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27 | Abby Huang

英國對台貿易特使福克納訪台,稱澎湖「令人著迷」、英國業者有興趣在此投資離岸風電

英國對台貿易特使福克納表示,台英之間最需要迫切合作的領域在減少碳排並落實永續能源,必須結束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並發展離岸風電。福克納也透露,這次同行的有英國企業代表,參訪了澎湖離岸風電的可能場址,有不少企業對在當地投資感興趣,澎湖議會也非常支持英國業者前往投資。

2023/09/1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興大學團隊研究:台灣現有「藍碳」35萬噸,紅樹林減碳效果是森林的2.5倍

中興大學教授林幸助指出,海洋碳匯(藍碳)生態系一般指紅樹林、海草床及潮汐鹽沼等沿海植被生態系統,且藍碳生態系比起陸域森林(綠碳)生態系具有更高碳匯能力。而他也強調,藍碳的優勢在於穩定性,一般森林在發生森林大火後,就喪失了原有固碳能力,但紅樹林、海草等並沒有這樣的問題。

TNL+ 2023/09/10 | TNL國際編譯

德國政府推新法案改用「熱泵」供暖,可降低碳排為何引發高度爭議?

為考量能源價格攀升及全球暖化腳步加速等現象,由德國總理蕭茲領導的三黨聯合政府,規劃推出《建築能源法案》。希望能藉此讓德國民眾拋棄原本使用的天然氣或燃煤式供暖系統,改用「熱泵」(heat pump)等裝置,期待能對環境更友善,且能更快達到降低碳排等目標。

2023/08/28 | Abby Huang

德經處發表年度《社會責任專刊》,台灣默克、巴斯夫協助台積電德國廠落實社企責任

台積電本月宣布將在德國德勒斯登設廠,如何幫助其供應商符合當地法規要求的企業社會責任?台灣默克集團公關暨政府事務總監黃郁惠分享,默克很多產品都是在其他地區生產,現在決定要搬到台灣,「這對台積電和其他客戶來說(在減碳上)是一個很大的幫助」,默克已宣布在台170億元,著重在半導體科技事業產線與研發動能。

2023/08/09 | 關鍵特務

超商取貨也是一種環保行動?減少網購碳足跡的生活小妙計

你有想過網購會製造多少碳排放量嗎?疫後電商崛起,民眾不論網路購物或是外送的需求大幅增加,使得不管是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垃圾量也越來越多。選擇聰明的消費方式,才能讓地球更好一點!

2023/08/07 | 德國之聲

向平流層噴射二氧化硫氣融膠,「太陽地球工程」真能靠反射陽光讓地球降溫?

這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遮擋太陽光可以使我們免受氣候變化之苦。然而,另一些人認為這是一個危險的、分散注意力的做法。

TNL+ 2023/08/06 | 謝達文

英國保守黨政府的選舉算計,敗戰邊緣的放手一搏竟是撤回抗暖化政策?

此次國會補選僥倖獲勝,引發保守黨內部的討論——如果我們這次還想勝選,或者至少不要輸得那麼難看,是否就應該在各個選區找到這種地方性的議題,指出工黨政府可能怎樣推動環保、傷及民眾荷包,以造成選民擔憂?而更廣泛來說,是否可以把工黨打成「不負責任、莽撞推動環保」的政黨,藉此引起民眾疑慮?

2023/07/24 | 廣編企劃

當永續成為一種風格哲學:找蔬食Traveggo引領的「環保系」生活潮流!

環保生活不僅僅是一種潮流,它是一種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生活風格轉變。這次邀請環保系Youtuber「找蔬食 Traveggo」來與大家分享他們使用Acerpure Pro Vero環保空氣清淨機的體驗心得,以及如何在生活選擇裡實踐「不要給地球添麻煩」的風格哲學!

2023/07/14 | 環境資訊中心

KitKat放棄「碳中和巧克力」目標,為何外媒反而大讚是好事?

Evian礦泉水瓶上的「碳中和」標示曾被美國消費者告上法庭,原告指責這不僅是行銷噱頭,還讓消費者誤以為製造這瓶水不會排出二氧化碳,花了更多錢購買。而KitKat也不是第一家放棄碳中和的公司,Gucci也曾在官網聲稱2019年已達成碳中和,卻在事後撤下了聲明。那麼他們改成什麼模式呢?

2023/07/08 | TNL 編輯

【國際新聞圖輯】以色列國防軍襲擊哲寧難民營、氣溫飆升伊拉克數千條魚乾死

7月2日,泰國的「愛貓俱樂部」(Cat Fanciers' Club),於曼谷中央西門購物中心(Central Westgate Mall)舉辦貓博覽會。博覽會期間,俱樂部成員舉辦「橘貓比賽」,評比貓咪的毛髮顏色、健康狀況和友善程度。此次比賽共有超過70隻橘貓參加。最終,由一隻一歲大,名叫「川龍」的橘貓獲得了比賽冠軍。

TNL+ 2023/05/23 | TNL國際編譯

紐西蘭斥資1.4億美元補助鋼鐵公司「綠電煉鋼」,減碳總量80萬噸相當於移除30萬輛汽車

紐西蘭鋼鐵公司每年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佔紐國總排放量的2%,倘若此項減碳計畫順利運行,預計紐西蘭的碳排放量每年將減少80萬噸,約等於移除紐西蘭南島第一大城「基督城」(Christchurch)轄內所有汽車的碳排。

2023/05/11 | 綠學院

TNFD為何重要:金錢不是衡量價值的共同標準,企業如何為環境及生物多樣性負責?

公司經營與發展正在受到氣候變遷、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的衝擊。以茶產業來說,相同的人力資本投入與種植面積,2021年臺灣茶葉年產量減少30%,正是因為極端氣候帶來的嚴重乾旱所致。今天自然環境議題已經不是社會公益,而是直接影響公司利潤與財務績效,而這就是TNFD報告書要呈現的。

2023/05/08 | TNL特稿

邁向2050淨零論壇(一):淨零轉型迎來關鍵八年,台灣如何與國際接軌?

台灣在氣候變遷議題上,已經有所努力,但是減碳的路程一刻都不能慢下來。政府必須要以低GDP為前提,從根本改變產業結構,才有機會大幅度的減少初級能源消耗。而在接下來的淨零轉型關鍵八年,政府需要進行怎麼樣的社會溝通,才能聚焦台灣淨零轉型的動能呢?

2023/04/24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電動機車是淨零轉型的「Fast Pass」,政府應補貼電車使用成本才合理

2015年臺灣因為使用燃油運具,外部成本超過3750億台幣,意即每位民眾每年平均需費1.6萬元補貼燃油運具使用,但這些環境外部成本都沒有被反應在燃油機車的購車與使用費用上。相較於此,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如鄭文燦副院長所說——將有望成為下一個「兆元產業」。

2023/04/19 | 綠學院

感到「碳焦慮」嗎?到底要集滿多少張好寶寶貼紙,才能當ESG模範生?

小時候我們在學校蒐集好寶寶貼紙,目標明確、路徑清晰,但是現在減碳的國際標準及倡議又多又雜、散落各處,令人眼花撩亂、無所適從,即便是本地的ESG前段班企業,也感受到焦慮。讓我教你使用碳揭露計畫問卷的框架,提供一個整理思緒的方式。

2023/04/18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八張圖看世界核能產業報告:數據駁斥核能復興,核電成本增加36%

正在興建中的核能反應爐至少有一半遭遇延宕,2021年初計畫併網的16座反應爐,僅有6座如期完成;而在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部分,過去數年並沒有取得重大進展,且有證據表明SMR可能面臨重大經濟挑戰。

2023/04/07 | 讀者投書

永續不只是漂綠或減碳,結合ESG的地方創生還有很多事可以做

社區產業、小型農企業或是微型在地創生事業體,該如何吸引上市櫃大企業的青睞與參與呢?除了本身在永續轉型上的強化之外,如何增進與企業之間的協作意願,並將資源落實在真正的地方扶植與創生。可以參考下列做法:

2023/04/02 | 台灣智慧移動產業協會

電動機車減碳又有「錢景」,政府應設定更積極的成長目標與國際接軌

SMAT近年持續倡議,最理想的短期目標為「2024年電動機車總數破百萬」、中期目標為「2030年電動機車市售比提升至50%」,而這個目標並非好高騖遠,因為根據目前的市佔率及市場總量進行推估,未來只要每年穩定增加4.3%電動機車市售比——也就是3萬輛車,就能成功在2030年達成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