屏東縣仍需注意局部大雨或豪雨,而在部分水庫採取放流措施的同時,住在水庫下游沿岸附近的民眾要加強注意、遠離河床,以避免發生危險。

2021/08/04 | 台大風險中心

【台灣氣候風險與機會】2021是氣候行動成敗關鍵年,台灣如何不再「看天臉色」?

國際主流媒體描述氣候的用字愈來愈強烈,而台灣主要面臨的氣候風險議題,亦皆連動社會、經濟與人民健康,若不積極重視,不僅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在人民健康與勞動力影響上亦成為社會隱形的負擔。

2021/07/31 | 長河

鄭州暴雨後中共的作為,稱其為「殺人犯」一點也不為過

任何人都無法阻止豪雨來臨,但人可以改變豪雨對城市的破壞性。可是中國政府不管是哪一個環節沒有起到相應的作用,反而還繼續洩洪,加重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