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

減肥學(英語:Bariatrics)是醫學的一個分支,目的在探討肥胖症的起因、預防及治療。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30 | 照護線上

西洋梨或蘋果型身材?五招打擊腹部脂肪拒當「小腹人」

腰圍粗絕對不是關心身材的人才要擔心的事,這些腹部內臟脂肪並不是那麼安安靜靜地待在肚子裡,它們會製造各種化學分子,來干擾影響身體的內分泌功能。這也是為什麼內臟脂肪愈多,愈容易引發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的原因。

2023/05/01 | 精選書摘

《瘦身的100個祕密》:對於每週運動時數不超過6小時的人,每個月減2公斤是合理目標

身體儲存碳水化合物的方式,是將碳水化合物轉化成糖原的形式,而每克的糖原會攜帶3~4克的水一起儲存。一般正常人身體含有大約近500克的糖原,因此當你不吃碳水化合物或是正在進行生酮飲食,體內的糖原會快速減少,當身體的糖原耗盡,與糖原一同儲存的水分也會流失掉。這就是很多人在減肥第一、二個禮拜快速減去數公斤的原因。

2023/02/03 | BBC News 中文

「卡路里」一詞從何而來?為什麼專家說單純計算卡路里過時且危險?

每年這時,許多人都會立下新年計劃,減肥瘦身、改善身材是每年人們做出的最流行的新年決定之一。由於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以卡路里(簡稱為卡,calorie)來計算的,許多人都以為如果我們計算和減少所攝入的卡路里,就能達到減肥的目的。但這是正確的方法嗎,還是該重新思考了呢?

TNL+ 2023/01/29 | TNL國際編譯

美最新研究:未發現「間歇性斷食」與減重間的關聯性,有效控管餐食份量更重要

間歇性斷食是減重常用的方式,透過限制進食時間來達到降低熱量攝取的功效。而美國最新研究顯示,間歇性斷食所限定的進食時段與減重之間並無關聯性,攝取的食物份量才是真正造成體重改變的主因。

2023/01/14 | 精選書摘

《21天代謝回正飲食》:好記好執行,而且能長期使用的飲食法「211餐盤」

湘寓是許多外食族的寫照,大家都和她一樣有共同心聲―美食誘惑好難抵擋,所以忍不住就吃了,但久而久之卻換來自己不喜歡的身材。面對許多類似的個案,我會建議用「211餐盤」或「哈佛餐盤」飲食法來協助調整飲食內容及份量,對大多數人來不僅好記好執行,而且是能長期使用的飲食法。

2022/12/21 | 好食課

減重時間歇性斷食、戒糖飲食有用嗎?營養師揭露「健康體位」的秘密

均衡飲食原則是攝取六大類食物,包含:全穀雜糧類、乳品類、豆魚蛋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及油脂與堅果種子類。每天六大類食物都要吃到、吃足,才能獲取足夠必需營養素,至於每餐的攝取量,則可以參考我的餐盤飲食口訣。

2022/12/11 | 精選書摘

《心態致瘦》:瘦身?減肥?——你想改變的是真實的你,還是想像中的你?

這是一門從心理層面出發,協助你以健康方式重新面對瘦身歷程的課程。在這裡,我們不學計算熱量,也不會認識營養,更沒有運動規劃或技巧示範。諮商心理師蘇琮祺,從探索肥胖的生理與心理成因開始,搭配心理學有效的應用與小技巧,引導你朝健康減重的心態前進,養成合適的習慣,達到不復胖且符合自我期待的狀態。 

2022/12/09 | 精選書摘

《搞定自律神經,我竟輕鬆減掉37公斤!》:「食慾控制法」就是個零壓力又能瘦的方法

那些勉強自己身體的減肥方法,很可能讓你營養失調,甚至因忌口禁食造成壓力。於是導致「自律神經」與「荷爾蒙」機能衰退,破壞「體內恆定」,使人更加暴飲暴食。只要讓失衡的「肥胖腦」正常運作,就能恢復成原本該有的「苗條腦」,你就不只能夠瘦下來,還能「持續維持苗條的狀態」。

2022/12/04 | 精選書摘

《越吃越瘦的快速新陳代謝飲食》:透過三階段飲食,將拖慢新陳代謝的生化模式逆轉過來

讓我們看看加速新陳代謝飲食的這三個階段,怎樣誘使身體燃燒脂肪、建構肌肉、平衡荷爾蒙,並為更健康的你建立基礎。我們的飲食要滿足身體的多元需要,好讓身體獲得所有必需的營養,執行各種生物、生理和神經化學功能。快速新陳代謝計劃三個階段給你的,正是這種多元性。

2022/12/03 | SuperFIT團隊

破解迷思:運動後馬上吃東西真的會變胖嗎?

聰明的大家可以從今天起拋開「運動後不能吃東西」的那種錯誤迷思,重新建立吃對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新觀念,才能在塑身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22/11/25 | TNL 編輯

減肥族搶買「瘦瘦筆」導致糖尿病用藥短缺,估影響病友25萬人需重新適應

胰妥讚、易週糖雖然是處方用藥,糖尿病患者有健保給付,一般民眾則是自費購買,但傳出許多貴婦到大醫院掃貨,也因為量少,現在價格從一支1000元漲到3000元,甚至又飆到1萬元,雖然可以吃藥替代,但估計約有25萬名糖尿病友換藥後需要重新適應。

2022/09/22 | 賴冠伶

《藥學期刊》:TikTok向青少年推薦減肥藥物內容,許多民眾將社群媒體視為獲得處方藥資訊的管道

全國藥學協會的政策經理曼吉恩(Helga Mangion)強調,「社群媒體上流傳著這麼多與醫療相關的內容,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專業人士來解讀資訊,幫助人們做出明智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2022/08/18 | Nuli APP

體重數字下降別高興得太早,你確定自己減掉的是「脂肪」嗎?

以健康為原則,不使用極端的藥物、飲食策略,一個月1-2%是合理的減脂進度,搭配阻力訓練、有氧訓練、合理的飲食控制,有機會達到一個月2-4%。

2022/08/10 | 精選轉載

【插畫】貓咪看起來毫不費力,因為牠真的沒想浪費力氣

研究發現,貓咪復胖之後雖然體重差不多,身體組成脂肪變得比之前多,精瘦肌肉量比之前少了,意思是說:貓咪只要胖過,就很難減重,或是減下來也很容易再胖回去。貓咪真是很省力的動物,也提醒我們真的不要讓貓咪變胖啊!

2022/06/25 | 讀者投書

漫談減重手術史:10世紀的你如果想減肥會被醫師縫嘴巴,那現代呢?

10世紀的雷昂(Leon)國王桑喬一世(D. Sancho)因為身材太胖而被罷黜王位,為了挽回頹勢,國王尋求了Hasdai Ibn Shaprut的協助,同時身兼科學家和外交官的Hasdai Ibn Shaprut醫師想了想,既然食物是從嘴巴進到身體消化,把嘴巴縫起來不就可以減少食物進入?

2022/06/15 | 精選書摘

《燃》: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的人類是現存人猿中「耐力」最好的運動員

人的身體一天需要燃燒兩千大卡,所以只要我們多做運動,加大熱量消耗,就能減到理想體重,對嗎?很可惜,答案沒那麼簡單!為解開新陳代謝機制之謎,杜克大學演化人類學教授赫曼.龐策決定從人類最早期的生活型態開始探尋。

2022/05/23 | Nuli APP

為什麼有些人開始健身後月經就不來?認識「功能性下視丘性閉經」

開始健身後,我們大多會格外重視自己的體態、飲食與訓練。減脂的過程中,如果熱量赤字過大(低熱量攝取,高熱量消耗)或是熱量赤字執行太久,都可能造成身體出現代謝適應。

2022/05/18 | 問8

從中醫觀點看作息不正常與肥胖,如何針對患者個別體質治療?

中醫認為,臨床上的肥胖患者其實以氣虛體質佔多數,若是患者自行亂服坊間購得的瀉藥或減肥產品,反而有可能「越拉越虛、越虛越胖」。